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是由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且有发病例数增加趋势,患者需要隔离治疗,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SARS隔离病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民;杨爱军;贺玺娟;冯先丽;张荣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观察、随访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1]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其早期未确诊前在无防护条件处理6 d中相关人群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该患者的传播特点及其针对性防疫措施的后果.
作者:张红超;于鲁峰;李一粟;仲京;万士杰;王维新;徐金星;张荣瞻;闫家梅;马建珍;张立莉;陈元恒;杨玉红;魏贤珍;于爱国;任北翔;张晓慧;史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SARS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中医学对这种因为病毒变异所导致的新的传染病没有记载,但是温病学理论早已对这类传染病进行了系统论述.现在谈谈个人在防治SARS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魏汉林;张建玲;陈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3年7月我院发热门诊患者特点以及有无SARS复发或新发病例. 方法对每位患者询问SARS流行病学史,常规查体、测量体温、化验血、尿、便常规及胸部Х线片检查. 结果未发现SARS患者,也未出现其它传染病暴发.本市患者人数多,I类患者人数少.20~28岁为高发年龄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炎为常见病因;在部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 结论 2003年7月我院发热门诊无SARS发现.发热患者以本市年轻人多见,常见病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炎.
作者:郑晓勇;关小宏;吉小莉;顾昕;刘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是一种传染性强、病因初步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的呼吸系统疾病[1,2].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的病因诊断方法,尤其是SARS的早期病因诊断,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3].因此,SARS的诊断目前大多还只能是依据流行病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一个临床诊断.为了提高SARS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和减少误诊和漏诊,在SARS的临床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周平;李晓娟;司慧远;关键;刘春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理资源是人类健康和保证生命质量的资源,它包括护理人员、器材、技术及护理道德、精神等.今年3月至6月,SARS突袭人类,来势凶猛,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各级医疗机构因救助SARS患者,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护理部及时调整、合理使用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优质完成了护理任务.
作者:苏迅;李新华;李平;程军;董淑华;金凤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从事SARS一线护理工作的护士健康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方法对一线工作人员不同时间点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测,并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措施. 结果一线工作护士各项生理指标均较正常时出现明显波动,采取相应措施后有明显改善. 结论良好的防治措施对改善一线护士的健康状况大有裨益.
作者:潘庆联;董淑华;李新华;高相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期一些报道表明,在SARS防治一线工作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面对传染性极强的SARS,繁重的体力消耗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目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了解SARS病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医护人员群体及时接受心理保健和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信息.
作者:杨爱军;董淑华;赵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非典型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病人看病入院,门诊部是必经通道.在非典期间,我们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护.
作者:李申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第一时间内建立了发热留观病区,先后有四批72名护士、21名保洁员工,共计93名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出色地完成了发热留观病区的护理工作.
作者:董淑华;程军;崔霞;杨爱军;潘庆联;高相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ARS疑似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转归. 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2003年5月3日颁布的和有关病原微生物血清学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37例SARS疑似患者有关临床资料. 结果 37例SARS疑似患者,后临床确诊SARS 13例,其中12例在住院3~8 d病情好转或稳定后,转至SARS定点医院继续治疗,1例死亡.非SARS 24例,其中支原体肺炎7例,衣原体肺炎6例,普通肺炎7例,麻疹合并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急性肠炎1例,急性扁桃体炎1例,24例非SARS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在SARS疑似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与SARS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对SARS临床诊断的过分小心谨慎,可能会导致诊断过度而将非SARS患者误诊为SARS.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加利复星在SARS疑似患者中充分和规则治疗,对SARS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平;司慧远;关键;刘春灵;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古老而经典的隔离预防技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防治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医学革命的发展,以及我国常见传染病的逐步减少,这项技术在许多医院已经生疏或停用,如何正确使用隔离预防技术已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这次SARS疫情的冲击,我们加深了对这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回顾了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树立了为防止SARS反弹和今后医疗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使用隔离预防技术的新观点.
作者:曹晋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国家已将它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管理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并将非典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非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非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们在诊治非典的过程中,对非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平;张伟;司慧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学说,对安全的需要是人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1].SARS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为安全感的丧失,也就是人对生存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这种风险时的无力感,表现为不确定感和不可控感.
作者:董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社会的需要和历史的搏机,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该学科人才素质的契机.面对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军队聘用护士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何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消除她们的恐惧心理、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面对的新课题.我们通过把握管理关键;合理安排人员;做好思想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典型事例;教育全体人员等方式稳定了聘用护士队伍,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平;李新华;苏迅;程军;董淑华;金凤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回顾性观察并分析临床确诊的典型的4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胸片和CT影像. 结果患者均以高热为起病症状.4例均为两肺多发性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絮状模糊影,进展迅速.3例有基础病症(糖尿病),病情均较重,其中2例死亡. 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为两肺多发性间质和实质浸润性病变,进展迅速,伴有基础病变者死亡率高.
作者:杨兆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利用RT-PCR技术检测SARS疑似或临床确诊病人咽拭子、血清及白细胞中的SARS病毒,并分析了扩增产物内一个可能的突变位点. 方法采用Trizol试剂或病毒RNA提取试剂盒,抽提SARS疑似患者咽拭子、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RNA,进行RT-PCR和nest PCR反应,检测SARS病毒R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 结果 14例SARS疑似患者中2例咽拭子RT-PCR结果阳性,约占14%;5例临床确诊病人中2例咽拭子nest PCR结果阳性,约占40%;6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中1例血清nest PCR结果阳性,占17%,其他5例疑似患者结果阴性;在22份疑似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未检测到SARS病毒;扩增产物DNA序列与美国和加拿大在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一致. 结论 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SARS病毒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扩增片段内未发现突变.
作者:石缨;金梅枝;朱美财;占志;高和;刘春灵;蔡庆;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孙××,男,69岁,北京人,因发热2 d,呕吐、意识障碍1天于2003年5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非典型肺炎(SARS)密切接触史.
作者:李晓娟;于岩岩;万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诊科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在突发事件中救死扶伤的一支反应迅速、综合救治能力强的队伍.同时,又是医院抗大疫的桥头堡.下面就急诊科的特点和在这次抗击非典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关小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生并蔓延的趋势,为了更科学合理的做好门急诊管理工作,避免引发医院内、外交叉感染,成立发热门诊,对有效遏制SARS的蔓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是保护院内人员安全的一道大门.我院发热门诊建于原肠道门诊基础上,在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规范了人流与物流管理.现将人流与物流的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梅;金凤竹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