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淑红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水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4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NCV、SNCV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水蛭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曲洪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危机管理措施,对照组未实施危机管理措施,对比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现危机事件1例,抢救成功88例,病历书写合格87例,患者满意度98.3%;对照组出现危机事件3例,抢救成功65例,病历书写合格60例,患者满意度85.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危机管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艳;史风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习中,CBL、PBL结合T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因此,CBL、PBL结合TBL更适合心血管疾病临床实习的要求.
作者:张占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156例,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分为分期手术组(60例)与1期手术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1期外科手术治疗住院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雷星;白铁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3例典型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分析总结出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与不足,以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并指导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杨德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着多排螺旋CT的不断发展,MSCTA在腹腔血管疾病的检查中越来越重要,而且在某些方面正在快速取代了DSA,应用的范围也从大血管扩展到中、小血管.本文综述了多排螺旋CT在腹腔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跃辉;刘珍;武燕;李敏;龚金山;张东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羟考酮注射液在开胸手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0.5 h(T1)、1 h(T2)、2 h(T3)、4 h(T4)等时间点疼痛程度和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在T1时 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 T2、T3、T4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超前镇痛中应用羟考酮注射液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益.
作者:范伟卫;查振启;王民;刘铮;邸旭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病毒挫、聚肌胞联合球周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周注射病毒唑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治愈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病毒挫、聚肌胞联合球周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还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是理想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治疗措施.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中医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3例,进行规范中医分期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结果进行评分.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中医分期呈直线负相关关系(rs=-0.730,P<0.01).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能反应3组中医分期不同的病变区组织硬度,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分期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朝歆;赵晖;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 根除率中西医组为91.25%,对照组为7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金环;檀继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 年收治高血压患者 1 200 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健康体检.通过回顾其体检资料,分析其体检情况,并对所有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习惯及行为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在高血压控制率、饮酒、吸烟、规律用药、规律运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并将其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作者:王爱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磨痂手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深Ⅱ度烧伤患者 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烧伤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磨痂围术期经过平稳,创面完全愈合,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采用磨痂手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和输血少、创面愈合快,可以大限度保留具有活力的组织,避免磨痂手术过深或削除不完整.
作者:王晓东;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及法莫替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兰索拉唑静脉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1、2、3个月随访复查幽门螺杆菌阴转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止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云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沙门菌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对80例沙门菌血流染性疾病患者,60例非沙门菌血流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值,比较其均值并确定其佳诊断临界值.结果:沙门菌血流感染组的PCT、CRP、WBC均低于非沙门菌血流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血流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PCT、CRP、WBC联合检测,可以对沙门菌血流感染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
作者:蒋姣姣;李怡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8月采用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患者 48 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总结其出血部位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 0.5~1 年,1 次治疗后未再出血 44 例,经2次治疗后出血控制3例,顽固性出血患者1例行鼻腔填塞后出血控制.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操作方便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碘伏用于导尿术前会阴部消毒护理的佳浓度.方法:对3组120例行留置导尿术前的女性患者分别用不同浓度碘伏消毒会阴部后进行细菌数监测,并观察其局部刺激反应.结果:0.25%碘伏消毒效果与 0.5%相同,但局部刺激作用较后者明显减轻;0.1%碘伏消毒效果不理想.结论:导尿术会阴部消毒碘伏的佳浓度为0.25%.
作者: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胺碘酮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治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发挥较好治疗作用的同时,胺碘酮也有着较多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本文简要介绍胺碘酮临床治疗的新观点,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朱彩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主要以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亨廷顿舞蹈病1家系4代6例报告,为临床诊治提供探讨.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9例,随机分为抗生素预防治疗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监测入院时合并感染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院内感染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出血停止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肯定,有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田道容;曾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