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锐;王庆宣;张斌;王黎
肩关节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切皮时往往疼痛,加用局部浸润麻醉不便于使用电刀.我们采用颈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76岁.肩关节习惯性脱位2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8例,肩锁脱位并骨折2例.手术时间1~3h.
作者:杨艳梅;王太清;闫友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6年始,我们对脑底部或脑室内体积较大、有占位效应,且有临床症状的蛛网膜囊肿9例采用德国产 Storz 硬质内镜治疗,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6例,女3例;年龄6个月~58岁,平均34.5岁;病史3d~13年.头晕2例,头痛3例,恶心、呕吐2例,癫NB0472例.有外伤史3例均为6个月婴儿,表现为间断性溢奶.均行头颅CT扫描,病变位于脑室内3例行MRI检查.部位:颞叶底部、脑室内各3例,外侧裂区、顶叶、侧脑室旁各1例.病变位于外侧裂区及侧脑室旁的囊肿直径5~12 cm,对侧脑室均有压迫,导致侧脑室变形.
作者:周杰;雷鹏;荔志云;张玉;王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军卫勤工作条例对战伤救治的麻醉处理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近年来,战伤的情况更加多样化,麻醉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而救治原则尚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战伤救治的麻醉处理,尤其在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期间的管理及围麻醉期的处理等方面,应作适当的调整,使战伤麻醉应随着现代麻醉学范畴的不断拓展而扩大处理的范围,不要仅局限在战伤手术的麻醉处理上,而应扩展到战伤危重伤员的抢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处理,以及伤员后送过程中的监测和急诊处理等方面.
作者:张毅;罗义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研究证明,自然砂尘环境与装甲车辆行进诱发的砂尘环境会严重影响乘员的观察,使车辆操纵难度加大,故障率增加,甚至失去战斗力和严重危害乘员的健康.因此,基层卫生人员应掌握砂尘对乘员的影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乘员有效操纵装甲车辆的能力和减轻砂尘对乘员健康的危害.
作者:吴圣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外伤性血气胸是胸部外伤中常见的损伤.1988~1999年,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342例,其中血气胸189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157例,女32例;年龄5~82岁.致伤原因:车祸98例,刀刺伤61例,高处坠落伤22例,重物砸伤8例.血气胸类型:闭合性111例,开放性69例,张力性9例;右98例,左63例,双侧28例;伴复合伤172例,占91%,主要为肋骨、四肢骨、锁骨、脊柱、心、肺、肝、脾、胃肠、膈肌、肾、颅脑等脏器的损伤.以肋骨骨折多181例,占95%;复合伤1处87例,处44例,处24例,处25例,处以上9例.早期合并休克162例,占32%.
作者:黄维坤;司娜;孙新平;顾琦;杨旭凯;周栋;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85年5月~199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肝破裂20例,其中2例因合并胃肠破裂中转手术,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肝破裂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4~65岁.右季肋部直接受力13例,上腹部直接受力5例,全腹和右腰部直接受力各1例.就诊距受伤时间3h 以内11例,~6 h 6例,~8 h 3例.伴休克15例,合并肋骨骨折13例,肾损伤7例,脾损伤6例,胃损伤1例,肺损伤致血气胸9例,小肠损伤1例.2个脏器复合伤3例,个脏器复合伤2例.
作者:王志如;付淑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军人在严冬季节野外值勤、训练,或执行战备、作战、救灾等任务时,因冻伤造成截肢、甚至牺牲者不乏先例.因此,在寒区,冻伤一直是危及野外作业人员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伤害.为深入探索冻伤的病理生理和准确判断冻伤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于冻伤伤员的诊治较有帮助,故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冻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阮仕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成人为0.3 %~0.4 %,60岁以上2.0 %~4.0 %,75岁以上高达8.0 %~11.0 %,男性为2.2 %,女性为1.7 %.房颤的病死率为1.3 %~2.6 %[1].其治疗方法虽多,但药物疗法依然是其基本的治疗方法,其目的主要包括满意控制心室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栓塞.
作者:熊焕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装甲兵卫生勤务学是基于装甲部队卫生勤务保障实践的需要,并伴随装甲兵技术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在医学科学、管理科学、军事科学的基础上,并吸收有关装备技术知识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是研究卫生勤务规律及组织管理的科学.
