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徐先荣;刘福麟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以上[1],而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通过有效的饮食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法是实现糖尿病患者自身有效控制的基础[2].
作者:孙莹;张红;朱玮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对不同抗生紊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细菌鉴定仪,以K-B法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软件使用WHONET 5.4.结果 2007年与2006年比较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增加趋势,但耐药率普遍增高,耐药率低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堵南、哌拉西林.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仍是我院主要致病菌,极易耐药,应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宁波;张虎;孙金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常给病人带来一系列生理、精神和生活方面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发病率为15%~30 %[1].我国少数几个城市报道发病率为40%[2].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对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的调查显示,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46.5%,其中SUI占59.6%[3].
作者:尹姣;李春东;关文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钝性肝损伤(blunt hepatic injury,BHI)是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钝性肝脏损伤的发生率为9%~17%,在需要手术治疗的腹部外伤中的发生率为30%[1,2],由于钝性肝损伤包括下腔静脉损伤和肝静脉损伤,一旦发生此类损伤死亡率可达60%[3].由此可见钝性肝损伤是撞击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李宇;张洪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保证检验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是检验科工作的中心环节.临床标本的标准化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实施是检验标准化、检验结果真实准确的前提.它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1].
作者:马红雨;朱美财;周金立;林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腰椎硬膜外阻滞后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椎硬膜外阻滞疗法和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经过1个月的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29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 采用腰椎硬膜外阻滞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益善;郭伟;范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主动脉弓中断术后监护要点.方法 对1995年1月~2008年3月实行的8例次主动脉弓中断一期矫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手术年龄1~11岁,体重9~21 kg.其中A型血7例,B型血1例,8例均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结果 全组死亡1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随访7例,6~12年,无晚期死亡,心功能NYHA Ⅰ级.结论 围绕患儿手术前后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血管通畅程度、心、肺、肾功能状况,展开针对性,个体化性监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魏贤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飞行员肾结石的诊断治疗及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1月~2008年3月12名患肾结石飞行员诊治过程及医学鉴定结论 .结果 5名肾结石飞行员经治疗结石排出,飞行合格;2名长期治疗无效,予以停飞;3名肾钙化灶飞行员飞行合格.结论 歼击机飞行员及教练机飞行教员患肾结石影响飞行安全,应在结石排出后方可恢复飞行,远离集合系统的肾钙化灶可予以放飞,并应定期观察.
作者:刘晶;徐先荣;刘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歼击机飞行员和飞行人员在不同年代因屈光不正住院的屈光分布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9例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和66例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各种屈光类型不同年代的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1963~2007年飞行人员近视类屈光不正患病眼数各年代分别为7、18、23、29、39,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数的11.87%、26.87%、36.51%、63.04%、81.25%,趋势X2值为68.16(P<0.01);远视类屈光不正分别为40、40、34、10、3眼,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的67.8%、59.7%、53.97%、21.74%、6.25%,趋势X2值为59.49(P<0.01).歼击机飞行员近视类屈光不正不同年代患病眼数分别为2,7、17、8、14眼,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的13.33%、23.33%、42.5%、40%、63.6%,趋势X2值为13.75(P<0.01),呈增加趋势.结论 随着年代的推移,远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呈下降趋势,近视类屈光不正则呈增加趋势.飞行人员迟发性近视应予重视.
作者:赵蓉;王恩普;李丹;田青;徐先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歼击机飞行员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分布规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5~2006年在我院住院诊治的436例歼击机飞行员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年龄段的飞行结论 ,并进行比较. 结果 常见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分别为空中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地面晕厥、血管性头痛、神经症等,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30~35岁.癫痫、空中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和其他神经精神类疾病(主要是抑郁症、恶劣心境等)是停飞的重要原因. 结论 歼击机飞行员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大多数无器质性病变,但治愈合格率低,停飞率高,且心理和精神类疾病有上升趋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航卫保障质量.
