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比较

王红兵

关键词:单眼部分遮盖, 双眼交替遮盖,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摘要:目的:探讨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双眼交替遮盖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眼部分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促进患者的视神经传导状况的进步,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探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经验和有效方法.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00例,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诊断方法研究.结果:根据具体疾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辅助应用检查手段之后,病因都被确诊.结论:要想保证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有效诊断,必须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且要全面而详细地询问和掌握患者的疾病史,进而辅以检查手段,保证患者后期临床治疗的持续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崔强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托拉塞米(特苏尼)在脑外伤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在脑外伤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5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后水肿治疗中,托拉塞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确切.

    作者:伍伟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118例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心房颤动患者118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1.7%)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98例(83.1%)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8例(15.2%)未采取任何抗栓措施,无一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结论:住院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中,华法林、NOAC应用率极低,临床医师治疗策略是影响房颤规范化抗栓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患者3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进行肾脏生化检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肾脏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胱抑素的一级检验平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平均指标低于试验组(P<0.05).两组胱抑素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法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曹清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血脂及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小剂量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与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有效率与显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血脂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靠,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

    作者:方保锋;牛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更年期盗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更年期盗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确诊更年期盗汗患者进行分组.体针组33例,头针加体针组32例,7 d 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头针加体针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体针组的7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头针加体针组提高生活质量幅度明显优于体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更年期盗汗疗效确切,头针结合体针可以调节全身阴阳平衡,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维婕;王威;唐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佳时机及合理分娩方式.方法:收治瘢痕子宫产妇45例,根据患者指征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结果:剖宫产分娩26例(57.8%).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出血量和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可以根据产妇指征实施阴道试产,试产过程要做好剖宫产准备,一旦需要,立即进行.

    作者:牛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两种宫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宫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6例,分为两组.机械组给予微型剪分离,能源组给予电切术,比较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子宫腔形态.结果:术后1个月机械组月经恢复有效率高于能源组(P<0.05).术后2个月机械组月经恢复有效率高于能源组(P<0.05).机械组术后3个月子宫腔形态恢复显著优于能源组(P<0.05).结论:机械性宫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术后月经恢复更好,宫腔形态恢复更显著.

    作者:赵银玲;钱华;陈明;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因素.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分析其心理特征,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评价心理因素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结果:127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存在差异,与心理特征有相关性.结论:心理因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存在较大影响.

    作者: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荣锡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40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收治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干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效果、ACT与CAT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哮喘、慢阻肺有一定相似处,常规治疗加噻托溴铵干粉胶囊对改善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效果明显.

    作者:贺岚;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9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果导片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给予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4.1%)(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麻仁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尹德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收治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00例,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分析抢救成功率.结果:抢救成功率97.0%.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多,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光祖;钟兵;连炳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病患者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改进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空肠管植入术,观察组给予改进鼻空肠管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采用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更加优越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变状态,提高盲插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罗菲菲;杨本琳;柏晓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结局与妊娠晚期阴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收治阴道菌群失调孕妇160例为研究组,收治健康妊娠晚期孕妇1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高.在研究组,产褥感染、胎膜早破发生率和新生儿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假丝酵母菌感染为妊娠晚期阴道菌群感染中的主要感染类型,对于妊娠结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导致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及胎膜早破,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应尽早采取合理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作者:马菁雯;赵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弹力绷带在PICC术后淋巴管渗液处理中的应用

    对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淋巴管渗液,采用弹力绷带治疗,效果较好.通过调节其加压包扎的力量,压迫渗液效果良好.

    作者:王志玲;于广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开腹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手术患者60例为腹腔镜组,收治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缝合手术患者60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缝合治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王玉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发展对策探讨

    通过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管理的工作情况介绍,分析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管理存在的困难,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朱玉华;张光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分析

    目的: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例在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腹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进行研究,对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腹痛的病因进行探析.结果:在所有的急性腹痛患者中有一半是因为内科疾病导致的,其次是外科疾病,此外还有妇科疾病,不明原因所导致的腹痛仅占极少数.结论:急诊内科患者发生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患者的反应也各有不同,急诊内科的医护人员应该尽快找到致病原因,并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连炳新;陈光祖;钟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和意义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和意义.方法:对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全部安全送入相关病房.结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有利于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

    作者:王奇胜;段运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