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质针联合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27例

马宝佳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银质针, 透明质酸钠
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治疗棘手.2010年以来,我们采用银质针配合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27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27例中,男45例,女82例;年龄45~80岁,平均65.2岁.病程3个月~20年.1.2 治疗方法1.2.1 银质针疗法 取仰卧位,屈曲膝关节;用记号笔标记痛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痛点处将银质针快速刺入,针尖与皮肤呈70°刺入髌韧带和脂肪垫之间,在银质针尾部用专用巡检仪加热20~30 min,拔针后再用闪火法在针眼处拔罐,完毕后用碘伏消毒针眼、无菌纱布包扎.每隔10天治疗1次,一般不超过3次.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西汀致白细胞急速减少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因头晕、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体温36.0℃,脉搏64/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9/74mmHg,心肺腹(-).神经系统检查:闭目难立征轻度摇晃,余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当天门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6.7×109/L.排除用药禁忌后,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50滴/min,每天1次.1周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8×109/L.因怀疑标本出现问题,次日再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6×109/L.停用长春西汀,口服地榆升白片,每次0.2g,每天3次.3周后2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分别为4.4×109/L和4.8×109/L.

    作者:郑发仁;万照宇;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表观遗传学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情况下,发生可遗传修饰的一门学科,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基因表达变化的遗传学分支领域,而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够稳定传递且具有可逆潜能[妇;表观遗传修饰主要监管对象包括X染色体、基因组印记、图案的HOX基因与神经元发育等.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对相关临床疾病的研究和诊疗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对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杨柏龄;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海军卫勤力量构成情况简介

    目前,美海军拥有一支由军医大队、护理大队、牙医大队、卫勤大队和医院看护兵大队等5个大队共6.3万人组成的,集医疗、科研、教学和训练、卫生防疫、心理卫生保健、医疗物资后勤供应于一体的卫勤力量.1 卫勤指挥力量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高卫勤指挥机关为海军军医局,局长为海军中将.在行政上,海军军医局归海军作战部长直接领导,为美海军第2级司令部(第1级司令部为海军作战部);在业务上归2013年10月成立的国防卫生局(DHA)领导.美军为实施陆海空三军卫生资源共享,海军军医局于2012年5月由华盛顿州整体搬迁至弗吉尼亚州的Falls Church美国防医疗卫生总部,旨在加强陆海空三军医疗资源整合.

    作者:陈伯华;王敏;卢姗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折叠式移动抢救车的研制与应用

    本文作者根据临床抢救需要,研制了新式折叠式移动抢救车.通过临床应用,提示折叠式移动抢救车在所占抢救空间及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抢救车.

    作者:王琼;唐郡;秦峰;王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干休所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高血压病是常见慢性疾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本文报告了对干休所老干部开展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的目标、计划和实施内容,以及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鲁邦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构建军民融合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围绕加快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通过培育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意识、加快后备力量转型升级、拓宽合作共赢领域、提高运行效能等途径,探索了军地融合式发展的医疗联合体运行机制.

    作者:张瑞娟;李德炳;赵成江;冀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加强军队干休所卫生所建设的做法

    军队干体所卫生所在家庭、卫生所、医院“三位一体”医疗保障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维护离退休干部健康的一线服务保障部门,其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离退休干部心身健康.干休所卫生所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保健、慢性疾病控制、院前急救、康复护理、关怀照料、健康管理、药品器材筹划供应和经费的使用管理等.现将我们加强军队干休所卫生所建设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郝文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牙开(牙合)畸形24例矫治分析

    前牙开(牙合)是正畸矫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错(牙合)畸形[1].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随着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终形成骨性开(牙合).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们对前牙开(牙合)畸形24例进行矫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选择在我科就诊的前牙开(牙合)畸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0~14岁,平均11.8岁.切牙垂直开(牙合)度0.5~5.2 mm,平均2.8mm.

    作者:雷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Ⅰ期切除回结肠造瘘36例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经禁饮食、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抑制消化液分泌、营养支持、通便等非手术治疗,梗阻未解除需行手术治疗.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Ⅰ期切除回结肠造瘘,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9~82岁,平均61.2岁.病程20 h~3个月.其中术前行纤维结肠镜证实为左半结肠癌10例,术中探查证实26例;肿瘤位于结肠脾曲9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及腹膜返折周围14例;行肿瘤一期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术31例,行结肠造瘘术5例;术前并发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糖尿病2例,存在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9例.

    作者:黄贤明;刘绍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减少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低体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加静脉营养及鼻饲喂养组(观察组)和静脉营养及鼻饲喂养组(对照组)各30例,于出生后第1天、第14天分别检测总胆汁酸、肝功能等.结果:在出生后第14天,观察组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例数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间和恢复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降低早产儿静脉营养所致总胆汁酸、黄疸、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程度,降低PNAC的发生率,缩短拔管和恢复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

    作者:许波;张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穴位封闭加手法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96例

    由于现代生活中不少人长期伏案工作,使得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日趋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类型.2012年以来,我们采用穴位封闭加手法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9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196例,男95例,女101例;年龄25~75岁.症状及体征: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85例,颈部发僵有明显压痛点75例,颈背部疼痛伴头枕部疼痛36例.影像学检查:行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118例,显示椎间隙变窄45例,生理弯曲度变直35例,骨质增生21例,未见明显异常17例;行磁共振检查78例,显示椎间盘突出35例,骨质增生32例,未见异常11例.

