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主动脉合成与释放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因素

李贤峰;杨晔;高连如;姜志胜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 主动脉, 脂多糖, 缺氧, 酸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主动脉合成与分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的因素.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孵育大鼠主动脉,测定孵育液和孵育组织中AM含量.结果:缺氧、酸中毒和脂多糖能刺激动脉释放AM.结论:缺氧、酸中毒和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某些疾病条件下AM的合成与释放机制.
海军总医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拦截-劈裂技术的改进

    目的:评价改进的拦截-劈裂技术在老年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安全性、简便性和有效性.方法:作者在过去5年中采用改进的拦截-劈裂技术对310只眼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超声乳化术,白内障核的硬度分级均为Ⅳ~Ⅴ级.囊下水分离后,超声乳化探头进入到晶体核中央部,超声蚀刻出一个深坑.将超声乳化探头进入到晶体核中央部的深坑内,提高吸引负压,把晶体核拉出到晶体囊袋之上.利用超声探头和劈核器逐步旋转并劈裂晶体核成为数个小块.翻转超声乳化探头的斜面朝向下,用高的吸引负压吸住晶体核块超声乳化.结果:采用改进的拦截-劈裂技术对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超声乳化术,手术时间缩短,超声能量降低,通过前房的BSS液平均50 ml.所有患者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矫正视力1.0以上者267只眼,0.5~1.0者34只眼,0.1~0.5者9只眼.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晶体后囊膜破裂(7只眼)、中度角膜水肿(13只眼)、前房出血(2只眼)、虹膜损伤(3只眼)、前囊膜残瓣(11只眼).结论:改进的拦截-劈裂技术对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劈核容易,减少了手术操作中对晶体囊膜和晶体悬韧带的压力.同时,手术中操作的时间和使用的超声能量均减少.

    作者:彭秀军;杨明迪;李刚;卢成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高雄激素血症与高胰岛素和高黄体生成素血症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高胰岛素和高黄体生成素血症在其高雄激素血症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放免法测定了118例PCOS病人空腹血清中胰岛素(INS)、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雄烯二酮(A)、睾酮(T)和雌二醇(E2).对INS和LH值与各激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将病人按INS水平高低分为三组,分析各组间雄激素及LH和LH/FSH值的分布情况;按体重指数将病人分肥胖和非肥胖组,组间各激素值进行了比较.结果:INS与A和T均明显正相关;胰岛素偏低组中LH与A和T明显正相关,而胰岛素偏高组中LH与A和T无相关性;INS与LH和LH/FSH无相关性;肥胖组的LH/FSH均值明显低于非肥胖组;雄激素偏高组中INS和LH均增高.结论:PCOS病人的高INS和高LH血症可能共同存在,协同作用下导致其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王蔼明;李美芝;乔杰;卢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对我院科研工作的评估与对策

    为能更好地反思过去的工作,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九五期间我院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估,并探讨了针对所存在问题拟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郭启煜;周山;郭勇;张在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游离脂肪酸可抑制大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目的:观察游离脂肪酸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骨骼肌细胞,分别与软脂酸(0.25 mmol/L)或油酸(0.125 mmol/L)孵育12、24、36 h,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水平;用斑点印迹杂交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内GLUT4 RNA含量的变化.结果:经软脂酸和油酸孵育12、24、36 h后骨骼肌细胞GLUT4的蛋白和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可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作者:郭启煜;高妍;丛琳;梁立武;周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腿后外侧刀刺伤致股动静脉离断1例报道

    1临床资料男,18岁,左大腿后外侧刀刺伤半小时就诊.查:神志紧张,诉左大腿肿痛,口渴难耐;口唇苍白;血压11.3/6.0 kPa(85/45 mmHg),心率120次/分;左大腿后外侧距膝关节10 cm处,见约4 cm的横行锐器伤口,有鲜血外涌;小腿皮温低,外侧感觉麻木,足背动脉未触及.急行患部加压包扎,迅速输液纠正休克并备血.初步诊断:左大腿刀剌伤并失血性休克:(1)腘动脉破裂或离断,(2)坐骨神经或其分支损伤.血常规示:白细胞7.5×109/L,红细胞3.44×1012/L,血色素(Hgb)111 g/L,红细胞比积(Hct)33.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96.1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2.3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35 g/L,中性细胞百分比(N%)52.3%.血压纠正并短时维持在12~14.7/6.67~12 kPa(90~110/50~90 mmHg)后,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手术探查.

