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的临床研究

王奉宝

关键词:奥扎格雷, 红花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奥扎格雷80 mg加入0.9%氯化纳250 ml,静脉点滴,2次/d,红花注射液20 ml+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为14 d一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2p、CD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TIA安全有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非心源性胸痛与心源性胸痛的临床特点.结果 6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40例(66.67%),心源性胸痛患者20例(33.33%).其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正常,心源性胸痛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电图多为不正常.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多为非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者较多,胸痛发作时伴有具有特征性的伴随症状单独或成组出现.

    作者:石永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产妇肛门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lmg;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予产妇臀部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 h 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对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侧改良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目的 探讨外侧改良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82例90足,男65例,女17例;年龄16~71岁,平均45.3岁.左侧35例,右侧39例,双侧8例,均为闭合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71足、Ⅳ型10足.均采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钛板内固定.术后均给予短腿石膏托外固定3~5 d,根据切口情况行不负重行患肢功能锻炼,8~12 周后根据X 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踝功能.结果 82例90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神经损伤,骨髓炎.2足切口裂开,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2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2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65足、良14足、可10足、差1足.优良率为87.8%.结论 应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王立新;汪文录;秦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常可并发脑膜炎,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目前对病毒感染尚无可靠的有效药物.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病因、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其护理要点,做到精心护理、细心观察、严密隔离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本院住院患儿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汤学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66例Pilon骨折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进过手术治疗的踝关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能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且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蔺攀;左伟;张延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81例.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者单一运用注射氨甲喋呤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运用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于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针对其治疗综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β-HCG检测指标以及总治疗痊愈率、痊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女性患者输卵管异位妊娠运用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联合用药疗效明显优于此类药物单一使用效果.

    作者:武艳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中的治疗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160例以早搏为主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9%,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情况有着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了心律恶化,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不良情况.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无效率和恶化率相对较低,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刘磊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咖啡酸片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

    目的 观察咖啡酸片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化疗开始给予咖啡酸片2片/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GP方案化疗.两组自化疗起检测血常规发现血细胞减少时(WBC<4.0×109/L,PLT<80×109/L)应用G-CSF皮下注射150~300 μg/d,分1~2次给药,至血细胞减少纠正.两组均未应用IL-11及TPO.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Ⅲ~Ⅳ级白细胞下降分别为10%、33.3%,Ⅲ~Ⅳ级血小板下降分别为6.7%、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咖啡酸片对晚期胰腺癌GP方案化疗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本科室52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行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疼痛缓解或消失于术后6~72 h.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望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影响的调查

    目的 观察健康干预对高校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寻找降低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从2008年至2010年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106例抽取67例,通过知己健康管理的模式,针对不良生活方式,采取饮食和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疾病认知程度宣教等健康干预形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通过一年的观察,干预后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人能有规律的坚持锻炼.结论 通过有效途径,针对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开展健康干预是控制高校高脂血症患病率,提高教工生活质量,做好高校预防工作有效方式.

    作者:翟英芬;孙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机制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后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保守和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急性创伤后胰腺炎患者存活28例,治愈率为87.5%,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准确把握患者病情,依病情选择保守或行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葡萄糖酸锌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与总结葡萄糖酸锌结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小儿厌食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去除病因,外加以对症、助消化、维生素、中药开胃健脾等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结果 经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0%.结论 葡萄糖酸锌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简单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龚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终将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因此,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治疗及时配合护理得当将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通过分析高血压形成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等,笔者为该类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王春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高年资护士在导诊中的优势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诊护士则是医院形象的代表,护士的服务质量会给门诊患者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深刻的印象.1 高年资护士在门诊导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门诊患者对导医需求的调查分析,约有90%门诊患者有各种需求都会求助于导医.由于门诊导诊护士的工作是对患者从挂号到配合患者就医诊治全过程的引导,因此导诊护士必须具备判断者、管理者、宣传者、健康教育者等多个角色的能力,也就要求导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生活阅历.

    作者:曾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分析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的首选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抗结核药物存在着较多的毒副作用,其中主要的是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导致化疗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临床遇到的1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分析,以了解抗结核药物ATDH的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司利玲;薛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arcotrend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应用于全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成年人腹部手术全麻100例,随机分为两组: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组(A组,即实验组);经验给药组(B组,即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T1(NT数值数据出现3 min后)、T2(插管)、T3(切皮)、T4(缝皮)、T5(意识恢复)、T6(气管拨管)、T7(出室)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 实验组在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入室NT数值出现3 min后、缝皮时、意识恢复时及出室时的MAP及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用丙泊酚总量、瑞芬太尼总量、维库溴铵总量、及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P>0.05).结论 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控制麻醉深度,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过程.

    作者:张新龙;柴艳云;王晋平;刘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进展期胃癌区域性化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组术中行区域性缓释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区域性缓释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

    作者:吕晓芳;郑权;窦胜昔;马瑞丽;方立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 应用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同时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析疗效.结果经联合治疗,患者视力及眼底明显改善,疗效确切.结论 固体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有效,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患者视功能恢复良好,效果肯定.

    作者:马俊;姜岩;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结论 研究分析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可以为以后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赵凤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目的 利用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不断完善本科室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多种渠道的学习以及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助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结果 社区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是一个检验科工作的基石,对医院整体质量管理有呈上启下的作用.结论 实验室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医德行为准则、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基础,是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

    作者:欧建军;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