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HGF基因修饰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肖凤君;黄晓东;王少霞;王华;杨月峰;李沛雨;王立生

关键词:胎盘, 间充质干细胞, Ad-HGF, 肢体缺血,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 adenoviral vector mediated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Ad-HGF)修饰的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在兔肢体缺血模型中促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无菌取足月产妇胎盘胎儿面中心区域胎盘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感染Ad-HGF 48 h后收集细胞用于治疗兔肢体缺血实验。左侧治疗组后肢缺血肌肉组织内多点注射总细胞数5×106/ml Ad-HGF修饰的PMSC,右侧对照组后肢缺血肌肉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治疗后第14天腹主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可见左侧肢体缺血治疗后微血管生成数明显多于未治疗右侧肢体,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后置光镜下观察显示,治疗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大于未治疗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后肢肌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Ad-HGF基因修饰的PMSC能明显促进血管新生,加快局部缺血组织血流循环的重建,是治疗肢体慢性缺血的有效手段。
军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有的作者将离心机转速用rpm表示,这是非法定单位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当低速离心时用r/min表示;当高速或超速离心时用相对离心力“×g”表示,g是斜体,前面是乘号。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放疗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合理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模式可改善肿瘤微环境,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形成原位疫苗,激活全身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同时,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放疗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已在临床前研究中得到证实,正在临床研究中进行广泛探索。该文对放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及相关机制、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超;吴世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原位构建“三明治”样组织工程牙周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膜片与胶原膜构建的“三明治”样结构植入体内后牙周膜的再生情况。方法制备BMSC细胞膜片,与胶原膜构建夹层结构复合于牙根表面,植入原位生长,分别于4和12周取材,利用X片、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牙周膜的再生情况。结果相比单纯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在牙根与牙槽骨间形成了清晰的软组织间隙,且有类Sharpey纤维存在,即形成了功能性牙周膜。结论细胞膜片-胶原膜-细胞膜片的“三明治”样夹层结构可较好地促进牙周膜再生。

    作者:刘翠;朱彪;张欣然;刘东华;赵刚;郭希民;郭红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学应急洗消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洗消是化学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减少伤亡、防止二次污染的重要措施。洗消的效果与洗消技术、洗消装备密切相关,洗消剂的选择与开发是洗消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国内外对碱性、氧化氯化型、吸附(降解)、金属氧化物及氧酸盐、肟类化合物、生物(酶)等洗消剂的开发与使用技术,以及单兵消毒包、轻型洗消装备、多功能一体化大型洗消装备等的研发进行了评述,旨在明了中国与先进国家在相关领域内的差距,引起业界同行的重视,推动以洗消剂为主体的洗消技术及洗消装备的发展。

    作者:聂志勇;孙海鹏;孙晓红;杨志奎;王永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辐灵活性成分对微波辐射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抗辐灵活性成分黄芪总苷、赤芍总苷和丹参酮对微波辐射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的PC12细胞为模型,分别给予1、3和9μg/ml黄芪总苷、赤芍总苷、丹参酮,作用48 h后经30 mW/cm2微波辐射6 min,于辐射后即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 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活性氧探针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 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3种活性成分作用后经微波辐射各组PC12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差异。辐射后6 h,辐射组PC12细胞较对照组(假辐射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与辐射组相比,黄芪总苷(3μg/ml)给药组PC12细胞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辐射后0和48 h,辐射组PC12细胞ROS、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辐射组相比,各药物预处理组PC12细胞ROS、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辐灵3种活性成分能改善微波辐射对PC12细胞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的。

    作者:陈俊俊;白宏英;彭瑞云;赵黎;王运良;胡韶华;张雪岩;徐志秀;郝延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物黑客”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基因研究手段的改进,一些生物学业余爱好者具备了从事基因研究的条件,生物黑客现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该文在探讨生物黑客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列举了生物黑客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防范生物黑客袭击的措施,为辩证、客观地认识生物黑客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洪军;郭继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方法分析

    分析人体着陆冲击响应与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几种试(实)验对象的特点,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分析国内外与人体着陆冲击研究相关的试验结论和评价准则。结果表明,几种研究方法所选的人体替代物在试验中存在一定不足,需对影响人体着陆冲击试验结果的载荷性质、个体特征、试验对象姿态和防护状况等作出规定,仍需针对不同载运工具的特点开展与之相匹配的作业人员冲击耐受性和防护方法研究。

