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治疗晚期白血病的临床探讨

王大刚

关键词:基层医院, 治疗, 白血病, 晚期患者, 死亡的恐惧, 外出检查, 经济状况, 治愈, 束缚, 肉体, 情绪, 贫困, 内科, 家庭, 疾病, 缠绕
摘要:我院内科20余年来收治已确诊的白血病晚期患者60余例,由于本病有难以治愈的特点,加之多数患者反复外出检查,使治疗花费巨大,经济状况一贫如洗.疾病的缠绕、治疗的无望、经济的贫困、求生的欲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患者的肉体和心灵,同时使患者在家庭中始终沉浸着忧伤的情绪之中.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医院的前景

    作为中国领先的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一直倡导技术与应用并重,追求无限贴近用户,用心倾听用户心声,在精准把握应用趋势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正是如此,锐捷网络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精心地设计了一整套全局的数字化医院网络解决方案,方案提出了有医疗行业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建设建议,即稳定性建设是数字化医院网络建设与运行的关键.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通过对98例在48小时内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及对照组(只给肠溶阿斯匹林,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提高,副作用小,两组无差异.结论:使用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可在临床予推广应用.

    作者:赖颂辉;邹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观察

    目的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比较两者对全麻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探讨长托宁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阿托品组(B组).入室前不用术前药,入室后A组静脉滴注长托宁0.01-0.02mg/kg,B组于肩部三角肌注射阿托品0.01mg/kg,记录入室及注药后3 0min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随后开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进行手术.术毕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吸净气管和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并计量(ml),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基础血压和给药30min后血压差异无显著意义;B组给药30min后心率增快,A组则无明显增快,B组组内基础心率与给药30min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与A组组间给药30min时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分泌物量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长托宁可以有效抑制气道分泌物,且不增加心率,是术前用药中较理想的抗胆碱药物.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创必复治疗重度皮肤缺损创面的疗效观察

    重度外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常采用自体或异体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或游离移植的办法闭合创面[1~2].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因心理、经济等因素而坚决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人,让临床医生在治疗中左右为难,探求一种非手术治疗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4].

    作者:王强;刘铁宏;孙夕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内服咳喘散、外敷安肺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8例

    近年来,笔者用自制咳喘散、安肺膏内服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治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小43岁,大76岁.属单纯型38例,喘息型30例.

    作者:刘德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掌握粤湛江地区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病患者236名家属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其亲属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性、恐惧、躯体化,有心理问题的家属约占16.79%,有8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于中国正常成人组;男女性、城乡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本文分析其原因,说明医院进行和加强精神病亲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林家幸;邹晓波;谢博;林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脐带异常86例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份至2003年11月间脐带异常86例.包括脐带绕颈1周,脐带绕颈≥2周,脐带扭转,脐带过短,脐带脱垂,并与同期86例无脐带异常者对照比较,发现脐带异常可使产程延长或停滞,使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为同期分娩新生儿窒息的4倍.通过产程B超监测,胎心电子监护等,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部分脐带异常.积极处理产程,可使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大大减少.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2005年9月以来,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刘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几种镇痛药物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消炎痛栓、利多卡因和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时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门诊宫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消炎痛栓组50例,术前30分钟肛管给药100mg;利多卡因组90例,扩宫前用1%利多卡因8ml于宫颈旁1、4、8、11点浸润麻醉各2ml;米索前列醇组30例,术前2小时阴道穹隆放药400μg.操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观察各组病人疼痛程度,并检测血压和脉搏.结果各用药组的镇痛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多卡因组和米索前列醇组与消炎痛栓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前合理应用镇痛药,选择理想的麻醉方法,可缓解病人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秀萍;张旭艳;陈相英;邵明霞;张丽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配合降糖、降压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在原来西药降糖、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生产)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评定疗效.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第1疗程后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第2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血糖、HbAlc、血压及血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巴基斯坦健康领域的前景共促中巴医药领域合作

    基础医疗保健的国家计划该计划旨在解决健康领域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阻止妇女获得医疗保健对妇女流动的一些限制.该计划现在几乎涵盖了巴基斯坦所有的地区,在那里通过妇女健康工作者(LHWs)对社区提供基本的预防性、逐一的和治疗性服务.

    作者:林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缺陷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正逐步提高,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护理缺陷不严加管理,可造成护理差错,会导致病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甚至致残、致死,危害极大,而且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而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及声誉,更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者:胡士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n=6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Zung抑郁自评得分及Fugl-Meyer评分变化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Zung抑郁自评得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改良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功能恢复程度及预后.

    作者:段桂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后并发外科急腹症误诊4例报告

    外科急腹症在非妊娠期诊断并不困难,但妊娠后期及产后由于子宫增大及腹腔脏器解剖位置的生理性改变,使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容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8年~2004年间误诊产后并发外科急腹症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爱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齐墩果酸防治抗痨药再次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为了防治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简称药肝)再次发生,使抗痨顺利进行,我院在抗痨治疗中,待其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按原方案重新全程化疗,同时服用齐墩果酸,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业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8例中毒病人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达97.06%(66/68),死亡2例(2.94%).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有效急救,对重症患者进行血液灌流,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有效干预银屑病患者的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群发病率为0.1%-3%[1].患者反复发病就诊住院治疗,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缺乏对本病正确认识,即使了解,也只是一只半解.为此,我院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银屑病82例患者中,对42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大胆探索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梅;韩杰;孙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痛风的治疗和健康指导的临床疗效观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关节红肿疼痛并反复发作,伴血尿酸增高为主要表现.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肥胖人群的增加,痛风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它在我国人群中已不再是低发病.因此,对痛风的及早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具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倪晓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医生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现状和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护士对急救复苏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和学习需求,探讨提高临床医生护士整体复苏技能的对策.方法采取到各病区随机发放问卷和医护人员业务学习前集中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我院139名临床医生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生、护士成绩普遍较低,平均得分66.64±14.63分.在培训现状方面,只有58.99%的医生护士接受过急救技能的培训.在学习需求方面,93.5%的临床医生护士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复苏技能.结论临床医生护士的急救复苏技能总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临床医生护士的急救复苏技能以满足临床急、危、重病人要求,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卫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骤.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内科保守治疗仅限于脱水和防治并发症,对血肿形成的占位效应.颅内压升高及脑疝作用有限,而开颅手术可迅速清除血肿,但脑组织损伤严重,且适应症要求严格,因此尽快清除血肿,消除占位效应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作者:刘红;黄咏梅;钱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