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进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作者:杨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前,基本药物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药品价格概念有待普及,宣传力度不足,难以赢得群众信任.配套措施亟需跟进,部门协调联动有待加强.应适当扩大药品配备范围;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招标体制,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增强公众对药品的了解和识别能力.
作者:李喆;胡贝贝;李梦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老年透析患者多病共存十分常见.规范化管理老年透析患者,综合考虑多病共存状态,给予精准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多病共存的老年透析患者的用药及管理,探讨老年透析患者共病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管理策略.
作者:夏梦迪;谢席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成立相关的小组,组织学习PDCA循环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规范、标准、科学、系统的管理.结果:实施PDCA模式之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明显上升,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并且手术器械的清洗与包装、设备以及环境管理质量评分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王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临床诊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治隐匿性乳腺癌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年,13例患者中死亡3例,1例于术后3年死于骨转移,1例于术后4年死于肺转移,1例于术后2年死于肝转移.结论:乳腺彩超及钼靶检查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化疗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冯海生;高秀华;张英姿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梗死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脑梗死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氧流量和钠石灰对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妇科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J组和G组.J组采用进口钠石灰吸附,G组采用国产钠石灰吸附.结果:G组通过钠石灰罐后PETCO2迅速下降(P<0.10).结论:麻醉机氧流量和钠石灰罐能影响临床对PETCO2的监测,要调整好氧流量和勤换钠石灰罐.
作者:王彦;胡大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究经耳内镜行鼓膜穿刺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优质护理.查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鼓膜穿孔不愈、感染、鼓室硬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获得成功,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对经耳内镜行鼓膜穿刺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美娜;王少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凯美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在停止全身抗肿瘤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凯美纳治疗.结果:近期治疗有效率60.64%,发生不良反应25例(26.60%);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凯美纳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王龙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了解老年群体慢性肾病患病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双向转诊和有效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对所有参加体检的>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发现隐匿的慢性肾病患者.结果:共有4381例纳入筛查范围,终440例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病.结论:通过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掌握了社区内老年人慢性肾病的患病情况,为下阶段将要进行的双向转诊和有效干预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杨拥峰;顾青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保障乳腺癌伴高血压术后患者社区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用药安全指导.结果:研究组伤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社区用药安全指导用于乳腺癌伴高血压术后患者,其意义较大,在控制血压和手术伤口愈合上作用突出.
作者:张娟;刘海领;魏亚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ET-1含量和NO含量,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T-1及NO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陆佳华;俸勇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描述血液净化室护士工作体验.方法:用目的采样法,选择10名从事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工作体验包括成就感、责任感、幸福感、学习与突破、困惑与压力5大主题.结论:血液净化室护士通过自身工作,能感受到专业的价值,有较好的工作认可度及成就感.应加强培训、增加专科学习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风险管控措施,以促进专科护理队伍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严莉;闵慧;王真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窗大小、皮肤切口、首次血肿清除率、GCS评分、良好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建军;刘旭;廖洪民;郑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方法:对某检验室可能接触的生物因子、生物安全设施设备、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及操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生物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结论:检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需要增加生物安全柜、感应式洗手池,对标本采集间清洁区和半污染区应进行分离、隔断,生物安全风险控制及评估工作需要继续加强.
作者:李朝安;王霞;褚涌莉;段玉如 刊期: 2017年第32期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步增加,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用药产生的依赖性.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的药物依赖性,有助于解决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晶文;刘巍;张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宾莉;陈晓莉;刘宗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通过社区老年急性肠梗阻1例总结老年性肠梗阻的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同时分析本案例的原因并总结经验,对社区老年性肠梗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作者:戈园园;严海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酒精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依从率和护理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段小勇;王晟;李群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丁苯酞是我国第一个将序贯疗法写进指南的药物.坚持序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卒中残障,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雪;张景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