    作者:李毅;王学友;贾海军;武海明;刘晓峰;柴渭莉;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Apak稳定敲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p53活性和凋亡水平的变化

    目的:利用CRISPR/Cas9慢病毒系统在人结肠癌细胞( HCT116细胞)中建立稳定及永久性Apak敲除细胞系,检测Apak敲除后细胞部分生物学活性、p53活性和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构建lentiCRISPR v2-sgRNA Apak敲除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感染HCT116细胞,嘌罗霉素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Apak蛋白水平,筛选得到Apak稳定敲除细胞系。分别通过报告基因实验、流式细胞术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Apak稳定敲除细胞系中p53活性、细胞凋亡率和克隆形成能力。结果通过测序证明lentiCRISPR v2-sgRNA Apak敲除质粒正确,蛋白质免疫印迹证实Apak敲除细胞系中Apak表达缺失。在Apak敲除细胞系中p53的转录活性增强,Apak敲除细胞凋亡增加、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结论获得Apak稳定敲除细胞系,便于后期Apak功能的研究。

    作者:梅兴沙;王建;郑惠珍;田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芥子气-路易氏剂混合毒剂中毒特点及救治措施

    糜烂性毒剂是现存化学武器的主要填充战剂,也是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简称日遗化武)的主要战剂。除常见的以单一战剂填充化学武器之外,为了能在寒区和高纬度地区使用而发展的芥子气-路易氏剂混合毒剂(简称芥路混合剂)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战剂。该文就芥路混合剂中毒的毒理学、应急处置、临床救治等进行了介绍。

    作者:赵建;丁日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陆军卫生连装备编配分析及启示

    对美陆军卫生连装备编配的模块化、网络赋能、全维防护、高度机动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其编配的主要装备的作用和性能进行了简要陈述,提出借鉴性启示,以期对我军卫生装备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张凯;郭立军;王天津;伍瑞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人类血清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近几年来在物理、化学乃至生物医学方面应用广泛。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可用来检测人体血清成分的改变。血清中的各种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脂类、核酸等都有各自的特征拉曼光谱,因此不同的拉曼位移、谱带强度及宽度,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了人体血清中不同的细胞代谢异常。该文对SERS的研究概况以及在多种疾病血清检测中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展望。

    作者:郭晶;荣振;肖瑞;王升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ˉ±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SM-1通过激活前胱天蛋白酶-3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目的:探讨前胱天蛋白酶( procaspase)-3激活剂SM-1体内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体外MTT法测定SM-1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SM-1对BGC-82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分别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测定SM-1对胱天蛋白酶( caspase)-3蛋白和pro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SM-1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SM-1体外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SM-1暴露48 h 后, caspase-3蛋白和 procaspase-3 mRNA 表达水平增加;在300 mg/kg剂量下,SM-1对BGC-823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56.3%( P<0.05)。结论 SM-1体内外对BGC-823细胞及皮下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激活procaspase-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袁宏中;曹玉婷;李琳娜;王珊珊;杨德宣;钟宪斌;唐升斌;袁守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核化生医学救援实战化训练探讨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医学救援能力的根本途径。该文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核化生安全形势,以及核化生医学救援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训练内容、健全实战化训练条件、确立科学安全观等方面对如何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志奎;聂志勇;张志伟;刘楠;苏瑞斌;钟武;王永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LC-MS/MS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美托拉宗和缬沙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美托拉宗和缬沙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分析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色谱柱(2.1 mm ×30 mm ×2.7μm)。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分别选择m/z 366.2/259、436.2/291和423.4/207作为美托拉宗、缬沙坦和内标(氯沙坦钾)的检测离子对。结果美托拉宗、缬沙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00及5~5000 ng/m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37和0.9939,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09%~8.85%和2.36%~13.12%,基质效应分别为87.73%~98.62%和99.03%~137.35%,回收率分别为75.74%~81.82%和83.89%~95.64%。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美托拉宗缬沙坦速释片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美玲;周杰兆;程晓慧;李志平;王汝涛;张婉直;梅丹宇;王秀华;李迎;梅兴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军人医疗经费系统动力学模型初建

