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毛延;袁薇;夏美燕

关键词:循证护理, 鼾症患者, 围手术期,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四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红河州麻风病疫情分析(1930-2014年)

    目的:了解红河州麻风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红河州1930-2014年的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30-2014年发现麻风病例3 889例,治愈3 670例,死亡、外迁、失访105例,目前还有现症病例114例.结论:本州属于麻风病的高流行区,加强全州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加强对皮肤科医生及乡村医生的培训,对早期发现患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患者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卢洁;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给予坦索罗辛0.2 mg,1次/d;组Ⅱ给予坦索罗辛0.4 mg,1次/d;观察随访2周.结果:组Ⅰ和组Ⅱ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57%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Ⅰ和组Ⅱ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7.2±2.6)d和(5.5±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因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分别为11例(37%)和4例(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能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并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在缩短结石排出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上,用坦索罗辛0.4 mg/d明显优于用坦索罗辛0.2 mg/d.

    作者:马志远;秦克松;李金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PH加个体化外痔整复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度痔的新型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6例(93.33%),好转4例(6.67%),有效率100%.无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仅11例(18.33%)发生4~6分的肛门疼痛,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后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PPH加个体化外痔整复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林正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320例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方面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及冷空气刺激均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按照中医证型进行分类,冷哮证构成比高(57.19%),其次为热哮证26.88%、风痰哮证9.69%,寒包热哮证6.25%(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以及冷空气刺激.中医证型方面,以冷哮为主,其次为热哮、风痰哮,寒包热哮证少.

    作者:杨景福;田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外伤患者90例,按照输血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血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 钾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2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糖,与大量输血无关.

    作者:周恩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溶液对高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血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钾血症患者89例,采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心率恢复,血钾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是抢救高血钾症患者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实验室管理模式导致教学实验室资源无法共享、重复建设.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实验室管理新模式建立基础教学实验管理中心,提高了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益和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赵金友;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180例的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结果:单发120例,多发60例.瘤体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瘤体直径1.2~10.5 cm.黏膜下型15例,浆膜下型43例,壁间型62例.MRI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结论: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是子宫肌瘤MRI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作者:肖贵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病患者89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者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值,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孕前和孕期保健在糖尿病孕妇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孕妇实施孕前保健与孕期保健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妊娠妇女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孕前保健,对照组实施孕期保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观察组,孕妇合并症发生率(25.64%)低于对照组(69.23%),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35.90%)(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实施孕前保健效果明显,对孕妇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痛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痛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朱敬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痛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痛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痛安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ST-T持续时间改变,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安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明显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国方;杨素娟;王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A组(30例)、Child-PughB组(28例)和Child-PughC组(29例),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IgG、IgA、IgM表达水平.结果:各级肝硬化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B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Child-Pugh C级患者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B级(P<0.05);IgG、IgA、Ig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1=0.673,r2=0.712,r3=0.695,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表达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华法林与有关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安全应用研究

    华法林是常见的口服类抗凝药物,全面且正确地了解其和相关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保证华法林安全应用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华法林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与西药产生的相互作用、与中草药产生的相互作用、华法林药物的安全应用,指出正确应用药物联合及加强检测INR数值可降低临床治疗风险.

    作者:王曦林;余海清;舒红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微创保肛手术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吻合器保肛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直肠癌不仅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水平、BN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能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植入性胎盘患者86例,36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再行剖宫产术,为介入组,50例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介入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24 h失血总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患者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量,为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但并没有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

    作者:黄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ICU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综述近年来在NICU护理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NICU护理安全隐患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在NICU护理工作的开展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多种,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NICU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论:NICU收治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在临床护理中容易产生各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针对产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以降低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提高NICU整体护理水平与质量.

    作者: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肺气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总量、肺活量、大通气量、1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比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能提高临床效果,快速改善症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在有效护理干预后,病亡率4%,治愈率96%.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内必须严格控制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无创序惯性机械通气及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是降低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马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