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义药物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杜海洲;宋金燕;崔淑艳

关键词:反义药物, 寡核苷酸, 治疗技术, 药物开发, 蛋白合成, 性疾病, 原理, 核酸
摘要:伴随着核酸治疗技术的发展,反义药物的开发与研究逐步展开,许多药物开发公司开始采用反义原理将寡核苷酸药物用于阻止一种特异性疾病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因为寡核苷酸能够阻止或破坏负责该蛋白合成的信使RNA(mRNA).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开展临床研究.方法 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新式TVH与腹式两组进行临床研究.新式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分别为93.25min,223ml.腹式分别为100.67min,230ml.阴式组低于腹式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住院时间新式TVH 4.7d,腹式6.673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式TVH子宫切除组较腹式手术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腹部疤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得到患者的肯定.只要掌握手术适应症及丰富的妇科手术经验,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理想术式.

    作者:侯丽勤;赵华英;赵宝存;曹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需要层次论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85例重证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疾病急、危重的特点以及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患者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指导,进行预见性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潘俊婵;张淑美;黄新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门诊注射室的采血工作体会

    我院取血室担负全院除急诊之外的所有门诊血标本的采集任务,工作量大.自从采用真空采血的操作后,病人等候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由于真空采血的操作准确可靠,所以被各医院普遍应用.

    作者:纪虹;张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珍黄液的制备、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珍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的方便可行的方法.方法 在制剂中加入维生素C,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胆红素作为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 制剂中加入维生素C,能增强制剂的稳定性及改善口感;胆红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为质量控制的方便简易方法.结论 胆红素分光光度法测定,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定量人工牛黄制剂及人工牛黄复方制剂简便、易行和实用的方法.

    作者:曹莎明;傅军;梁基智;潘竞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海王乱象:传统转型直销企业整体受挫

    近日,海王直销业务(健康之家)第一任CEO范禹麟意外离职,引发各地经销商聚集深圳海王大厦与公司叫板.开局仅半年,海王的直销业务即陷入半瘫痪状态.

    作者:刘绍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药第三终端:机遇与风险并存

    随着城市药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医药企业所能得到的利润越来越少,为取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生产和批发企业开始将视野放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尤其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市场.本文通过分析医药第三终端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出了发展我国医药第三终端的相关策略.

    作者:黄秀莲;刘玉艳;吴海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次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康灵胶囊中甘草次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Luna(月神)C18分析柱(250×4.6mm,5μ),甲醇-水(磷酸调PH 3.3)(90:10)(v/v)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甘草次酸在27~13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11%,RSD为0.81%.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该制剂中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罗育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院前死亡病例452例分析

    目的: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0月来452例院前死亡病例结果院前死亡与年龄,季节,时间,到达现场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死亡原因中猝死167例,占36.9%,不明原因52例,占11.5%,外伤性疾病30例,占6.6% 结论60岁以上占60%,男性多于女性,以第二及第三季度为主,内科疾病以0:00-8:00为主,外科疾病以20:00-0:00为主,猝死为第一死亡原因.

    作者:李剑;孟华;王成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采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方法 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清除颅内血肿、挫灭脑组织和进行内、外减压术.结果 78例病人中:良好27例,中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1例.结论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救治单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者有确切疗效,能显著减少并发症.

    作者:关健雄;谭晓穗;谭锦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紫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纤维素酶酶解紫草,丙酮液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设计.结果 佳提取工艺:在pH值5,1‰的纤维素酶条件下,在35℃酶解紫草12h,用丙酮液提取3次.结论 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黄福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院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113例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加替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年填报的113例加替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少见,但较严重.结论 医疗工作者应协同做好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郑加嘉;杨小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院2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集的25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老龄化、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涉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4例ADR中,主要与患者年龄偏大、静脉给药、抗感染药物使用及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服务素质的培训,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叶翠英;陈秋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黛力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紧张性头痛病人68例,比较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加用黛力新治疗两种治疗方案间疗效的差别.研究结果发现,加用黛力新治疗,较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而且起效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树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ANCA相关性血管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方法 对住院确认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20例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诊断工具,并可用于判断临床病情的活动和复发.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其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提高对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认识,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大大改善疾病的预后.

    作者:汤玉梅;周玉萍;付淑霞;徐吉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院人力资本管理的思考

    目的:将人力作为资本来进行管理,以发挥其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尚未引起医院人事工作者应有的重视.为此,本文就医院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本管理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少芳;马艳芬;魏香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UF-100测定红细胞存在的一些假阳性现象,并探讨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方法.方法 患者随机中段尿同时进性干化学方法、UF-100仪测定和显微镜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中细菌、尿类结晶、霉菌和一些杂质造成UF-100对红细胞计数的干扰.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应从标本留取方法、标本留取时间、仪器状况等方面注意减少菌尿、尿类结晶等影响因素对红细胞计数的干扰.

    作者:颜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疗定点与村民的尴尬

    农民看病难众所周知,其实为农民看病的村医同样十分艰难.前不久,在吉林省扶余县三井子镇纪家村,一名普通的村诊所医生--54岁的刘训向笔者讲述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切身感受和自己的尴尬生存现状.

    作者:李亚彪;王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餐后血糖调节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预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不少研究显示,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高危指标,糖耐量低减(IGT)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已明显增加,而且餐后高血糖也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限速因素.因此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餐后血糖状态.下面就餐后血糖调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作一简述.

    作者:肖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药行业的出路:创新·品牌·国际化

    我国医药行业上半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众多的困境.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出路何在?答案其实很明显,那就是创新、品牌和国际化.

    作者:袁精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症药疹的治疗

    重症药疹通常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庖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药疹等,是较严重的药物反应,其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尤其是TEN型.重症药疹的并发症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近6年来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重症药疹治疗的文章加以综述.

    作者:刘艳辉;刘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