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h指数雷达图分析医学科研机构的学科结构

李清华;雷二庆;吴乐山

关键词:h指数, 雷达图, 学科结构, 医学信息学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能够直观揭示、比较科研机构的学科结构模式与特点的新方法.方法:以国内3所生命科学及医学科研机构12个基础学科为例,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相应学科h指数,绘制学科h指数雷达图并进行学科结构解析.结果:学科h指数构成的雷达图能够显示出科研机构学科的层次结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以及机构整体的学科实力等学科结构信息.结论:学科h指数雷达图分析方法直观、简便、综合,适用于机构的学科结构分析,应用时须选择恰当的参照对象和适当的数据库.
军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CV核心蛋白诱导肝细胞侵袭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肝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HCV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IRES-core,稳定转染L0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核心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用体外迁移侵袭力实验测定转染HCV核心蛋白肝细胞的迁移侵袭的能力.结果:未转染细胞L02和转染空载体细胞相比,转染HCV核心蛋白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MMPRIN)的水平升高,并且该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升高(P<0.01).结论: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上调EMMPRIN的表达以提高肝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为进一步探讨核心蛋白如何诱导肝细胞侵袭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许立博;冯晓燕;张贺秋;王国华;唐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性肾病大鼠模型的特点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观察DN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相关功能及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二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180~220 g,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0只.模型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缓冲溶液.在注射后第6、10、12、16和32周,分别动态监测大鼠的体质量、血糖、24 h尿蛋白和肌酐、肾脏质量及病理改变等.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模型组大鼠持续高血糖,体质量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则逐渐升高,肾脏明显肥大,而且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在第10周开始出现,之后病变程度逐渐加重、病变范围不断扩大,表现出较为典型的DN变化特点,诸如肾小球系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生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等.结论:STZ可成功诱导大鼠持续性高糖血症,后者的进一步发展,又可引起大鼠肾脏功能受损和形态改变.高糖血症持续12周后,DN大鼠模型的明显特征开始显现.

    作者:朱欣凯;黄琳仪;黄锐;韩春光;王琼;刘永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唇形科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香茶菜属植物资源丰富,所含化学成分以二萜类化合物为主.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以抗肿瘤、抗炎和抑菌活性为显著.通过生物活性的广泛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该类化合物结构的活性基团和作用机制被逐步揭示,而这些研究结果为香茶菜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宇光;郝光涛;苏佳;刘泽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中丁螺环酮浓度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中丁螺环酮的方法,并应用于其缓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内标选用曲马多,色谱柱采用Zorbax SB-C18 柱(2.1 mm×100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40∶ 60∶ 0.1),流速0.2 ml/min;用美国Finnigan公司TSQ Quantum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配有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86.2→121.97(丁螺环酮) 和m/z 264.3→58.0(内标,曲马多). 结果:测定丁螺环酮的线性范围为0.025~7.5 μg/L,相关系数为0.99893,提取回收率为72.2%,方法回收率为99.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7%,血浆中丁螺环酮的低定量下限为0.025 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一性好,成功应用于丁螺环酮缓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崔孟珣;陈燕;李敬来;王晓英;张振清;阮金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IL-22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肪肝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IL-22组和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IL-22,剂量0.25 mg/kg,隔天给药一次,连续20次,观察肝功指标、损伤指标、血脂水平和病理变化的情况.结果:小鼠经IL-22处理后,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虽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小鼠的血脂、ALT、AST、MAD水平以及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小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IL-22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炎症指标并抑制脂肪肝发展.

    作者:龙民慧;王园园;王金凤;朱贺;邢微微;蔡欣;邹民吉;刘深;徐涛;王嘉玺;徐东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与技术改进

    膀胱内定期灌注化疗药物是目前预防膀胱癌复发、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措施,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1].但由于膀胱灌注疗程长,加之反复插管及方法不当等因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多数患者对灌注疗法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为此,我们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插管技术等护理手段,将插管引起的各种不适降至低,提高了患者对此项治疗的舒适度,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长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Abl/Arg靶向RNA干扰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Arg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si-STRIKE-c-Abl/Arg siRNA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筛选具有潮霉素(hygromycin)抗性的c-Abl/Arg双敲低的稳定细胞系(c-Abl/Arg-DK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结果:筛选获得的c-Abl/Arg-DKD稳定细胞系中c-Abl/Arg的表达被有效抑制,且在S/G2期产生显著的细胞周期阻滞效应. 结论:c-Abl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S/G2周期转换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作者:李大培;李平;曹诚;张部昌;刘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是引起人及动物严重感染性疾病类鼻疽的病原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Bp 基因分型研究,在类鼻疽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鉴定与溯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基因分型技术在 Bp 鉴定、分型与溯源中的应用及各自的技术特点.

    作者:邱少富;端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循环呼吸模式对人体气管支气管内气流运动影响的仿真分析

    目的:研究人体气管支气管内的气流运动特性,了解有毒气溶胶或药物治疗气溶胶在人体气管支气管内不同部位的沉积模式.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人体在循环呼吸模式下气管支气管内的气流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循环呼吸模式对气管支气管内的气流组织形式以及气流运动对呼吸道壁面的影响.结果:在吸气加速阶段,气管支气管平面内逐渐形成抛物线型的速度分布,气管支气管内各个截面上逐渐形成二次涡流运动,内壁形成高剪应力区.在呼气阶段,支气管内的二次气流运动经历了从2个涡流到4个涡流的运动变化过程.气流经过多级分支的效果是使速度的分布均匀化,特别使在同级两个支气管轴线共处的平面内的速度分布,在经过几级汇合后,轴线处的速度峰值分布现象会消失而变得均匀.结论:循环呼吸模式下壁面受到的剪应力周期性改变方向,引起壁面劳损和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在这些部位容易造成气溶胶的沉积.

