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李欣蓉;王丽

关键词: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手术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8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特点和经验.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胸,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确保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有利于此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颌骨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形态恢复良好.X线复检显示骨折对位良好,伤口Ⅰ期愈合29例,Ⅰ期愈合率96.7%.结论: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是男性发病率高,交通伤、暴力伤、坠落伤、运动伤是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百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2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1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 24 h 内泌乳 65 例, 24~48 h首次泌乳52例,<72 h 23例;对照组24 h内泌乳20例,24~48 h首次泌乳78例,<72 h 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泌乳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增加泌乳量.

    作者:安丽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巧家县2013-2015年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巧家县2013-2015年麻疹抗体水平,为巧家县提供麻疹防治资料.方法:收集麻疹抗体调查的资料,根据麻疹疫苗接种史进行分组,有接种史838例,无接种史28例,对麻疹抗体(IgG)进行检测.结果:有麻疹疫苗接种史838例,麻疹抗体阳性790例,阳性率94.3%;无接种史28例,麻疹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35.7%.结论:巧家县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满意,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免疫效果.

    作者:唐朝泓;毛宗荣;易灵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穴贴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对比、分析,筛选出2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按中医疾病分类法,归纳了7大类,22个疾病.探究穴贴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穴贴疗法以其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应用灵活的特点,在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红石;孟晴;宋柏林;李铁;董玉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中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差异性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差异性表现.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 56 例,均由动脉狭窄所致,根据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比较两组临床与磁共振差异性表现.结果:中度大脑中动脉狭窄诱发的急性脑梗60岁以上患者,明显少于重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易导致腔隙性梗死,磁共振表现为深部小梗死,重度狭窄组导致部分前循环梗死及皮层区域梗死,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年龄、梗死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导致临床与磁共振的差异性表现.

    作者:张鹏亮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结节患者163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结节67例,良性结节96例.患者术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67例恶性结节经超声诊断准确 58 例,96 例良性结节经超声诊断准确 77 例,超声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82.82%(135/163)、89.53%(77/86)、89.23%(58/65).恶性结节中血流丰富比例明显多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血流丰富情况进行鉴别.

    作者:张雪红;胡艳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HFMD患儿198例分为心肌损伤组(42例)和心肌正常组(156例),52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入院第6、12、18、24、30、36 h血清H-FABP、cTnI.结果:与心肌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心肌损伤组cTnI入院第 12、18、24 h 明显升高(P<0.05),H-FABP 入院第 6、12、18 h 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 H-FABP 诊断HFMD患儿早期心肌损伤优于cTnI.

    作者:徐红炜;徐艳;常勇杰;张振;胡波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100例

    目的:观察和评价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滴注联合口服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治疗,两组患儿疗程为5~7天.评定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观察药物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药物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安全性好,可显著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且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作者:潘鸿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46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收治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46例,随机分成胃大部切除术组16例和穿孔修补术组30例,胃大部切除术组行胃大部切除术,穿孔修补术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穿孔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穿孔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中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耀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单纯血肿抽吸,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抽出血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可降低致残率.

    作者:吴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烧伤小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总结烧伤小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给予烧伤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 20例患儿不需抗瘢痕治疗,60例患儿坚持抗瘢痕治疗.79例患儿未发生二次烧(烫)伤.1例患儿再次烫伤,家属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儿家属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伤残.

    作者:詹淑珠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8例分析

    目的:探讨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例,分析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右侧偏瘫及失语3例,左侧偏瘫3例,视野异常2例.头颅MRI显示急性脑梗死8例,左侧额叶3例,其中2例合并皮层下分水岭梗死,右侧额叶3例,均合并皮层下分水岭梗死,右侧枕叶2例, MRA提示脑血管狭窄、闭塞5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1例.结论:急性大脑皮层梗死早期因代偿脑膜支血流缓慢,易在CT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张梅芳;易婷玉;吴燕敏;陈文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分泌科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基础疾病多,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跌倒、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了护理的风险.本文对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作者:姬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四肢骨折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期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χ2=4.939,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压疮总发生率 4.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2.2%(χ2=6.154,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给予手术全期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艳琼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由良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不典型增生、癌变发展而来的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运用HE、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对2例良性、交界性腺纤维瘤及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并存的卵巢肿瘤行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呈囊实性、蜂窝状,可见良性的腺纤维瘤区域,部分腺上皮出现不典型性表现为交界性腺纤维瘤,灶性癌变移行为透明细胞癌;免疫组化 AE1/AE3、CAM5.2、EMA、PAX8、CA125、P53 阳性,ER、PR、WT1阴性;PAS染色透明细胞胞浆及管腔内黏液阳性.结论:卵巢腺纤维瘤型透明细胞癌起源于腺纤维瘤,与子宫内膜异位型透明细胞癌在起源、分子生物学改变及生物学行为存在一定异同,早期病例预后好.

    作者:黄毓珍;苏海燕;吴文乔;翁剑鸣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甲状腺结节中与性别相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中与性别相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803例,以性别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以对良、恶性结节及恶性率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良性 626 例,恶性 177 例,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但女性恶性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与性别存在相关性,女性占比高于男性,但恶性率不及男性.

    作者:解柳芸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肺炎3例、泌尿系感染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尽早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书豪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收集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360例,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隔离消毒管理制度进行隔离、消毒、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360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8岁以下发病率较高,其次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疾病类型以流感、肺结核为主,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节.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男性多于女性,18岁以下发病率较高,其次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疾病类型以流感、肺结核为主,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节.预防及控制措施: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隔离消毒管理制度执行.

    作者:徐振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有创动脉测压在急危重患者监测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危重患者 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试验组进行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对照组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结果:同期IBP与无创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患者,尤其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早期、积极地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和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艳;王俊英;彭雪刚;文刚;谯明;刘捷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