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效果观察

巴哈尔古丽·力提甫;照日格图

关键词:艾拉莫德,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摘要: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及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痛合并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糖尿痛合并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支动脉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好转(P<).05),治疗组各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3%(P<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脑部血运和缺血状况,加速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董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异常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应用R现代技术对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总结患者染色体核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染色异常27例(43.55%),M3型缓解率明显高于非M3型(P< 0.05);M3型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3型(P<0.05);CAG治疗方案中,中等组缓解率显著高于良好组、差组(P<0.05);TA治疗方案中,优良组缓解率明显高于中等组、差组(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的核型对后期治疗与病情发展情况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老年白血病的治疗而言,CAG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仕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的灭菌体会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消毒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使用低温灭菌系统对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消毒,进行循环灭菌1 150次,观察消毒效果.结果:1 138次完成循环灭菌后,物品的化学和生物学检测均符合灭菌要求.结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灭菌快速,灭菌效果可靠,可以保证临床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贾小宁;李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卫生保健对大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

    目的:探究加强卫生保健对大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方法:将80例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采用强化卫生保健的形式,观察组则强化卫生保健措施,对两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传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学生强化卫生保健形式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唐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痛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痛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朱敬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基因型的检测意义及与HBeAg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基因型检测结果,基因型与HBeAg阳性或阴性的相关性.方法:收治HBV-DNA阳性患者285例,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B基因型150例(52.6%),C基因型114例(40%),BC基因型3例(1%),非BCD基因型18例(6.4%).B基因型中HBeAg阳性102例(68%),HBeAg阴性48例(32%).C基因型中HBeAg阳性72例(63%),HBeAg阴性42例(37%).结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以B、C基因型为主,符合地区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乙肝基因型与HBeAg阳性或阴性无相关性,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林厚雄;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稽留流产1000例宫腔镜下清宫术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再次清宫率、粘连发生率、不全流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显著,粘连发生少,成功率高,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碳酸饮料对青少年恒牙釉质的脱矿作用及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碳酸饮料对青少年恒牙釉质脱矿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上颌第一前磨牙20颗,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碳酸饮料浸泡,对照组未经碳酸饮料浸泡,切片后观察两组的表面形态.结果:对照组恒牙釉质表面少见划痕.试验组釉质极不规则,组织结构疏松,牙齿表面的脱矿十分明显.结论:碳酸饮料加重了青少年恒牙釉质的脱矿作用,应减少碳酸饮料的饮用频率和摄入量,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作者:杨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干预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干预价值.方法: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9例,48例接受院前急救护理为观察组,41例未采取院前急救为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P< 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现场急救护理,不仅可以缓解窒息、出血休克等并发症,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邓明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口分泌物分离聚团多源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伤口分泌物分离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的耐药状况.结果:68株聚团多源菌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4%.2010年聚团多源菌检出率4.41%,上升至2014年的40.11%.结论: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聚团多源菌耐药率日趋增高,临床应根据其耐药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株的传播.

    作者:杨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介绍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诊断及针灸治疗进行阐述,并分析1例典型病例,从而对邹瑾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介绍.

    作者:梁玉萍;邹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躁动持续时间及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21.4±3.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1.68±0.3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持续时间≥3min及15 min的例数分别为3例(7.50%)、3例(7.50%),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能明显改善小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症状.

    作者:赵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76例儿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腹症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经超声诊断,肠套叠11例,急性阑尾炎13例,肠梗阻1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7例,急性胰腺炎2例,输尿管结石8例,腹股沟斜疝15例,胆道蛔虫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结论:超声诊断对儿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惠;饶正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实验室管理模式导致教学实验室资源无法共享、重复建设.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实验室管理新模式建立基础教学实验管理中心,提高了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益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赵金友;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浆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徐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医护配合急救培训方法对12名透析室护士进行急救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进行考核,比较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前后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差异明显;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整个过程所用时间明显缩短;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认为培训增强了急救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结论: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效果良好,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质量.

    作者:刘晔;赵茹;杨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百白破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案.方法:收治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预防措施,试验组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明显高于试验组的12%(P< 0.05).结论:在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片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对照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硬度(LSM)、肝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厚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A、LN、PCⅢ、ⅣC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SM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肝门静脉直径与脾脏厚度明显改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在肝脏纤维代谢和形态学改变方面具有抗纤维化的效用,提示其有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郝爱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植入性胎盘患者86例,36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再行剖宫产术,为介入组,50例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介入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24 h失血总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患者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量,为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但并没有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

    作者:黄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痛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痛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痛安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ST-T持续时间改变,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安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明显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国方;杨素娟;王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