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性喉外伤13例分析

徐颖

关键词:喉/外科学, 气管切开术
摘要:目的:探讨喉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13例开放性喉外伤,行气管切开术10例,其中8例行喉软骨复位术.结果:13例均存活,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无喉狭窄发生.结论:喉外伤及时、合理的处理,伤口可Ⅰ期愈合,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过渡性可摘义齿的临床应用10例分析

    口腔修复患者常规拔牙后1~3个月进行修复,即刻义齿一般适用于口腔内存在不能保留前牙的患者,在拔牙前做好义齿,术后立即戴人,较好地解决了患者发音、面部美观等临床问题.但对大多数拔牙患者,术后仍需等待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功能美观问题,还可能因缺牙导致颌间支持丧失,对颌周组织、颞下颌关节(TMJ)产生不良影响.作者有选择地为这类患者制作过渡性义齿,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孙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外科实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并造就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素质的医学科学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对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外科实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作者:毕品端;梁红敏;赵学凌;罗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溃疡性结肠炎46例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大肠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该病既往在我国少见,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电子肠镜的普及,使得UC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总结我院2000-01/2009-05 UC患者46例的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输液后固定板的制作与消毒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12岁以下患儿易感,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具有传播快、易感者多、影响大的特点[1].

    作者:许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T体检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9例分析

    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re,PLSVC)是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单纯者血液动力学无异常,临床可无症状[1].本文将近年来由CT体检发现的永存左上腔静脉9例分析如下.

    作者:许国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6 000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6 00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和术后回访三个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恐惧害怕心理,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促进康复.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主动工作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爱民;孙素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方法

    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护生由课堂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过程.护生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谢丽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的护理

    慢性肾衰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1].慢性肾衰时肾脏已经失去了70%以上的正常工作能力,这种不正常的废物和水份堆积,常会威胁到人的生命.现对我科2008-01/2008-09收治的50例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干预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莲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药物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甲醛甲酚合剂(FC)与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内封药与术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常规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氢氧化钙与FC封入根管内观察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药物封入根管后疼痛有明显差异.A组疼痛率10.52%,B组疼痛率27.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内封药术后疼痛率明显减轻.

    作者:薛敏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开放性喉外伤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喉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13例开放性喉外伤,行气管切开术10例,其中8例行喉软骨复位术.结果:13例均存活,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无喉狭窄发生.结论:喉外伤及时、合理的处理,伤口可Ⅰ期愈合,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囊肿36例分析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全麻下用自制水囊建立后腹膜腔,通过后腹腔解剖标志找到肾脏并暴露肾囊肿,距肾实质5 mm用电钩将囊壁切除去顶.结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10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术后住院4~12 d.1例术后3 d出现漏尿,经充分引流12 d后自闭.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肾囊肿.36例随访3~12个月,1例厚壁囊肿部分残留,其余未见残留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

    作者:陈雪松;潘卫兵;金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胃癌术后使用血凝酶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

    对胃癌术后使用血凝酶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5岁.因患胃癌于2009-01-20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第7天胃管内仍有少量淡红色血性液体流出,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症状无明显好转.2009-01-28应用血凝酶治疗(湖北同济鄂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40642)1 KU静脉推注和1 KU肌内注射.

    作者:牟亚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156例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探讨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手术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由责任护士负责,对156例需要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全程观察评估,发现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70%以上需要手术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有44例病情恢复较快较好,1例术后2 d因活动诱发心肌梗死死亡.结论: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目标.

    作者:赵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自酸蚀粘结剂对牙本质粘结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牙本质经两种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混合层的超微结构.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正常前磨牙20颗,随机分为德山组和可乐丽菲露组.德山组应用德山自酸蚀粘结处理牙本质,可乐丽菲露组应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处理牙本质,每颗牙都经液氮冷冻后劈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粘结混合层.结果:两组样本粘结混合层与牙本质粘结较紧密,厚度不十分均匀.有些区域混合层厚度相对厚.有些区域很薄,但与牙本质的粘结紧密.结论:从微观形态角度观察混合层:两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对牙本质的粘结处理无显著差别.

    作者:陈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6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24 h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鼻饲,每次200 ml,2次/d,其他治疗两组均一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痛、腹胀、呕吐、退热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中药大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较单纯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

    作者:马显振;卜玉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慢性胃炎116例分析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病.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文收集2003/2008年收治慢性胃炎116例,全部采用综合治疗,效果好,报道如下.

    作者:矫铁文;刘玉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见习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探讨

    医学生的见习阶段是处于学校和医院的交替阶段,即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工作的交替阶段;从单纯学校生活和走向社会的交替阶段.这个阶段的培养,影响学生临床思维、科研思维、医德医风等树立.因此,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从校园的小环境过渡到医院及社会的大环境,是见习阶段临床教师的重要任务[1].现对见习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下.

    作者:王金昌;冯星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186例的术后护理

    对我科2009-01/2009-06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者186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5例,女81例,年龄3~22岁.2 结果本组平均住院7 d,出血1例,其他均无并发症.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带有残角的单角子宫是一种少见的苗勒氏管发育异常,这种畸形可引起很多妇产科并发症.妊娠中期残角子宫破裂常有发生,引起孕产妇发病甚至死亡[1].现将笔者所遇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硫酸依替米星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药不断用于临床,而新药在配伍禁忌表中查不到,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硫酸依替米星与头抱哌酮钠联合应用中输液管中液体呈现乳白色,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并观察患者有关不良反应,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伊丽萍;董海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