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宏毅;朱湘萍;李宁
目的:观察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和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将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34.3%)。结论:儿童手术过程中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麻醉起效时间短,患儿可尽快清醒,不良反应较少,更加适用于儿童手术治疗。
作者:刘星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静脉内心电图引导技术在肿瘤患者双腔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鼻咽癌患者106例,需置入双腔PICC,在置管过程中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并依据静脉内心电图P波变化判断导管头端的位置,置管后,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结果:患者均可发现P波变化,心电图定位示入上腔静脉率100%,导管在上腔静脉(SVc)内却未出现P波变化0例(0%),SVc外异位0例(0%)。置管后需重新调整导管头端位置0例(0%),X 线摄片示 PICC 导管末端入上腔静脉106例(100%),理想头端位(上腔静脉下段)92例(86.8%)。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静脉内心电图引导技术适合在肿瘤患者双腔置管中应用。建议免除X线摄片。
作者:范育英;胡雯;李秋梅;陈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产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治产妇9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100%,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5%,护理满意度9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宏霞;何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本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乳腺癌与雌激素的相关性及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内分泌调节治疗多用于晚期患者治疗及高危复发危险早期患者的辅助治疗。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较多,目前比较新的方法为抗Her-2治疗。
作者:单光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高中生考试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南京某区764名高中生进行考试焦虑水平的测试,从得分≥12分的43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50名,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5名。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12周后两组进行考试焦虑量表的复测。结果:高中生考试焦虑检出率57.07%。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状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高中生的考试焦虑状况。
作者:冯霞;张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好转出院,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崇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3眼),给予前房穿刺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压和视力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标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并对类风湿病情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杜正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在停药45 d后进行14C-UBT检查,观察患者Hp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Hp转阴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Hp,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林文博;李振;徐叶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去甲斑蟊素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ELISA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表明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LISA实验提示去甲斑蟊素抑制U87MG细胞分泌VEGF蛋白。结论:去甲斑蟊素可以抑制U87MG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刘柏林;刘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8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A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合理的奖金分配对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非常重要,依据手术室个人工作量、岗位、工作质量、专业能力不同、考核情况,制定手术室新的奖金分配方案,调动了每个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竞争意识,加强了每个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心脏骤停患者47例,分为大剂量肾上腺素组和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大剂量肾上腺素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较常规剂量组(P<0.01)。结论: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疗效显著。
作者:王鹏滨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洁净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方法并对策。从人员、环境、物品、设备运行等方面全过程控制手术室感染,并降低术后感染率,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从而提高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红;丁元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蛋白-13(PP-13)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孕妇资料,于10~12周时静脉采血检测PP-13水平,于孕20~22周时监测两组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标。随访至产后3个月,发展为 PE 的60例归为子痫前期组,另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 PP-13、S/D、RI、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PP-13血清浓度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可作为早期PE预测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立芝;林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护理不良事件20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会阴伤口裂开6例(30.0%),产后出血2例(10%),医嘱审核错误3例(15.0%),给药错误2例(10%),产妇跌倒3例(15%),产程观察不到位4例(2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工龄1~3年护士13例(65.0%),4~10年5例(25.0%),>10年2例(10.0%);发生在主管护师1例(5%),护师5例(25.0%),护士14例(70.0%)。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多是导致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加强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情况。方法:收集预防接种人员227例,接种后进行抗体检查。结果:抗体阳性214例,阳性率94.3%。20岁以下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20岁以上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人员187例(82.4%),阳性176例,阳性率94.1%;城市人员40例(17.6%),阳性38例,阳性率95.0%,人群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率较高,被动物咬伤、抓伤人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作者:张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乳酸杆菌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赵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在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给予糖尿病健康大讲堂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大讲堂教育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有效性,并使护士的教育能力及沟通水平得到锻炼。
作者:洪燕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