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战伤救治时麻醉处理的探讨

张毅;罗义骏

关键词:战伤救治, 麻醉处理, 多器官功能不全, 围麻醉期, 伤员后送, 麻醉技术, 麻醉方法, 救治原则, 急诊处理, 工作条例, 重伤员, 麻醉学, 选择, 卫勤, 手术, 抢救, 扩展, 监测, 管理, 范畴
摘要:我军卫勤工作条例对战伤救治的麻醉处理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近年来,战伤的情况更加多样化,麻醉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而救治原则尚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战伤救治的麻醉处理,尤其在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期间的管理及围麻醉期的处理等方面,应作适当的调整,使战伤麻醉应随着现代麻醉学范畴的不断拓展而扩大处理的范围,不要仅局限在战伤手术的麻醉处理上,而应扩展到战伤危重伤员的抢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处理,以及伤员后送过程中的监测和急诊处理等方面.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前额皮瓣修复面部电烧伤组织缺损5例

    1993年2月~2001年5月,我院收治高压电击伤面部组织毁损性烧伤5例,在综合救治原则下,采用前额皮瓣一期重建修复治疗,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例均为男性,年龄6~47岁,平均36.8岁.工人3例,农民1例,儿童1例.致伤电压为0.5万~3万V.电流损伤3处4例,5处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30~60 min 2例,5~10 h 2例,26 h 1例.烧伤总面积4 %~6 %,颞眶区创面坚硬、黑色、凹陷,上下眼轮肌外侧断缩,眼睑高度肿胀,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组织干性缺损7 cm×5 cm 3例,10 cm×7 cm 2例.

    作者:余顺先;刘同发;帅秀蓉;刘克莉;陈能彬;刘永林;刘俏春;李华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致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全身反复起红丘疹、脱白色鳞屑伴瘙痒5个月,于1991年8月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经服用乙双吗啉治疗后缓解.服药总量约350片(200mg/片).2000年9月出现全身乏力,伴干咳、低热、盗汗及进行性消瘦.2000年11月在外院查全血细胞减少、血沉快,予抗结核治疗20余天无效来我院.体温37.6℃,脉搏90/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8kPa.

    作者:杨文博;张鲁文;姜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肩关节手术颈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12例

    肩关节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切皮时往往疼痛,加用局部浸润麻醉不便于使用电刀.我们采用颈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76岁.肩关节习惯性脱位2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8例,肩锁脱位并骨折2例.手术时间1~3h.

    作者:杨艳梅;王太清;闫友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食管化学灼伤26例肠腔替代食管手术体会

    强酸强碱灼伤食管往往遗留瘢痕狭窄或闭锁,通常行胃替代食管手术.近20年,我院收治食管化学灼伤致食管瘢痕性狭窄或闭锁26例,用结肠、空肠、空肠瓣及前臂皮瓣重建修复食管,效果良好.

    作者:李安富;焦鸿生;张勤;段振泉;杨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学员队列训练致踝肿痛调查分析

    军校新学员在入学后队列训练中,常发生踝、膝、髋关节疼痛、肿胀,尤以踝肿痛多见,严重影响正常训练和学习.1994年以来,我们对1 138名新学员队列训练期间踝肿痛进行了现场调查,以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1 对象和方法

    作者:赵树磊;赵军;张清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装甲车辆乘员体型选拔标准的研究

    我国现役坦克、装甲车辆大部分驾驶员在车内处于强迫体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持续作业能力,说明驾驶员选拔标准和驾驶室设计存在某些缺陷.为此,我们对我国人体体型特征和坦克驾驶室工效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人体体型主要为长躯干、亚短腿型,且只有7.0 %的坦克、装甲车辆乘员适合前苏制坦克、装甲车辆工效学对体型特征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除了加强坦克、装甲车辆驾驶室工效学研究之外,还必须加强驾驶员体型选拔标准的研究,以提高坦克、装甲车辆的工效学.

    作者:吴圣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42例

    1986~2001年,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42例,经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现将诊治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6~67岁.粟粒型2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浸润型9例.单纯型25例,交通型10例,张力型3例,液气胸4例.单侧气胸34例,双侧气胸8例.自发性气胸1次31例,2次9例,3次以上2例.发病诱因:咳嗽34例,用力屏气7例,酗酒1例.首次确诊39例,多次检查后确诊3例.

    作者:张钦发;杨艳杰;程华;宋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装甲车辆行进砂尘对乘员的影响及其对策

    研究证明,自然砂尘环境与装甲车辆行进诱发的砂尘环境会严重影响乘员的观察,使车辆操纵难度加大,故障率增加,甚至失去战斗力和严重危害乘员的健康.因此,基层卫生人员应掌握砂尘对乘员的影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乘员有效操纵装甲车辆的能力和减轻砂尘对乘员健康的危害.

