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83例

丁佩;董丽娟;李明;王守礼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早期治疗, 胶布固定
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早期固定矫正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出生1个月内的马蹄内翻足患儿进行早期治疗及巩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83 例患儿全部治愈,待小儿能行走后无跛行及步态异常.结论:对小儿马蹄内翻足早期进行固定矫正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无痛苦,可明显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6%,高于对照组的82%,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氦氖激光结合泛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雷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加温输液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研究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收治全麻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产妇静脉输注经恒温水箱加温的林格氏液(37℃),对照组产妇静脉输注室温林格氏液(25.5℃).术中监测受试者的核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产妇麻醉结束后的核心体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注预加温的液体可以预防术中低体温,改善全麻剖宫产的护理质量.

    作者:杨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DWI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DWI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97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76例以及宫颈健康手术者98例,对其展开磁共振DWI成像,而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宫颈DWI上表现为高-低-稍高信号,宫颈腺体、纤维间质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的DWI表现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宫颈明显降低(P<0.05);放疗后宫颈癌ADC值较初诊宫颈癌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经磁共振DWI成像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放疗后的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儿童血铅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1 000例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各年龄段的血铅水平.结果:平均血铅水平(62.4±25.5)μg/L.血铅≥100 μg/L的儿童112例(l1.2%),其中高铅血症43例(4.3%),铅中毒15例(1.5%).0~3岁组平均血铅水平(55.4±19.5)μg/L,4~6岁组平均血铅水平(65.6±24.5)μg/L,7~14岁组平均血铅水平(69.5±39.5)μg/L.结论:血铅含量与年龄、生活环境相关,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作者:李顺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常见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析

    探讨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常见的反应184例,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结果:接种后局部溃疡破溃16例(8.7%);接种后出现皮丘红肿或者脓疱等症状12例(6.5%).出现不良反应28例,经过及时处理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结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都会有一些免疫反应,但是应该尽量避免由于接种方法不当导致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新生儿痛苦.

    作者:杨金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彩超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进行筛查诊断,对阳性病例及时提供诊治建议,并对其钼靶诊断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对诊治过程进行随访.结果:在 8 014例体检者中,彩超提示乳腺增生2 081例,乳腺纤维瘤34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48例,乳腺囊肿29例,乳腺炎1例,乳腺癌4例,乳腺良性病变105例.结论: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恶性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中有显著的差异,彩超具有无创、简捷、安全、可重复、准确性高等特点.

    作者:徐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国家卫计委:按政策生育要有服务体系支持(2)

    《通知》指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制定对符合政策生育夫妇延长生育奖励假等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女性就业、休假等合法权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误诊为卵巢癌病例分析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临床上少见且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疾病,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作为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定期复查.

    作者:王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解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哮喘患儿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咳嗽缓解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手术治疗40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单节段颈椎弓根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40例,对其进行截骨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在手术部位出现了积液裂开现象的仅有1例,剩下的患者切开均愈合.患者中腹部出现皮肤性水泡2例,对其食用硫酸镁治疗得到有效的恢复.对40例患者术后 2~6 年的调查,平均调查时间 3 年,40 例患者骨性均达到融合,手术后能够进行适度行走,作息正常.结论:单节段颈椎弓根腰椎截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毛继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医护人员的能力,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宜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舒血宁在急性脑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在急性脑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高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缺血效果显著.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观察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梗死前心绞痛患者不同临床急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梗死前心绞痛患者 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采用抗凝、解痉、扩冠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总发病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做好相关的抗凝、解痉、扩冠的急诊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的:分析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与方法.方法:选择护理人员58名,对其实施人性化管理办法,分析办法实施前后各1个月期间护理人员的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结果: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办法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显著降低,对比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办法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分析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手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压疮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压疮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分析,对在手术过程中压疮的中、高危患者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疮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越长,压疮几率就越高.结论:采取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能够准确地对手术中的压疮高危患者进行评估,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提高对手术中压疮的预防能力.

    作者:周丽芳;彭丽春;邱瑜;王芸;刘雪梅;黄娅萍;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护理观察经验,进一步提高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临床疗效和护理治疗.方法:收治神经性耳聋患儿142例,对所有患者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护理中常见的沟通障碍和听觉言语康复知识缺乏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术前听觉言语识别率(6.9±3.2)%,治疗3个月后(54.8±0.2)%,治疗6个月后(90.8±11.3)%,听觉能力随康复时间延长得到显著发展,总体呈向上的趋势.结论:加强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护理观察,可提高患儿听觉言语识别率.

    作者:张倩;姚晓梅;杨宗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神经内科患者 90 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理责任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情况以及风险意识等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国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收治分娩妊娠患者58例,分两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性干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分娩后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孕妇生产的时间,有效减少孕妇的疼痛程度,促进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赵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5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前缘高度比值大小及后缘高度比值大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1.92±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可促进患者的伤椎高度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作者:项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其对动脉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其对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 7~14 岁超重和肥胖儿童110例,抽取体重正常的儿童作对照组.分别测两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抽空腹血并留24 h尿测定相关指标,测量颈总动脉直径和内中膜厚度(c-IMT).结果: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血压、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尿微量白蛋白增多,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结论:超重肥胖儿童存在胰岛素抵抗,于儿童时期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与心血管危险因子有关.

    作者:付之平;刘建凤;白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