作者:杨善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5~2000年,我们采用双介入方法,即肝动脉栓塞和经脾动脉行间接门静脉灌注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疗效观察,并与肝动脉栓塞方法作为对照,双介入法疗效较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72例,男154例,女18例;年龄24~73岁,平均51.9岁.均经B超、CT、肝动脉造影及甲胎球蛋白(AFP)测定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双介入组65例中,巨块型34例,结节型及小肝癌型26例,弥漫型5例;Okuda 分期:双介入组Ⅰ期38例,Ⅱ期27例;肿瘤<5cm10例,~10cm 24例,>10cm31例.
作者:夏占统;吕爱民;徐景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作业条件下,装甲车辆驾驶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和氨气(NH3)等.据对国产某型坦克模拟实战作业(单纯行驶、非行进射击和行进射击)条件下无机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 CO、SO2、总悬浮颗粒(TSP)和总烃的不同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绍勃;张伟;郝向阳;王惠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部队训练强度大、常穿胶鞋、脚汗多且洗涤条件有限,足癣发病率高达68.5 %.市售外用软膏及敷剂显效慢、疗程长,且涂药易引起运动不适,不适合作战训练的需要.1991年以来我们用自行研制的速效足癣净在基层单位治疗足癣11 072例,其显效快,治愈率高.现将门诊87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天杰;陈淑华;李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装甲车辆绝大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金属比热小、导热快,故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加上车内空间狭窄,关窗行驶时舱室密闭,空气对流差,散热困难;车内热源多,如发动机、车载电子设备、枪炮射击等,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行驶,装甲车辆舱内的高温将直接影响乘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从而极大地影响人-机系统性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因此,基层卫生人员了解装甲车辆车内热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减轻或消除其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郝向阳;白香成;张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0~2001年,我们采用射频治疗鼻腔粘连33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17例,女16例;年龄16~63岁.双侧21例,单侧12例.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致鼻腔粘连24例,鼻息肉摘除、下鼻甲切除术后各3例,鼻中隔矫正术后2例,中鼻甲切除术后1例.均有鼻塞,严重者有流脓涕、头晕、头痛.查体: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16例,鼻中隔与中鼻甲粘连2例,中、下鼻甲粘连15例.
作者:黄超洋;沈国民;李天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5年8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阿托品配伍用药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并与常规抗炎、止咳、平喘治疗相对照,结果证实前者疗效显著.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男38例,女54例;年龄2个月~1岁.病初2~4d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咳嗽,后逐渐出现哮喘性呼吸困难,时轻时重.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也可闻及湿性NFDE1音,叩诊可呈鼓音.白细胞总数偏低,淋巴细胞增高.
作者:闫君山;冯秉爱;方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病人男,23岁,反复特发性胸闷、心悸1年,再发5 d 入院.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体检、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呈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QRS 时限0.12s,心室率136/min.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心动过速24 h无休止发作.诊断:无休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侯建萍;林文珍;宋青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长时间保持坐位工作者,由于长期处于这种强迫体位易引起腰肌劳损.为此,我们对20名健康医学生在坐位时五种躯干角度与疲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预防方法.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被试者男女各10名,平均年龄24岁.身高男170.9±7.16 cm,女159.8±5.23 cm;体重男61.50±6.51kg,女50.96±6.27 kg.身体健康,无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史.即往无腰背痛史,每天坐位学习、工作8~10 h,年以上.
作者:牛云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食管癌性狭窄严重时,导丝能否通过狭窄段是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否成功的前提.1998年,我们采用内镜微波烧灼扩张术后,放置支架治疗食管癌性完全性闭塞24例,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马兴;王磊;史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其成分复杂,在输液配伍时稳定性差,易混浊.临床使用中应特别小心谨慎,以免发生输液反应.
作者:胡芸;汪涛;王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于1999年10月研究了一种折叠式野战担架,其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组装方便快捷,尤其适用于部队野战、紧急救护和伤病员搬运等,也可作为普通担架使用.1 研制该担架由担架主杠、横杠和布面(附图)组成.担架主杠由多节空心棒串连而成,每节空心棒的一端为束口,另一端为宽口,束口套入宽口中,主杠的空心内设置一弹性绳,其两端固定于主杠两端的空心棒中,用于拉紧主杠每节空心棒之间的连接,并可使空心棒快速回位.横杠套在主杠端部,并设有限位钮.内侧限位钮为横穿于管壁两端的销钉;外侧为弹性钮,可方便横杠的拆卸和安装.弹性绳固定在限位钮的销钉上.布面的两个侧边制成管状,主杠套入其中,并使布面可沿主杠滑动收起集于一端.
作者:曾岚;凌小明;王瑜;吴耀建;蔡敏;代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