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静脉栓塞症为首发症状肝癌1例

拓永东;陈庆岭

关键词:静脉栓塞症, 肝癌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无明显诱因双小腿水肿3天来诊,不伴有胸闷憋气,心悸胸痛等症状.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泻病的口服补液疗法

    国家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2年)中提出的腹泻病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治疗脱水、继续饮食和合理用药,表明了补液疗法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叶礼燕;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对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289例按照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3组:Hp Ⅰ型组115例,HpⅡ型组90例,Hp阴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N(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计数血小板PLT、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HpI型组与其他两组比较,FIB明显升高(P<0.05);Hp Ⅰ、Ⅱ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Hp感染可引起血小板质量及凝血功能的相应变化.

    作者:方健;方以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震荡45例(57眼),随机分为传统药物治疗组(A组)、复方樟柳碱治疗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C组),各15例,并比较疗效.结果:B组与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P<0.01);B组与C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C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更满意.

    作者:杨波;王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生紊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有700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为抗生素.AAD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25%.现将其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作一介绍.

    作者:唐向国;叶礼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加强机关门诊部药材供应管理的做法

    山东济南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徐琳、徐建来稿:加强机关门诊部药材供应管理的做法.文章说,近年来,他们围绕用好有限医疗资源、提高药品保障水平这一主题,不断强化药品供应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1)坚持主渠道供应,保证质量.

    作者:杨永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3)部队进驻高原的卫生防护

    1 如何正确认识高原我们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进驻高原某部官兵调查发现,情绪稳定或倾向稳定者,进入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大多较轻,而情绪不稳定或倾向不稳定者高原反应大多较重,提示心理因素对习服高原有一定影响,心理素质较好的官兵,能较快适应高原环境.因此,进驻高原的官兵只要正确认识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就能在短期内习服.

    作者:张西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胃病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胃部慢性疾患,主要以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等为主要症状,在我国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60%,病因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精神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历代中医对其病因及病机均有详尽论述,并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胃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利星;杨明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乙型重型肝炎伴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02例

    乙型重型肝炎发病凶险、预后极差,而是否伴发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该病转归的重要环节.2001年12月~2008年2月,我们共收治乙型重型肝炎伴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0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文林;冯宇;李克;楼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腹泻病研究

    腹泻病(diarrhoea disease)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等,它们相继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统计:2002年在发展中国家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中,腹泻居第2位(占15%),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占18%)[1].2004年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数仍高达13亿例次.

    作者:叶礼燕;姜采荣;唐向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探讨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已受到卫生部门和医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实体,在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同时,如何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措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喆;李培法;潘义民;樊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成功救治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于我院外科就诊时突发胸闷、胸痛,伴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冰冷.

    作者:张冬梅;谢江;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全麻手术对老年男性凝血功能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对老年男性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70岁以上全身麻醉手术男性26例,采取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3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当天TT显著缩短(P<0.01),DD水平显著增高(P<0.01),提示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第3天FIB水平显著升高(P<0.01)、DD仍高于正常(P<0.05),但PT、APTT、INR与术前比较,显著或非常显著延长(P<0.05,P<0.01),提示患者有出血倾向.结论:全麻手术对70岁以上男性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术后当天以凝血倾向为主,术后第3天有出血倾向,提示老年患者术后应谨慎使用抗凝药.

    作者:张海峰;张颖;任青爱;谢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救治分析

    1995年7月~2008年3月,我们共救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刚;李勤华;何鹏飞;韩军;林武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软组织金属异物存留处理31例分析

    金属异物通过对人体各种损伤进入软组织内存留,可造成软组织损伤、疼痛不适,产生刺激症状,甚至酿成感染,多需手术处理.1997年11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软组织金属异物存留3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付由池;高志清;刘正才;傅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某部妇女妇科常见疾病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某部妇女妇科常见疾病患病特点.方法:对某部在职军人及职员、退休干部等1 305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一般检查、分泌物检查、盆腔B超检查和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测(TCT).结果:患有各种妇科疾病835例(64.0%),其中慢性宫颈炎404例(48.4%),各类阴道炎292例(35.0%),子宫肌瘤79例(9.5%).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阴道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40~49岁者患子宫肌瘤的比例较高.结论:加强育龄妇女的防治知识教育、提高绝经期妇女的治疗意识及重视TCT检查等,是防治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郭小琴;王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军队院校门诊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体制编制调整后,军队院校门诊部人员进一步减少,其建设和工作都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曹晓曼;程鹏远;刘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特种兵集训医务监督的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特种兵训练医务监督结果.方法:将参加陆军特种作战分队军事训练的62例队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不予医务监督,观察组全程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调节等医务监督,分别于1、3、6周后观察两组体能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肺活量、握力、背肌力、纵跳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肌酸激酶(CK)及血尿素(BU)和尿蛋白、尿潜血、CK及BU训练1周后都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务监督可以增强特种兵的体质,提高其训练水平.

    作者:许正文;傅忠义;彭任生;周和平;叶召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兵体检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原因分析

    2007年12月,我们对新兵1 5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抗HBS和抗-HCV进行了复查.在复查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影响ALT水平异常的因素,如剧烈运动、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和饮酒等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厚照;刘青;孙伟才;周惠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电图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31例行CABG术前、术后1周、2~3周、2个月及3个月12导联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比较,术后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以术后第1周显著增多,此后逐渐减少(P<0.05);T波低平或双向发生率持续到第2~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ST段压低>0.5 mm和T波倒置于术后第1~3周明显增多,此后第1个月、第2个月逐渐减少到术前水平,T波倒置显著减少(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CABG后易出现早期一过性异常Q波、T波低平或双向、ST段压低等变化,此后可逐渐减少,并恢复到术前水平.

    作者:武云涛;陈艳梅;石红玲;曹丹阳;曹少军;曹晶晶;姚依群;周书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左颌下区无痛性、渐进性肿胀20天就诊.患者曾于入院前3天外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经口底黏膜切开引流术后症状仍不缓解.

    作者:李勇;李明华;张士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