    作者:侯黎升;何勍;阮狄克;孙笑非;陈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发生特点.方法:成年杂犬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胸伤组,n=10)和实验组(n=10).实验组动物于伤后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实验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和肌酐(Cr)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实验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可能是引起MODS和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辉;鹿尔驯;虞积耀;孙笑非;王育红;王大鹏;马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规范建设及功能拓展

    医院信息系统(HIS)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后,其建设的规范性、应用的科学性、及功能的拓展性问题便日益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工程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要求、应用规范及技术发展等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作者:赵建平;王宏;程少平;程巧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种判定肥胖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本文通过对196例住院或查体人员的身高及体重计算BMI、标准体重和体脂含量,分析3种判定肥胖计算方法判定肥胖的标准,结果显示:应用体脂含量>25%与BMI≥25来判定肥胖与超过标准体重20%判定肥胖相符合.

    作者:冯晓宁;臧贵明;朱智明;高连如;石湘芸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光动力作用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光动力作用对人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菌粘附试验,观察光动力作用对正常人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功能的影响,以及在光动力作用下,正常人红细胞对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促进作用.实验将正常人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后,短时间暴露于小剂量的血卟啉衍生物及红光下,通过光镜观察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与致敏酵母多糖的免疫粘附.结果: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可以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其C3b受体花环率为(22.52±5.79)%,明显大于对照组(14.33±4.56)%(P<0.01),同时可增强红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吞噬功能.结论: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可以促进人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表面C3b受体活性,增强其免疫粘附功能.

    作者:陈裔英;杨红;谢企良;郭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TCA术50例临床总结

    目的:分析我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2000年6月我院进行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5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31例,2支病变14例,3支病变5例;其中完全闭塞或近乎完全闭塞6例.结果:导丝能够通过的60处病变共置入支架48只,其中为预防再狭窄植入支架(DeNovo stenting)30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置入支架13只,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置入支架(Bail-out stenting)5只.置入支架直径2.5~4.0 mm,长度12~35 mm.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7.5%),术后直径平均残余狭窄为(2.3%).并发症包括术后低血压2例,血管并发症4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手术对有选择的病人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行之有效的方法.医护人员技术熟练对降低并发症极其重要.

    作者:吴旭辉;朱智明;王丽华;张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核心脏学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

    核心脏病学是一个活跃、繁荣的领域,在日常的临床决策中它为核医学科和内科医生提供重要的资料.尽管与其它方法存在竞争,核心脏病技术的临床应用仍然在增加.这是由于该技术提供的灌注和功能显像能够客观地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对于诊断冠心病(CAD),危险性分层和疗效评估等都有重要价值.

    作者:川玲;卢殿峰;朱家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衰降脂口服液治疗高血脂33例临床报告分析

    随着高血脂的发病率的升高,寻找有效而副作用小的降脂药物已成为当前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科1997年3月~5月通过对服用海军总医院干扰素室生产的抗衰降脂口服液33例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的观察,旨在探讨该药对临床的使用价值.

    作者:甘幼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鼠主动脉合成与释放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主动脉合成与分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的因素.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孵育大鼠主动脉,测定孵育液和孵育组织中AM含量.结果:缺氧、酸中毒和脂多糖能刺激动脉释放AM.结论:缺氧、酸中毒和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某些疾病条件下AM的合成与释放机制.

    作者:李贤峰;杨晔;高连如;姜志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的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膳食、静止的生活方式和遗传是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目前推荐体重指数(kg/m2)和腰围(cm)作为判断成人肥胖的程度及脂肪区域性分布指标.肥胖本身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脂质异常等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其患病率也急剧升高,肥胖是显著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重视对肥胖的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湘芸;臧贵明;朱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以确保提高疗效.方法:1998~1999收治8例少儿脑干肿瘤,分割剂量0.8~1.87 Gy/次,总剂量为50 Gy.结果:7例在治疗后6个月内死亡,1例以伽吗刀补量后长期存活.结论: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虽然相对安全,但容易复发导致治疗失败,应增加疗程总剂量以提高疗效.