    目的:探索系统动力学( SD)方法在军队医院军人医疗经费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依据SD原理,筛选模型主要变量,确立主要函数关系式,建立军队医院军人医疗经费的系统仿真模型。结果与结论 SD模型应用于军队医院军人医疗经费系统研究的效果良好,可为后期军队医疗系统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宁元宏;蒯丽萍;徐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A型肉毒毒素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目的:制备与鉴定抗A型肉毒神经毒素重链C端( heavy chain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BoNT/AHc)特异性鼠单克隆抗体。方法通过纯化BoNT/AHc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建立杂交瘤细胞以制备鼠单抗,用ELISA、Western印迹实验和抗体分型试剂盒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ELISA检测鼠单抗与BoNT/AHc突变体结合,初步鉴定其在BoNT/AHc的结合表位。结果得到纯度较高的BoNT/AHc抗原,制备了4株特异性鼠单抗1A4、3H3、3H7、5H8。间接ELISA结果显示,单抗细胞上清效价均>3.0×103;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单抗均能与BoNT/AHc特异性结合;抗体亚型鉴定结果为1A4、3H7属于IgG1(Κ),3H3属于IgM(Κ),而5H8属于IgG2b (Κ);叠加ELISA实验表明,4株单抗抗原识别表位相近;用ELISA检测单抗与BoNT/AHc突变体结合实验结果初步确定了4株单抗与BoNT/AHc的结合表位。结论对抗A型肉毒毒素鼠源性抗体完成了制备和鉴定,为肉毒毒素中和抗体的开发与阐明中和抗体的表位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巧林;陆璐;毕波;景爱霞;汪建华;张惟材;熊向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尔基蛋白73参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高尔基蛋白73(GP73)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揭示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中肝癌患者的GP73与炎症因子NF-κB、IL-1β、IL-6、TNF-α等基因表达相关性的分析,推测GP73可能参与炎症反应。依据数据分析结果设计细胞实验,构建过表达GP73的质粒和敲低GP73的小干扰RNA ( siRNA),通过检测野生型、过表达和敲低表达GP73细胞系中NF-κB的转录活性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等基因的表达,来验证GP73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临床肝癌患者的GP73基因表达与NF-κB、IL-1β、IL-16及TNF-α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GP73细胞系与野生型相比,细胞内NF-κB转录活性升高,而敲低GP73细胞系内NF-κB转录活性降低;过表达GP73细胞系与野生型相比细胞内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均升高;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能抑制GP73激活炎症反应,NF-κB为GP73激活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结论 GP73可能参与炎症反应,并因此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翠;魏从文;邹德勇;刘丽萍;郝钦芳;丁琪;钟辉;杨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编码miRNA的研究

    目的:探索潜伏感染状态下人巨细胞病毒(HCMV)所编码微小RNA(microRNA,miRNA),为研究其在HCMV病毒学和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CMV感染THP-1细胞构建HCMV潜伏感染细胞模型,采用高通量Solexa测序平台对其深度测序,并利用 RNAFold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和命名。结果HCMV在潜伏感染状态表达了miR-US25-2-3p、miR-US25-2-5p、miR-UL112、miR-US25-1、miR-UL22A 以及长度为25 bp的编号为PC-5p-148467的miRNA,对PC-5p-148467进行系列分析,将其命名为hcmv-miR-US33as-5p。结论在潜伏感染状态下,HCMV亦可编码多种miRNA。

    作者:宋鑫;张艳宇;邓江;肖军;吕丽萍;高博;马平;毕静媛;周锡鹏;许金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氧预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旁分泌作用对人成骨细胞( MG-63)增殖、迁移及成骨的影响。方法分别于低氧及常氧条件下培养UCMSC,获取两种UCMSC条件培养基。实验分为3组:低氧培养基组、常氧培养基组、DMEM对照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常温培养MG-63。于培养1、3、5 d后用四氮唑盐( mosmann tetrazoline colorimetry,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记录各组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划痕法检测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迁移能力;于培养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成骨钙结节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低氧及常氧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及常氧培养基组的MG-63细胞在培养1、3、5 d后的增殖能力均大于DME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氧组大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法结果为此两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DMEM对照组,且低氧组细胞迁移能力大于常氧组;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低氧组成骨钙结节形成多,常氧组次之,DMEM对照组少。 ELISA法检测低氧组VEGF含量高于常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氧预处理UCMSC可增强其旁分泌功能,促进成骨细胞MG-63的增殖、迁移及成骨。

    作者:徐晓丽;高诗雪;刘莹;周立冬;杨德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军事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