作者:崔丽;徐先荣;刘福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指风湿性心脏炎症消退后在心脏瓣膜上遗留下的瘢痕引起的,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早期表现为心脏的增大和腔壁的增厚,晚期表现为心功能不全[1].在各种心血管外科的病例中此病占40%~60%,南方高于北方[2].人工瓣膜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张红超;宋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简称手法治疗)后尽快康复的专科护理措施.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飞行员106例,采用手法治疗,治疗前后专科护理以多体位卧床休息、局部封闭加中药熥敷、脊柱牵引等专科护理措施辅助手法治疗,恢复期间配合床上锻炼、地面锻炼和体疗室内器械锻炼等不同方式腰背肌功能康复锻炼法.结果 106例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手法治疗并配合多种专科辅助治疗与护理、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97例达到临床治愈(占91.5%),好转9例(8.5%).结论 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前后,辅助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措施与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完全康复和预防复发.
作者:高相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手术室内镜主要包括关节镜、胆道镜、官腔镜、椎间盘镜和鼻内镜等,随着内镜在临床医疗上的日益普及,其临床与社会效益日渐提高,做好内镜产品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有助于延长内镜使用寿命、节约科室费用.因此,对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手术室器械消毒工作中的重点.我院从1995年开始在手术室开展内镜手术,通过严格规章制度,重视清洗消毒,使内镜发挥出了大的效益.现就内镜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阮蒙蒙;路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歼击机飞行员消化系统住院疾病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1967~2008年的歼击机飞行员因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对186例次的飞行员疾病进行分类.结果 全部歼击机飞行员中,患病率高的为胃炎,其次为脂肪肝,后者多数是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而无症状.再次为消化性溃疡、结肠炎、十二指肠炎.从一代战斗机到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加,胆囊疾病发病有所增加.结论 战斗机飞行员常见的疾病分别为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及结肠炎.
作者:付兆君;徐先荣;王勇;崔丽;郑军;徐蜀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代歼击机飞行员肝胆系统疾病的特点,为飞行员疾病防治、医学鉴定及航卫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院70例患肝胆系统疾病的三代歼击机飞行员的疾病谱进行分析.结果 歼击机飞行员肝胆系统疾病在30~3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脂肪肝、胆囊息肉、肝血管瘤、胆囊结石等良性疾病所占总例较高.结论 飞行员的合理膳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预防肝胆系疾病的关键,而第三代歼击机飞行员肝胆系病症所占比例较高是我们新机种航卫保障今后的关注点.
作者:张宏义;徐先荣;张辉;付兆君;王纯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及病毒感染患儿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8例支原体肺炎、2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hs-CRP和白细胞计数(W)、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进行检测.结果 hs-CRP在细菌感染组高,支原体感染组次之,病毒感染组低;hs-CRP与WBC、N相关密切;三种感染中hs-CRP与WBC阳性率比较.支原体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hs-CRP不但对细菌感染具有诊断意义,在支原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中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华;毕淑英;郑春茜;张俊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提示血培养对发热病人的重要性,建议临床提高对发热病人血培养的重视度.方法 通过对我院4月份所有住院发热病人(38.5℃以上)血培养送检数量及培养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所选时间段内总发热病人数133例,其中血培养送检33例,占24.8%;送检标本阳性5例,占总例数的3.8%,占送检标本的15.1%;阳性标本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40%,革兰氏阴性杆菌60%.结论 随机时间段内血培养送检率和培养阳性率均较低,应提高发热患者血培养送检率,严格执行送检血培养操作规范.
作者:马文杰;曹晋桂;吴镝;何晓锋;焦力群;张虎;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耳气压伤在飞行人员中有较高的发生率[1],是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和医学停飞的重要原因[2,3],也是民航飞行人员空中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4].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乘机旅行者和潜水爱好者越来愈多,这些人也是重要的发病对象,因此,临床耳科医师应当对耳气压伤有所了解.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其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简要予以介绍.
作者:徐先荣;张扬;马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护士长值班查房制度作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我院已实行多年,由于检查的时间、内容基本固定,方法单一,对科室的监控、督促作用有所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护理部认真分析原因,从2004年起,改进了护士长值班查房制度,重新设计了值班护士长查房表,调整了检查人员分组、检查时间及检查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管理效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重视临床生活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自制生活护理调查问卷,共设4大项生活护理,共收回有效问卷145份.结果 4大项基础生活护理临床实际由护士完成的比例普遍偏低,其中协助晨晚间护理占67.5%,打开水、打饭、清洗餐具占41.3%,协助大小便搀扶去厕所占31.0%,协助定时翻身只占27.5%.结论 生活护理在临床实际中存在严重的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通过本次调查,及时发现生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方法 提高生活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龚积艳;董淑华;孙孝芹;张凌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