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顺珍;张娟;王仲奇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椎形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用宫腔镜锥形电切除宫颈糜烂面,切除宫颈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治疗60例、随访54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分钟,术中出血5~10ml.随访54例,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96%,宫颈肥大明显缩小,30例随访6个月以上,无糜烂及息肉复发,10例患者脱痂出血似月经量,经局部云南白药纱布压迫血止,无1例术后感染.结论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严重宫颈糜烂治愈率高,操作安全、简便、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张娟;尹红;秦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肝癌导致肝细胞性黄疸及混合性黄疸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后症状缓解及黄疸指数增减情况,评定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适应症选择中黄疸指数的参考价值.方法对80例晚期肝癌伴肝细胞性黄疸或混合性黄疸患者按照肝功能数据、黄疸指数以及一般情况等综合指标差别,采用个体化、小剂量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一般情况及TBIL、BIL和SGPT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一周复查,近半数病例TBIL、BIL、SGPT短暂升高.术后三周复查,50例患者TBIL、BIL下降50%以上,27例患者TBIL、BIL下降达30%,SGPT略升高或有所下降,3例患者黄疸无明显消退.讨论黄疸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不是肝癌动脉介入灌注化疗的绝对禁忌.
作者:胡璇;茅爱武;方世明;高中度;李国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51例(58个)卵巢囊肿,经腹或阴道穿刺引流并注入99.9%乙醇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美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从1999~2004年住院分娩的15131例产妇的情况作一分析讨论,发现6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的措施.
作者:徐虹;苏宝珍;王红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抗生素敏感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来自本院临床科室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分别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按临床上常用的10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伟;王常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术前评估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结果14例术前评估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全部一次性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用时12s~1min05s,平均27.8s,未发生气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14例术前评估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率100%,且用时较短.因此对术前评估气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提高成功率,增加安全性,并降低并发症.
作者:武建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有效作用.方法选择103例OP病人,随机单盲分为A组(干预组)52例和B组(对照组)51例,A组给予多种形式的、反复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干预.B组患者不做系统干预,结果A组干预前后在知识、态度方面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B组在知识、态度上的改变不明显(P>0.05);A组在行为上的改变干预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B组在某些行为上的改变干预前后相比亦有一定的差异,但没有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的比较: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B组除钙剂类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外(P<0.05=,其它两类药物服药的依从性的无变化.骨折发生率比较:A组OP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对OP患者进行干预,是阻止OP的进一步恶化、降低OP性骨折的发生率经济、有效的手段.
作者:刘莉华;雷显云;梁燕冬;廖翠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们对90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儿科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高红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42例,先行肘静脉穿刺置管.采用以盖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盖诺25/m2,d1、8,顺铂30mgd1~4,表阿霉素70mg.每3W重复1次.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46%.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但无静脉炎发生.结论肘静脉插管应用盖诺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赵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双盲随机分成两组:阿奇霉素治疗组28例,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静滴,疗程7~10天;红霉素对照组24例,给予红霉素1.0g加入5%GS500ml中,每日2次静滴,疗程7~10天.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有效率92.9%,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0.7%;红霉素对照组有效率87.5%,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00%.结论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与红霉素相比,其临床疗效虽无可比性,但其安全性价比却明显优于后者,且毒副作用小,使用方面,每天仅需用药1次.
作者:雷建新;何兆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防止或减少病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率,促进其术后的康复.方法采用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护理(皮肤准备、肠道充分准备、应用抗生素),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的护理、尿道支架管护理、膀胱造瘘管护理、伤口的护理、排尿护理与一般护理),出院指导的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均坚定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成功率达100%.结论术前良好的清洁灌肠,是能使患者术后5~7天不排大便的前提;术后引流尿管的通畅,是保证再造尿道愈合的关键;全程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是患者及家属坚定信心、配合治疗与终完成治疗有力的保证.
作者:杨丽;郭瑞敏;李玉琼;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为1/4000,以25岁以下的男性青年发病率为0.5-1%,临床上因误诊或延误治疗的病例较多,一般均以睾丸胀痛不适入院,时间长短不一,常致患者睾丸缺血坏死被迫行睾丸切除.我院2004年至今收治外院误诊的睾丸扭转病人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德才;彭世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邹城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加强管理,促进消毒工作.方法对邹城市各级医疗机构2002~2004年间的消毒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年采集检测样品7035分,总合格率为73.18%.检测合格率各年分别为71.04%、74.29%、75.48%,县(市)级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农村卫生室与个体医疗机构分别为86.57%、82.89%、64.93%.县(市)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医疗机构及农村个体医疗机构,经加强管理后,合格率有所提高.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在消毒工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使用中的医疗用品多数有微生物污染.
作者:王德平;宋于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黄芪首载于我国古代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系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微温,性平,无毒.归脾、肺经.为中药补气药,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作者:姜宏;李保院;刘义升;石效荣;张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多食、肥胖、运动不足,导致身体组织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运动疗法对降低血糖和尿糖有明显作用,运动能产生长期和短期的生理效果,已成为控制糖尿病的三大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采用中等强度较为适宜,并应注意运动时间、频率与强度相配合.
作者:李秋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组,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方法,比较两组人群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抑郁障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数患者脑卒中后并发抑郁障碍,需给予及时综合康复治疗,加强医患心灵沟通极其重要.
作者:邓丽娟;李修源;唐靖;唐军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提高该类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提取各科住院病历635份,采用DDD分析法综合分析用药频度及合理性.结果(1)抗菌药物使用率79.37%,单一用药占主要地位,对于重症感染,混合感染采用联合用药比较得当.(2)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居首,青霉素类第二,喹诺酮类第三.药物选择起点较高,依据经验治疗居多.结论合理用药仍是主流,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作者:黄春喜;彭桂珍;李柳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我军干部培养模式的转变,军队初级培训基地接受地方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新学员入校后的体格复查和卫生检疫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确保军官身体素质和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为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防止身体不合格学员输送到部队,我部对2003~2004年度接收培训的1510名地方大学生身体复查和卫生检疫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俸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环孢素(Cyclosporin,以下简称Cs)是器移杆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心脏、肝脏、肾脏和骨髓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近两年来,我国已有医院应用.国内有关Cs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毒性的报道较少,本文根据外文文献对此做一概述.
作者:张青;温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高.高血压使人脑肾,眼等器官造成损伤,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高血压病在早期通常不表现什么症状,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高血压的牺牲晶.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除了一系列降压药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包括减轻体重,戒烟,低盐饮食,锻炼身体等因素.在社区,通过护理干预让居民知道,过量食盐,吸烟,肥胖,以及缺乏锻炼的危害性,并认识到这些因素同高血压的密切关系,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居民的不良习惯,能更好地预防高血压.
作者:刘梅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