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压疮的早期预防与护理

陈苹

关键词:压疮, 股骨近端骨折,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压疮的早期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5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翻身、擦浴、加用气垫床、加强营养以及消毒、消炎药定期涂擦创面等方法进行压疮的预防与护理。结果25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压疮病例出现。结论早期预防与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透析期间行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行直肠癌手术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7例患者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期间发现直肠癌,拟行直肠癌切除手术,对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相应护理。结果1例患者手术后病情恶化死亡,其余6例均未出现并发症,手术后较快恢复。结论尿毒症透析治疗期间,身体机能出现一定变化,围手期应从生命体征监测、水电解质平衡、饮食营养需求、手术切口护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才能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作者:吕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试分析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药物半衰期也被称作血浆半衰期,指的是体内药物浓度降低到高值二分之一所用时间。药物半衰期能够揭示机体内药物代谢情况,能够表明机体排泄规律,不仅是药动学重要参数,而且也标志着药物消除率大小。通过药物半衰期规律指导药物合理、科学使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究了药物半衰期的定义、作用、影响因素,以及药物半衰期的实际应用。

    作者:李联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患者的92例病灶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结果本组92例病灶中恶性病变50个,良性病变42个,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88.04%,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68.4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增强峰值时间、增强开始时间、峰值强度及消退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技术用于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武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科院前急救过程中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制定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职业危害。方法分析院前急救护士可能或者已经面临的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院前急救过程中护士会从多方面受到危害,对身体及心理都产生不利的影响。结论院前急救护士面临职业危害的因素较多,医院及护士个人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避免职业危害的产生。

    作者:唐翠秀;韦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水平调节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以来,本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于护理干预,治疗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治疗6个月,观察期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入院前为收缩压(165±10.6)mmHg,舒张压(100±12.2)mmHg,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为(125±2.8)mmHg,舒张压(75±4.5)mmHg;对照组基本没有变化。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循证护理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循证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临床干预效果,探讨该护理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耳鼻喉科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进行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综合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策略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观察这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结果综合组1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0.0%(20例),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0%(24例),对照组1周后的总有效率为64.0%(16例),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72.0%(18例),同周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进行综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富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52例,其中对照组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试验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率、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尽早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的降低应用机械通气率、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大大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苦参炭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苦参炭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选用甲苯-丙酮-甲醇(8:3:1.5)为展开剂,浓氨水饱和,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以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选用甲苯-丙酮-甲醇(8:3:1.5)为展开剂,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进行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能有效提供鉴别特征。结论方法可行,为建立完整、科学的苦参炭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范张姣;景晓琦;蔡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阴道残端不同缝合方法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缝合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析17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分别采用连续法和两端间断加连续法缝合阴道残端。结果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2.17%,与连续缝合法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术后发热、阴道残端息肉形成、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缝合法(P<0.05)。结论两端间断+连续缝合法优于连续缝合法,是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降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尹保娜;李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肛肠科收治并实施手术治疗的6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开引流加挂线术的临床效果。结果60例均一次性治愈,无肛门失禁,无并发肛瘘。结论本术式能够一次性根治坐骨直肠窝脓肿,安全有效。

    作者:闫序波;郭旭;徐孟;王剑峰;孙旭;赵德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消洗剂冲洗-吸引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三消洗剂冲洗-吸引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10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吸引,实验组实施三消洗剂冲剂-吸引疗法。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可见,使用三消洗剂冲洗-吸引疗法对慢性骨髓炎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贤贤;李洁;岳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桂香胶囊精制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丹桂香胶囊水提液超滤精制的佳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及含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改变超滤膜孔径、药液浓度和药液流量考察丹桂香水提液超滤工艺。结果佳工艺确定为以0.1μm微孔滤膜、药液浓度1:4进行水提液精制,精制作用较好。结论按本工艺生产可大程度保留丹桂香有效成分,节约生产时间,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林倩;赵爽;孙桂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3例作为治疗组,并同期选择单纯肺结核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抗结核治疗联合化疗方案2HRZZ/10HR,1年疗程,并予以保肝治疗。糖尿病治疗主要为控制饮食同时予以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抗结核治疗同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糖尿病疗效显著;对照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率、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早期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俞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孕龄期妇女出现异位妊娠的常见危险因素,希望能对异位妊娠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生活史以及病情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为常见的导致异位妊娠的原因。结果1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年龄在23~35岁之间,其中生殖系统感染、流产病史、分娩史以及剖宫产史是造成异位妊娠为常见的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与生殖系统感染、流产以及输卵管手术、异位妊娠的病史关系密切。

    作者:王伟莎;韩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本科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和体会。方法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实施首问首诊负责制,实行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加强三基三严培训,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规范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开展亲情化护理服务,重视与患者沟通。结果患者总体满意度在奥施优质护理后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能夯实基础护理,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insulin, INS)首次用于治疗糖尿病以来,随着对糖尿病病理和生理以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胰岛素得到了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认可。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detemir)和德谷胰岛素(degludec)。它们在注射后均可以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方式,持续少量的释放,使餐前和餐后以及夜间的血糖保持稳定;但是随着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它们在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生产工艺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作者:蒋振东;肖拥军;曹春来;黄晓泉;彭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昆明机场42例癔症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昆明机场42例癔症的个性特征、诱发因素及治疗效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3年5月昆明机场收治的癔症42例癔症发作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形式多样,其中精神症状(71.7%),躯体功能障碍(28.3%),发作的诱因以紧张、焦虑为主因,发作形式以单独发作为主。结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根据发作的诱因,快速诊断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提高机场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普萘洛尔;两组用药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FT3、FT4等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FT3、FT4等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马燕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房开展药师业务培训的体会与分析

    目的:加强药师业务培训,提高药师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方法通过每月进行1~2次授课形式和自学模式,并以药品调配差错率和投诉率为指标对比培训前后3个月的效果。结果培训前后对比分析,培训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下降77%,因各种原因引起投诉率减少80%,窗口服务态度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系统药师业务培训,使药师及规范化学员对药学相关法律法规认知度、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窗口服务态度以及药房各岗位操作流程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者:林深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虎杖提取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虎杖提取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缩狭模型(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 CCI)组。CCI术后14 d,应用Von Frey法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观察口服不同剂量的虎杖提取物对CCI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剂量虎杖提取物对CCI大鼠脊髓p-ERK、p-P38水平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虎杖提取物可明显升高CCI大鼠术侧的MWT值(P<0.05),而对正常大鼠的MWT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虎杖提取物可显著抑制CCI模型大鼠脊髓ERK和p38的磷酸化,并显著抑制IBA-1表达增加。结论虎杖提取物对CCI诱导的机械性痛觉超敏具有显著性的抑制作用,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吗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水平ERK和p38的磷酸化,及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而实现。

    作者:唐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