    作者:吴圣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射频治疗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1 病例报告病人男,23岁,反复特发性胸闷、心悸1年,再发5 d 入院.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体检、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呈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QRS 时限0.12s,心室率136/min.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心动过速24 h无休止发作.诊断:无休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侯建萍;林文珍;宋青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血气胸189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血气胸是胸部外伤中常见的损伤.1988~1999年,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342例,其中血气胸189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157例,女32例;年龄5~82岁.致伤原因:车祸98例,刀刺伤61例,高处坠落伤22例,重物砸伤8例.血气胸类型:闭合性111例,开放性69例,张力性9例;右98例,左63例,双侧28例;伴复合伤172例,占91%,主要为肋骨、四肢骨、锁骨、脊柱、心、肺、肝、脾、胃肠、膈肌、肾、颅脑等脏器的损伤.以肋骨骨折多181例,占95%;复合伤1处87例,处44例,处24例,处25例,处以上9例.早期合并休克162例,占32%.

    作者:黄维坤;司娜;孙新平;顾琦;杨旭凯;周栋;张安平;朱宗迅;赵文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甘油三酯血症致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已得到肯定,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争议.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甘油三酯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不少研究表明,在胆固醇酯运转蛋白(胆固醇TP)的介导下,脂蛋白及其残粒与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脂质交换,甘油三酯水平越高,交换越活跃,其结果是使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LDL)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脂蛋白残粒水平增加、胆固醇含量增多,这些因素均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曹志友;张文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丹参、骨碎补片预防爆震性聋效果观察

    军事噪声,特别是爆震声常可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聋,因此,对其如何防治是国内外军事医学研究的重点.1994~1995年,我们选用有改善内耳微循环作用的丹参、骨碎补进行防治噪声损伤的疗效观察,证实丹参、骨碎补合成中药片剂对预防爆震性聋的效果满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用药组274例,年龄17~21岁,平均18.6岁;对照组168例,年龄17~21岁,平均18.5岁.两组均为男性.

    作者:薛希均;王丕琳;张金淑;于克敏;成诗黔;杨建云;邵付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除抗结核治疗外,如何彻底引流胸腔积液,减少胸膜肥厚和粘连亦是不容忽视的治疗问题.为此,996年1月~2000年1月,我们采取抗结核等常规治疗,加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观察尿激酶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英;陈静;唐秀媚;李金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抢救氨气中毒36例

    2000年12月16日晚,某食品公司制作冷冻食品的氨气灌泄露,致使值班职工及前来救援的某部官兵共发生急性氨气中毒36例,经积极抢救全部康复出院.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24例,女12例;年龄21~50岁.中毒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史8年1例,年1例;有消化道溃疡史1例,余33例均健康.均为呼吸道吸入中毒,吸入至中毒时间为10~20 min,中毒至就诊时间为30~60 min.

    作者:燕书琴;陈裕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装甲车辆内主要有害气体及其主要危害与对策

    在作业条件下,装甲车辆驾驶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和氨气(NH3)等.据对国产某型坦克模拟实战作业(单纯行驶、非行进射击和行进射击)条件下无机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 CO、SO2、总悬浮颗粒(TSP)和总烃的不同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绍勃;张伟;郝向阳;王惠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真菌性角膜炎35例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年来,我部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为有效控制治疗本病,我们对1996~2000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35例(35眼)的发病原因及诊治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5例(35眼)中,男32例,女3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近5年发病情况:1996年3例(8.6%),1997年5例(14.3 %),1998年6例(17.1 %),1999年9例(25.7 %),2000年12例(34.3%).致病原因:有角膜外伤史32例(91.4%)中,植物性外伤17例,金属异物外伤10例,沙石异物外伤5例,其他原因3例.伤后使用抗生素眼液2周以上30例.

    作者:陈从麟;聂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输液配伍稳定性实验观察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其成分复杂,在输液配伍时稳定性差,易混浊.临床使用中应特别小心谨慎,以免发生输液反应.

    作者:胡芸;汪涛;王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40例

    癌性疼痛止痛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抗癌的信心.1999年4月~2001年4月,我科应用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镇痛药物酒石酸二氢可待因(双克因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40例,效果较好.

    作者:庞东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误、漏诊原因及对策

    2000年,我们对30个基层部队医疗单位进行调研中发现,多数存在着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治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加之医疗条件差等,致使许多可能是视神经间接损伤病人丧失了救治机会.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一线诊断、紧急处理、及时转诊、分工救治为原则,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其诊治对策,供基层部队医疗单位参考.

    作者:王志强;马志中;张素炎;乔岭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致肝损害23例

    中药通常被认为是不良反应小,甚至无不良反应.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药的不良反应同样应当引起高度重视.1991~2000年,我们共诊治因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23例,其中多数是忽略中药治疗不良反应所致.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17例,女6例;年龄22~60岁.因牛皮癣10例,白癜风和其他皮肤病各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骨髓炎1例,性病3例,周围性神经病变1例而内服或外用中药制剂.否认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作者:李静;王淑英;冯玢;韩仁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