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杨丽苹;高长青

关键词:优质护理, 老年精神患者,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区,一区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二区实施普通护理。3个月后进行护理质量评比、护理文书质量对比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尤其老年人院感、摔倒、噎食等明显减少。结论: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能缩短住院时间。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和医生将有信用体系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近日共同发出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师注册联网管理系统维护使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逐步构建医疗机构和医师信用体系,各级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向社会公示本辖区医疗机构和医师登记注册基本信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654-2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654-2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654-2解痉镇痛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20 mg肌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输尿管结石排出总有效率达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结论:654-2联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收治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185例,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施行阴道试产78例(42%),试产成功61例,成功率78%,占185例的33%。结论:如果能严格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其成功率是很高的,应该提倡,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剖宫产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齐丽华;高金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2005-2014年康健街道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康健街道猩红热的流行现状,为猩红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对猩红热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4年徐汇区康健街道共报告猩红热93例,发病率11.92/10万,猩红热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6月和12月是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数之比2.8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9岁(P<0.001),职业以学生和托幼机构的儿童为主。结论:依据猩红热发病周期性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提升小学及托幼机构对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有效控制猩红热疫情。

    作者:施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于产后42~90 d采用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腹部按摩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自然恢复。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普林格尔仪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腹部形体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吕丽清;韦瑞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孕前实施优生健康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女性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患有各类疾病(21.1%),其中传染性疾病92例(42.0%),生殖系统类疾病78例(35.6%),遗传性疾病34例(15.5%),内科疾病15例(6.8%)。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显著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白青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凉血解毒汤联合心理干预预防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的效果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汤联合心理干预预防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治愈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凉血解毒汤预防复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预防复发。随访观察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年的复发率,PAS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SCL-90评分及DLQI评分及中医伴随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复发率,减轻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减少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肥胖病患者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肥胖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收治单纯性肥胖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观察组的体重达标率75%,自我保健率高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体重的改善和自我保健能力的提升。

    作者:甘学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晚断脐对母儿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断脐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37周≤妊娠<42周的单胎顺产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晚断脐,对照组按常规早断脐。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晚断脐对母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建议临床产科工作中选择晚断脐,减少早断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党丽英;李凤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巧家县结核病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结核病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82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22例结核病患者中,初治涂阳1152例,近6年结核病发现率逐年上升趋势;15~44岁人群发病率高,其次45~64岁和>65岁,0~14岁低;男性患者较多,女性患者相对较少。结论:为更好地控制结核病流行,有效防治结核病,应加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政府的重视,加强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可疑结核患者,特别是对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追踪,规范治疗和管理结核病患者,提高大众对结核病预防的认知程度,防止结核病流行。

    作者:高登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体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效果

    目的:探讨体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加用体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张雄;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肌氨肽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肌氨肽苷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肌氨肽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韩福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 HP 根除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案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付堂高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人营养不良消耗8%卫生总费用(2)

    《报告》指出,高龄、文化程度较低、未婚及丧偶、家庭收入低的老年人依然具有较高的低体重营养不良率,农村男性老年人这一比例高达16%。老年人贫血率为12.5%,高于青年和中年人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4例,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焦虑抑郁66例,非焦虑抑郁48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血压变异性。结果: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较非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非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相比,焦虑抑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增高。

    作者:罗婉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方法: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其中60~70岁46例,71~80岁62例,>80岁44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左心房室内径、LVEF、E/A、左心室肥厚程度。结果:3个年龄段患者除E/A这个指标外,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指标越差。年龄>80岁的患者后下壁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越大,心脏超声表现越差,预后越差。

    作者:张雪红;莎依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肥大性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肥大性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 HOD 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原发病为脑梗死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2例;原发病部位为中脑1例、脑桥背侧4例、小脑半球1例;共济失调3例、腭肌阵挛3例、Holmes震颤4例、复视和眼震1例;MRI下橄榄核信号改变距离原发病时间3个月~2年。结论:对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通路病变患者,在原发病稳定后数月出现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时应注意继发HOD的可能。

    作者:郭婷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持续时间及发作间期,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好转;治疗后观察组持续时间及发作间期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情景模拟训练在聘用护士岗前培训中的作用

    情景模拟训练是采取多形式、多情趣、多互动的培训模式,使护士的外在形象、沟通技能、技术操作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有利于护士的角色转变,为独立开展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例的用药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都耐药,并且耐药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术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探讨抗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焦杰;刘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