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

李燕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档案管理, 现代化
摘要:目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时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也要向网络化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探讨,并对现代化医院档案工作的筹建措施进行总结。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风后眩晕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浓度、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黏稠度,并且对治疗眩晕有显著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许素贞;陈启斌;李传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个体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照组给予原本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干预组,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的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降低高危个体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铁它;何华先;任鸣放;黎春辉;吴雪芳;吴红莉;黄浩;梅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收治早期DN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UAER、al-MG及β2-M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早期DN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及治疗效果。

    作者:曹莉;郝秀英;任宝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围术期指标和护理满意率(98.0%)均优于常规组(82.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减少临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崔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0级6例,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术中出血<800 mL 17例,800~1600 mL 8例,>1600 mL 7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好转。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巨大脑膜瘤的佳方法。

    作者:郑水顺;李榕;林瑞生;汪伟巍;陈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蒋连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女性冠心病患者42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治女性冠心病患者48例,收治同期48例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女性发病年龄、伴发高血压比例和伴发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吸烟史和酗酒史少于男性;女性冠心病前降支病变和左主干发生率高于男性,女性单支病变和回旋支病变发生率低于男性。结论: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与男性有明显不同,基层医院医生应掌握好女性患病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魏则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慢性肛裂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括约肌侧切术(A组)与传统肛裂切除术(B组)各6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A组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具创伤小、安全的特点,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对保障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王毅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科会阴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本文主要探讨顺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感染干预措施。忽视无菌操作,环境污染,卫生用品消毒不严格,患者营养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是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制度与环境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防止会阴切口感染。会阴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从管理入手,重视环境卫生,规范各项操作的干预,是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彭传琴;叶红;李华;吴小玲;易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为“骨痿”“骨枯”“肾虚”等。根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对证施治,效果显著。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中医临床研究现状阐述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作者:刘玉欢;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外伤性肝破裂36例临床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36例,对患者在明确腹腔内出血后或明确肝脏破裂后立即给予急诊手术,根据肝脏破裂范围以及临床症状的不同,行对应手术治疗。结果:治愈33例,死亡3例,死亡率8.33%。结论:外伤性肝脏破裂病情变化急速,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控制相关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雪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切剥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PPH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

    作者:贾玉良;贾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老年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化验是确诊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途径,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可出现在住院的各个时期,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易致白细胞减少症。结论:应重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值的监测,加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以确保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张瑜;张燕;余发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收治 PCI 治疗冠心病患者2432例,分析其中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结果: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性别、糖尿病史、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均属于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使用GPⅡb/Ⅲa药物、性别、入院诊断ACS、糖尿病溃疡病史均为PCI治疗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叶林;魏则文;李坚;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科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观察组,麻药剂量、平均睁眼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用药剂量及基本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全身麻醉。

    作者:初德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向失败,逆向Cart技术完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例

    本文分析1例正向导丝失败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给予逆向导丝技术治疗成功,介绍逆向导丝技术在CTO病变治疗中的作用。逆向导丝技术进行CTO病变治疗虽然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技术难度大,器械消耗多,因此,要求术者先把正向CTO的各种技术熟练掌握后,再尝试逆向导丝技术。

    作者:隋立有;周丽艳;曹刚;李中举;陈雪静;杨静玉;侯峰;刘晓明;梁大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医疗资源配置角度探究双向转诊制度优化策略

    双向转诊制度是各大医疗机构之间,为患者开通的一种快捷的转诊治疗的绿色通道,患者通过此通道,疾病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的制度。本文对扬州市各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作者:夏秋蓉;叶奎英;翁秀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