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患者健康指导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

王秀琴;刘俊丽;李伟;梁营营

关键词:COPD, 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老年慢性常见病,病程长,进行性加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为此,我科针对临床病人的现状结合护理部开展健康教育指导要求,对67例COPD患者制定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指导与护理对策并实施.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音乐疗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致盲性眼病,居我国致盲病的第三位,以眼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除解部及生理方面的因素外,情绪激动、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等多种原因均可诱发青光眼.因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认为是一种心身失调性疾病.我科针对其发病机理复杂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音乐疗法辅助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治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44例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主要经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急性严重传染病,并发症多,对新生儿威胁较大,病死率极高,是当前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在中国解放前约有100万例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解放后由于推广新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大降低.1995年开始,国家卫生部下令在传染病分类中,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上升为乙类;1999年开展了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现将我院1996年~2004年收住入院的44例新生儿破伤风分析如下.

    作者:陈清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种新的细菌药敏试验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缩短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时间;方法 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显色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K-B法)同时对我院2006年1月至4月检出的100株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且用此两种方法对标准菌株进行次检测;结果 95株细菌用TTC显色培养基药敏法在4h内获得结果,占95%.与M-H培养基敏感度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占94%,对标准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药敏抑菌环直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来作为常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等优点.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药物及慢性酒精中毒所致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例报告

    多种原因所致的低色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主要因为血红素合成障碍和对铁不能利用造成低色素性贫血,在骨髓及末梢血可见环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增高的一种贫血.本文2例均有慢性中毒病史致骨髓异常及染色体有改变而发生本病,虽非罕见但亦较少见,在国内尚有少数报告.现将我所收治的2例患本病的住院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岳宏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药物双硫醒反应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患者,男,32岁,因饮酒后眼黑、胸痛、气喘半小时在当地就诊,查体:呼吸急促,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BP120/60mmHg.当地做心电图示窦性心率,143次/分,胸导T波低平.当地医生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治疗,给予西地兰、速尿、硝酸甘油治疗两小时无好转,遂转至我院.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岛津ED150L型X线机故障维修

    故障一:透视无高压.维修经过:拆下高压初极T1、T2.测量初极电路各测试点均正常.A1-01,A1-02各管脚电压,波形也正常.灯丝加热电路TB点输出正常,但是当测量TE、TC时电压非常微弱,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时,发现TE、TC不通,当时考虑为Q2短路,在准备拆下组件板时发现6C插件有点松动,当把该插件紧固后,再测已恢复正常.将T1、T2装上,进行透视操作,机器工作正常.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女性尿道异位开口导尿1例

    导尿是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协助临床诊断,为某些手术做好术前准备.但在临床导尿过程中,遇到一例老年女性患者因尿道口异位导致导尿困难,对这例患者,应采用2人协作导尿,效果满意.

    作者:蔡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便于肢体活动,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在危重症新生儿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我们采用腋静脉留置,挽救了无数危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蒋洛琴;周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设想

    1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历史回顾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建立之初,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那时人民生活水平很低,防病抗病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传染病流行十分猖獗.

    作者:郭道军;于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损伤3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2年~1993年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3例,报道并讨论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性,27岁.入院前9小时被人用木棍猛击腹部,即感腹痛剧,呕吐2次胃内容物,伴头晕.B超提示,腹腔内见液性暗区.入院体检:血压16/8 kPa,脉搏84次/分,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以右腹为著.入院诊断:外伤性肝破例,小肠破例.即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血性含胆汁液体600 ml,十二指肠第二部近端完全性横断,胰头部血肿,肝脾未见裂伤.缝合关闭远侧十二指肠断端,切除十二指肠近端及胃窦部,行胃空肠吻合,冲洗腹腔,置引流后关腹.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有大量血性液流出,患者出现休克,立即再次探腹,见胰头损伤处有一血管活动出血,给予缝扎.术后患者出现胰瘘,经引流自愈,治愈出院.

    作者:荣曾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8例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低血糖,该病且有一定的隐匿性,若未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则可导致脑损伤和智力低下.为了做好高危新生儿(以下简称高危儿)低血糖防治,减少伤残和死亡,现将我院儿科2004年10月~200 5年10月出生的30例高危儿与低血糖的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肖敏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丁咯地尔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观察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3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表明联用丁咯地尔及血塞通注射液等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较常规西医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更好(P<0.01),对改善症状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治疗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恒;李银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49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体会,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后引流管、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通过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董建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国大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的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大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8年1月以来报道的SSPE病例45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我国大陆报道的病例以儿童青少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多有麻疹病毒感染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智力损害、肌肉的痉挛和癫痫发作.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液及脑脊液检查,脑电图(EEG),磁共振(MRI)及CT.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缺乏特效药.结论 SSPE在我国大陆发病率1~4/百万死亡率为82.24%.应加强对SSPE的研究,增强预防,诊断和治疗SSPE的能力.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参乌冠心颗粒剂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连续多点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对缺血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参乌冠心颗粒剂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②参乌冠心颗粒剂可显著下调Fas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发生凋亡.③参乌冠心颗粒剂可能通过抑制和阻断心肌细胞过度凋亡的发生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结论 通过调节缺血心肌Fas、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和阻断细胞凋亡的发生,说明中药复方参乌冠心颗粒剂具有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

    作者:姜延;王韶兵;高忠范;段江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盐酸哌替啶、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哌替啶、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盐酸哌替啶肌注、利多卡因宫旁阻滞麻醉.结果 宫颈松弛度用药组为91.8%(659/718),对照组为19%(57/300);中度和重度腹痛用药组为7.1%(51/718),对照组为61.7%(185/3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用药组为2.92%(21/718),对照组为29.7%(89/3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盐酸哌替啶、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中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孙银婷;刘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个体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医学教学中要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等途径,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贺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门静脉内径、门脉血流量的对比研究

    门静脉内径与血流量的变化是慢性肝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疾病直接或间接诊断指标之一.本文对正常人与门脉性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随呼吸时相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彩超检测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秀珍;刘勇;单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ICU病人亲属家庭需要及沟通

    1概念随着护理学发展,护理工作者在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对病人家庭的护理,以发挥家庭在促进及保护病人身心健康中的作用.病人家属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病人情绪,继而影响病人身体康复.因此,患者家庭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力,对病人心理及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人家庭需要是病人在患病期间亲属对有关病人健康方面情况及自身支持需要的总体需求.

    作者:时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压力蒸气灭菌工作的管理

    目的:加强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管理,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合格的无菌物品,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对灭菌工作人员,灭菌器设备,处理后待灭菌包的质量,制度,灭菌质量的管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提高了灭菌质量.结果 通过对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管理,提高了灭菌的物品质量,从而使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结论 只有加强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管理,才能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殷秀伟;张会军;殷秀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