余凯;温立强;蒋龙元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及慢性荨麻疹患者97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9%.结论:中药口服、外洗治疗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洪荣;胡春方 刊期: 2017年第29期
4相传导阻滞是心率减慢、心动周期延长时出现的阻滞现象,又称慢频率依赖性阻滞,包括4相性束支传导阻滞和4相性房室传导阻滞.本文就1例4相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田松枚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比较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上睑皮肤松弛患者52例.观察组给予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对照组给予传统重睑术.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重睑术相比,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缩短预后时间、控制并发症,疗效确切.
作者:刘中国;严梦德;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憋喘改善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罗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严格处方审核和调剂,强化药学信息服务,做好用药咨询,高度重视药学监护,适时进行药学干预,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密切关注抗生素临床应用,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点.本文针对上述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临床药师如何通过药学专业知识和药学服务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做好与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专业服务.
作者:尚秀芝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治疗疼痛性乳腺增生症前后性激素与疼痛评分的变化.方法:收治黄体期乳腺疼痛女性患者89例,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和疼痛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雌激素高于正常值,治疗后雌激素降至正常水平,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01);FSH、PR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西黄胶囊对疼痛性乳腺增生症患者雌激素异常具有调节作用,缓解乳腺胀痛;同时协调体内FSH、PRL的变化.
作者:农文伟;兰碧洋;罗强;林国鸿;刘宁;颜魁;胡锦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患者98例,平分两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Ⅰ级的占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治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治疗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鸿雁;张丽;陈战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神经肌电仪组、电针组和对照组.神经肌电仪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神经肌电仪组和电针组FMA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肌电仪组FMA评分及BBS评分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柯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胰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疗效.方法:收治胰腺癌手术患者68例,根据病案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玉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颅内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7~21 d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 d~1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内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肿及水肿体积,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蔡昭皓;杨正德;王列;张贵金;潘刚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学习曲线.方法: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4例(98枚肿瘤),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旋切刀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1~3个月复查未见患者有肿瘤残留以及复发倾向.结论:彩超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能够跨越学习曲线,显著缩短切除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旋切刀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钱川平;把永忠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与显微手术技术联合自体耳垂脂肪组织和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鼓膜成形术对鼓膜穿孔的效果.方法:收治鼓膜穿孔患者69例69耳,选择性采用耳内镜下耳垂脂肪组织鼓膜成形术(34耳)和显微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鼓膜成形术(35耳).结果:两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1.2%和91.4%;术后患者平均听阈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鼓膜穿孔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手术显微镜或耳内镜技术,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作者:石成明;陈兴林;李智;王冠博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典型地区调研的方式,对我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的方法、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补助项目的有效实施,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减轻了孕产妇的家庭负担.结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特别是在住院率较低的农村地区,有效解决了区域差异较大的问题,应该更好地在农村地区进行实施.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苓桂半夏汤组方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Barrett食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苓桂半夏汤组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半夏汤组方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刚;康玉杰;陈宝财;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脑灌注与脑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宝石能谱CT脑灌注脑血管检查患者50例,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正常2例,轻度脑血管狭窄20例(40.0%),中度脑血管狭窄14例(28.0%),重度脑血管狭窄12例(24.0%),闭塞2例(4.0%).结论:宝石能谱CT脑灌注与脑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何翠雯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五味消疮饮治疗青春痘的疗效.方法:收治青春痘患者6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5例,观察组给予玉屏风散合五味消疮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维A酸乳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五味消疮饮治疗青春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金荣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和解少阳的方剂,具有枢转少阳、助阳入阴、镇惊安神的作用,也是中医安神的方剂.笔者常用此调理失眠伴随其他疾病,效果显著.在和解少阳的同时,笔者根据伴随病性,兼顾通阳泄热,或涤痰开窍,或调节三焦气机之升降,也能起到改善精神、情志的作用,且并用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和改善血压、血脂、血糖.
作者:张忠;于翔;付桂林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强化降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强化降糖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日血糖能在短时间内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强化降糖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高血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长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早产儿162例,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娩出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NEC组(P<0.05).母亲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输血、败血症和RDS是NEC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NEC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输血、败血症和RDS可增加早产儿NEC的发病风险,而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NEC的保护因素.
作者:邓香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