    作者:房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性霉素B致味觉减退及食欲缺乏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多发性骨髓瘤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8/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营养良好.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规律口服“复方利舍平氨苯蝶啶片、尼群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相关检查及骨髓穿刺显示,表现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给予VACD方案化疗.化疗第6天,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痰培养提示,曲霉菌生长;肺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左肺下叶背段及外基底段炎性病变.考虑为真菌感染.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8天内从20 mg增加到70 mg,无特殊不适,第9天加至80 mg,第10天出现味觉明显减退,食欲缺乏,用量减至70 mg,两天后仍感味觉差,食欲缺乏,血钾<1.7 mmol/L.停用两性霉素B,静脉给予脂溶性维生素、复方氨基酸及补钾治疗,味觉明显改善,食欲逐渐好转,故考虑为两性霉素B所致.

    作者:林秀丽;陈尚瑜;朱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老人有氧运动与血脂及尿酸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老人有氧运动与血脂及尿酸的关系.方法:选择军队某干休所(83±4)岁高龄老人53例,均未服调脂药物,按照有氧运动频率分为高运动组18例(A组)和低运动组35例(B组).A组参加有氧运动锻炼>2年,每次>30 min.B组参加有氧运动锻炼<2年,每次<30 min.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比较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A组TG、TC、LDL-C及UA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HDL-C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发现高脂血症1例,占5.6%;B组11例,占3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发现高尿酸血症1例,占5.6%;B组5例,占14.3%.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高龄老人的血脂及尿酸水平.

    作者:刘振华;严鹏飞;刘陪沛;岳智超;李辰;李金明;王建国;代政学;冯大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毒蕈中毒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类型、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提高毒蕈中毒的综合救治水平.方法:选取毒蕈中毒73例,汇总各类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分析各型的治愈率及病死率;并观察其中重症中毒19例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肾衰竭型35例,治愈33例(94.3%),死亡2例(5.7%);胃肠炎型20例,治愈率100%;中毒性肝炎型17例,治愈16例(94.1%),死亡1例(5.9%);神经精神型1例,治愈1例(100%).重症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改善非常显著(P<0.01).结论:根据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肝炎型等,应针对各临床类型进行综合性治疗,重症中毒者应早期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孔质彬;张磊;秦文玉;刘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官兵阴囊湿疹56例

    阴囊湿疹中医又称肾囊风或绣球风,是一种常见阴囊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对称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肥厚、鳞屑等多形性皮损特点,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该病在部队官兵中较为常见,患者常因瘙痒难忍苦不堪言,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正常训练工作和生活.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官兵阴囊湿疹5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东文;胡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胰腺占位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弹性成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或怀疑胰腺占位性病变23例,对相应病变进行EUS弹性成像检查,观察不同胰腺组织弹性成像特征,分析EUS弹性成像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23例均成功进行EUS弹性成像检查,并获得可用于结果分析的满意图像.弹性图像色彩模式评分中,判定为良性病变3例,难以确定、不除外恶性病变5例,恶性病变15例.确诊为胰腺癌16例,慢性胰腺炎6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在胰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与临床诊断符合20例,符合率89.0%;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性57.0%,阳性预测值84.2%,阴性预测值100%.结论:EUS弹性成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贾芳;徐有青;郭玉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阵发性房颤伴OSAS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伴OSAS 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导管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术后12个月随访,进行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比较两组房颤复发和抗心律失常药使用情况,以及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房颤复发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8% (P<0.05);左心房内径(34.17±2.33)m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7.42±2.54)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61.42±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6±2.96)%(P<0.05).结论:消融术联合CPAP可显著降低阵发性房颤伴OSAS患者房颤复发率,减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并可改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

    作者:曹喆;陈曼华;周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做好军队干休所院前急救工作的探讨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本文结合干休所医疗工作实际,探讨了做好老干部患者院前急救工作涉及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作者:孙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性脓肿误诊1例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左颈部肿物12年,疼痛加重2周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无接种疫苗史,无结核病家族史,1年前有结核接触史.发病以来无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查体:体温38℃,脉搏82/min,呼吸24次/min;左颌下三角区明显隆起,触及大小肿物,边界模糊,质韧,活动度可,无明显波动感.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正常,胸部正侧位X线片无异常.初步诊断:左颌下淋巴结炎?给予头孢唑啉钠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1周后因肿物稍缩小、疼痛缓解而未继续治疗.

    作者:梅新年;黄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清开灵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发热、鼻塞、咽痛1天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9℃,心率96/min,血压110/70 mmHg,神智清、精神欠佳,咽部红肿、扁桃腺不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哕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2×109/L,中性粒细胞0.78.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清开灵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约10 min,患者出现胸闷、喉头发紧、呼吸困难,血压80/50mmHg、心率130/min,双肺满布哮鸣音.考虑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肌内注射异丙嗪50 m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g、维生素C2.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0 min后症状缓解,1h后肺部哮鸣音消失,血压、心率等恢复正常.

    作者:苏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