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措施

李薇薇

关键词:产科盆底疾病, 诊治现状, 措施
摘要:目的:产科盆底疾病主要包括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和产后盆底损伤性疾病。研究分析产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措施,不断寻找可行的康复盆底疾病措施和新技术手段等,以提升对产科盆底疾病的诊治水平及完善有效治疗的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支气管炎经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经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痰热清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炎经痰热清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艳菊;牛喜平;赵晶晶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应用抗痨合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结核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痨合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痨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结核病,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家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进展期胃癌给予胃癌D2根治术的腹腔镜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给予胃癌D2根治术的腹腔镜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进展期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分别为开腹胃癌 D2根治术、腹腔镜胃癌 D2根治术,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则显著更少(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给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安全性高,综合疗效明显更优。

    作者:李洁;苏伟;孙岩;李海霞;陈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收治患儿186例,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和口服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科疾病时,静脉滴注与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差别不大,经对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但在治疗时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应对,以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陈现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抽取4856例居民进行RDQ问卷调查,并对其与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居民4856例共检出 GERD 345例,患病率7.1%,其中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71例,患病率20.1%,40~60岁159例,患病率46.1%,>60岁115例,患病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居民158例,患病率45.8%,农村居民187例,患病率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顶山市居民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与性别、生活环境无关,与年龄相关。

    作者:陈晓旭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收治牙列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叶华;徐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科解热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治患儿40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结果:两组在用药2 h以后在体温下降幅度和退热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小儿发热的重要药物,两者效果均比较明显,但布洛芬起效迅速,退热快。

    作者:茹鲜古丽·阿布都热衣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赵朋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早期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肌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早期锻炼组)及对照组(常规锻炼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肢体功能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尤为必要。

    作者:李冬梅;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治疗四肢骨折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四肢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国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妥洛特罗贴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妥洛特罗贴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妥洛特罗贴治疗,研究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妥洛特罗贴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妥洛特罗贴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

    作者:严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对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症患者心绞痛复发情况及HAMD、HAMA评分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症患者心绞痛复发情况及 HAMD、HAMA 评分的影响。方法:收治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及HAMD、HAMA评分。结果: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试验组;治疗后,试验组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焦虑症患者心绞痛复发情况及HAMD、HAMA评分具有积极的影响,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钟雯雯;努尔比亚·买买提明;陈俊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方法:收治脑卒中存在摄食-吞咽障碍患者28例,进行评估和康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训练后,能够自行吞咽患者24例(85.7%)。结论:对脑卒中存在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有效训练,能促进患者自行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财;黄金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ICC管头端定位在多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PICC头端定位方法可准确判断导管头端插入位置。PICC为多次肿瘤化疗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用药途径,保证PICC头端处于理想位置,依赖于PICC头端定位的方法和置管后的日常固定维护。理想的PICC头端位置和优良的置管后固定维护观察大大减少了导管异位和并发症,增加了PICC使用寿命,为多次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用药保障。

    作者:刘德莲;史金儒;王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牙髓炎患者2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疗效显著,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远期疗效显著,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辛宝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0例,按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应用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检测指标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水平、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郑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早期康复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管理在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上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淑琴;罗兴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纳络酮合并血塞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42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合并血塞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脑梗死患者4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血浆脑钠肽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和运动功能。

    作者:任玉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耳针对高血压眩晕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针治疗高血压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针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眩晕症状评分、ET、AC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ET、ACE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服培哚普利的基础上,耳针疗法未能显著提高降压疗效,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培哚普利。

    作者:舒遵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益气活血法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收治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56例(68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葡糖糖酸锌溶液和维生素B12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视力稳定和视力提高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下降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NV复合体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