    作者:聂青;康静波;李方明;张丽平;袁卓庭;杨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区分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

    目的:确立激光诱发自体荧光(LIAF)光谱区分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判断依据.探讨应用激光诱发荧光(LIF)光谱方法诊断肺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肺癌手术标本42例,使用三倍频YAG激光(波长355nm)和多光道分析仪(OMA)测定肺癌标本的激光诱发荧光光谱,根据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特征规律,寻找能够区分两者的光谱差异,得出判断依据,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1)正常肺组织在580 nm与600 nm的荧光强度比为0.842士0.158;肺癌为1.269士0.147(P<0.001).(2)肺癌阳性判断标准域值:荧光强度比值判据为I580nm/I600nm≥1.073;与病理结果比较,符合荧光强度比值判据的判断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8.1%,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区分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是可行的.

    作者:王伟;李辉;孙玉鹗;周乃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本文10例病例均经超声和膀胱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我们归纳超声所见如下:(1)病损发生于粘膜层,基层不受损.(2)扁平、宽基底、表面不规则的实性回声型.(3)较大的病变中可有低回声或无回声显示.(4)后侧无回声增强征,无明显衰减.(5)并有肾积水,憩室或结石时,可表现相应的超声图像改变.(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病变中血流信号稀少,RI>0.60.结论: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均为超声检查的适应情况,且具有超声声像图特征.

    作者:张云山;张歧山;贺声;朱世华;关维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氯沙坦钾、吲哒帕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单用氯沙坦钾、吲哒帕胺及两者联用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6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氯沙坦钾、吲哒帕胺及两者联合用药,观察用药前及第2、4周后的偶测血压,并于用药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检查.结果:降压效果:用药4周后单药与联用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偶测与24 h动态血压均显著降低(P<0.01),但联用的降压效果更明显,与单药比较P<0.05.用药第2周时单用氯沙坦钾组的降压幅度低于单用吲哒帕胺与联用组(P<0.05),提示单用氯沙坦钾组降压起效缓慢.实验室检查:单用吲哒帕胺组血钾降低、血尿酸升高(P<0.05),单用氯沙坦钾组血尿酸降低(P<0.05),联用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氯沙坦钾、吲哒帕胺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互补作用,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曹悦鞍;彭朝胜;龙南展;张宝和;毛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全麻下脑立体定向的手术规范

    目的:如何规范儿童全麻下脑立体定向的手术方法,对完善手术操作,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我科自1985~1999年共开展脑立体定向手术3 000多例,其中儿童208例,约占7%左右,行儿童全麻手术的82例,占全部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的40%.男48例,女34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2岁);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纳(2~4 mg/kg),东莨菪碱(0.025 mg/kg)或阿托品(0.025 mg/kg).并做术前记录(包括心率、呼吸、瞳孔大小及光反应、肢体活动等).麻醉以基础麻醉为主并配合局部麻醉,先静脉内给予异丙酚(1.5~2.0 mg/kg),5%氯胺酮(4~6 mg/kg),同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如杜非合剂、异丙酚、芬太尼以及肌松剂等维持麻醉,所用药物按病儿体重计算.一般情况下不用气管插管,但病儿出现呼吸异常、呼吸困难时或原有呼吸循环系统疾患时可使用气管插管.整个过程归为八个步骤.结果:麻醉手术成功率94%以上.讨论:作者复习了我院自开展脑立体定向手术以来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例,并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基本程序、操作规则、注意事项、并发症情况都作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儿童全麻下脑立体定向手术是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特殊情况,与常规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有所不同,将其特殊性阐明并确定其常规手术操作规则有利于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王锐;张勇士;李士月;田增民;刘宗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乳突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乳突鼓室成形术手术方法及其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科近年来11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或骨疡型)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病例,随访3年,对比分析了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OMT)与闭合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ICT)(或称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CAT)的优缺点及远期疗效.结果:OMT手术远期听力较术前听力气导提高12 dBHL,CAT为9.5 dBHL,提高幅度二者并无显著差别,从远期复发率看,OMT为5.8%,CAT为24.4%,两者有显著差别.结论:就远期效果看本组病例OMT手术优于CAT手术.

    作者:刘阳;孙建军;钱进;胡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海军总医院学报杂志

海军总医院学报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