    作者:赵秀国;徐新喜;刘亚军;谭树林;高振海;崔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福氏志贺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IpaH4.5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IpaH家族是福氏志贺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子的成员,但功能不清,特别是对IpaH4.5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IpaH4.5的功能.方法:克隆了福氏志贺菌2a 301株的IpaH4.5基因,构建了带Flag和GFP标签的IpaH4.5真核表达载体.通过Western 印迹和共聚焦确定IpaH4.5在真核细胞293T中的表达和定位,通过报道基因的方法观察IpaH4.5对宿主细胞NF-κB途径的影响.结果:Western 印迹证实IpaH4.5在真核细胞中有表达,激光共聚焦确定IpaH4.5在真核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通过报道基因观察到它可以抑制宿主细胞的NF-κB途径.结论:发现IpaH4.5可以抑制NF-κB途径,为进一步研究IpaH4.5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芳;马红芳;何湘;苑锡铜;姜铮;刘大伟;赵江丽;赵红庆;袁静;钟辉;黄留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肌酸激酶B在前列腺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B(脑型肌酸磷酸激酶,CKB)在前列腺良性及恶性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CKB在BPH1与LNCa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采用电泳仪法进行血标本CKB检验,后采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CKB与雄激素的相关性.结果:CKB在LNCaP的表达量是BPH1细胞中的12.3倍,血检验发现,CKB在未经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组阳性率(5/10)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组CKB阳性率(4/37)与前列腺增生组阳性率(0/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B在比卡鲁胺(bicalutamide,Casodex)阻断组LNCaP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比卡鲁胺阻断LNCaP细胞.结论:CKB在恶性细胞中高表达,对未经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并且其表达受雄激素的调节,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政;庞博;杨波;周建光;孙颖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发光细菌用于环境检测的研究进展

    发光细菌是一类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能够发射可见荧光的细菌,主要分布在海洋环境中.野生型发光细菌与基因工程发光细菌在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的分类、发光机制及其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超;姚站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化合物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在分子水平评价化合物L20051117和AMMS607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流感病毒NA的荧光密度来确定化合物对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 结果:L20051117对NA的抑制活性高于AMMS607,且两者对甲型流感病毒NA抑制作用均略优于对乙型流感病毒NA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体外测定L20051117和AMMS607对流感病毒NA的抑制活性,初步确定L20051117和AMMS607对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且L20051117的作用效果优于AMMS607.

    作者:孙雅洁;贝祝春;王京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国外药物靶标开发的规律与特点分析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功能的发现,以及各种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实现,药物靶标已经成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如此,药物靶标的创新速率仍然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上,每年成功上市药物的分子靶标仅有3~5个是新靶标.分析国外药物靶标的开发特点和内在规律,可以为我国生物制药公司和研发机构选择合适的药物靶标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作者:张音;王松俊;刁天喜;楼铁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细菌sRNA伴侣蛋白Hfq的研究进展

    细菌sRNA能调节不同的功能,从结构调节到催化作用,影响生物体中各种各样的加工过程,包括RNA加工,mRNA稳定性,翻译,蛋白质稳定性和蛋白质分泌.小RNA(sRNA)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其中许多需要RNA伴侣蛋白Hfq辅助.它们通过与靶RNA结合而参与到不同的RNA反应中.本文对sRNA伴侣蛋白Hfq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宋兰;周先礼;岳俊杰;梁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PE/Ref-1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APE/Ref-1是一个在体内广泛分布的多功能蛋白质,在DNA碱基切除修复、细胞信号转导、转录因子的氧化还原和活性氧簇(ROS)的调控等多个重要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从APE/Ref-1的结构、分布、功能入手,综述了APE/Ref-1的各种功能和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APE/Ref-1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张建宏;吴丽颖;朱玲玲;范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Toll样受体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一员,在哺乳动物中至今已发现有11种TLRs.TLRs识别病毒后能够刺激前炎症因子的产生,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启动机体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激活的TLRs既可促进机体抗病毒保护免疫反应,也可恶化病毒诱导的疾病.本文综述了TLRs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病毒感染中的正负反馈调节作用,对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发展抗病毒疗法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祁永和;王新宇;易绍琼;陈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WinLTP在LTP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自1973年Bliss和Lomo发现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以来[1],LTP已广泛应用于学习记忆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

    作者:黄晏;杨胜;周文霞;张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的建立

    目的:研制可诱导的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方法:本研究利用正常成年DBA/2J与C57BL/6杂交子一代(B6D2F1)(雄性)小鼠为受体鼠,接受多次大量DBA/2J(雄性)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结细胞的静脉输注(每周2次,共4次),2个月左右大部分受体小鼠出现局部胡须脱落、腹水、毛发变色等现象.结果:ELISA显示血清中IgG、IgG1和IgG2含量明显增加(P<0.01).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显示,近80%实验组小鼠出现蛋白尿,而对照组小鼠未发现存在尿蛋白.病理学分析显示,皮肤、肠道、肝脏和肾脏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尤以肝脏、肾脏病变为著.结论:提示已初步建立了较稳定的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作者:侯春梅;张及禄;黎燕;沈倍奋;冯健男;肖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并冠状动脉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58岁,因心前区不适一周就诊.入院查体:心前区闻及3级双期杂音.

    作者:陈伟;白玲;杨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军事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