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40例分析

范铁平;彭道勇;王苏平;赵慧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上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成常规PEEP组和高PEEP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高PEEP组的一般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常规PE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重症脑血管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中,适当调高PEEP治疗的参数,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临床观察并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42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2例患者中,疑似慢性宫颈炎219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209例,阴道镜检查的准确率为95.4%,阴道镜假阳性10例.在阴道镜观察初诊后的疑似CIN Ⅰ 45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39例,确诊率为86.7%.疑似CINⅡ32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28例,确诊率为87.5%.疑似CINⅢ的21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9例,确诊率为90.5%.此外,疑似宫颈湿疣9例,确诊8例,确诊率为88.9%,疑似宫颈原位癌变12例,确诊10例,确诊率为83.3%.疑似宫颈浸润癌变6例,确诊5例,确诊率为83.3%.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准确的判断,可以为确诊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导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导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影响.方法 60例无痛分娩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给予导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中应用导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连海;周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必要护理措施.方法 20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肺部感染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减少侵入操作,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影响因素以及药师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影响因素以及药师干预的作用.方法 324例特殊人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用药安全认识及对其用药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随机分为实验组(162例,采用药师干预)和对照组(162例,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抗菌药物费用等情况.结果 儿童药品用法、禁忌、不良反应项标注较少,平均标注率为13.85%;孕产期妇女的服用剂量、禁忌、注意事项等标注率平均为33.45%;老年患者的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的标注率平均为17.68%.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抗菌药物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采用临床药师系统干预能明显提高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 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配以必要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并发症发生率(3.3%)少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等不良指标,不良反应低,值得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仲思;张东成;苏彦;郭馨;卢新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探讨

    目的 对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35例难治性贫血患者设为难治性贫血组,3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设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进行检验,并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难治性贫血组患者骨髓形态检验结果中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患者占比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检验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结绳法、扣眼法及区域法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15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50例.A组采用结绳法、B组采用扣眼法、C组采用区域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比较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 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穿刺满意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三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穿刺成功率接近,但结绳法和扣眼法应用安全性均优于区域法.

    作者:乔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葵花护肝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葵花护肝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葵花护肝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血脂及肝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均疗效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8.3%,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加用葵花护肝片可有效预防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艺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术中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79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术中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焦虑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为(48.89±5.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48±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优质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维持患者血压平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骏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30例(33只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行MRI诊断,观察记录本组患者MRI形态表现、信号特征情况.结果 检出视网膜完全脱离9例、部分脱离21例;T1WI图像中20只患眼为略高信号,10只为较低信号、3只为较低信号.结论 视网膜脱离的MRI诊断价值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程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抗结核药配八珍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可将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作用,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对比

    目的 对比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果及价格.方法 180例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B、C、D、E、F六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头孢呋辛,B组使用头孢他啶,C组使用磺苄西林钠,D组使用阿奇霉素,E组使用克林霉素,F组使用左氟沙星,对比这六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的成本.结果 A、B、C、D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药物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B、C、D、E、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孢呋辛治疗预防骨科感染效果较好并且成本较低,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结嫦;黄美婷;郭柳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8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患者,根据其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 研究疝气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67例疝气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对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不同年龄小儿脑瘫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不同年龄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300例脑瘫患儿,分为小年龄组(年龄<12个月)、中年龄组(年龄>1~4岁)和高年龄组(年龄4~6岁),各100例.三组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三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小年龄组患儿中治愈61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0%.中年龄组患儿中治愈51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0%.高年龄组患儿中治愈44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0%.小年龄组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分别高于中年龄组和高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12个月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优于>1岁患儿,康复及护理及早实施有助于脑瘫患儿功能改善.

    作者:龚旭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栾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上主要用来诊断不明原因咯血、慢性咳嗽、肺部CT检查异常等情况.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156例接受纤支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对于检查异常问题出现的应对护理措施,为今后纤支镜工作在临床更顺利的应用探索出了新的思路.

    作者:唐小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肺癌组)、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平均CEA、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各项单一项目检测(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和NSE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对肺癌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玉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查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17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其临床症状分为耳鼻症状组(n=82,A组)以及颅神经损伤组(n=88,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电子鼻咽镜以及CT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通过电子鼻咽镜与CT检查之后,两种方法检出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镜联合CT对鼻咽癌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干预前后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评价

    目的 对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并对患者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干预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干预前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无依据更换用药种类、无联用指征、用药不当、无用药指征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干预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且改善其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