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派托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苗明霞

关键词:泮托拉唑, 胃溃疡, 奥美拉唑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派托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出血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克林霉素500mg/次,2次/日,椽缘酸铋钾1袋/次,4次/日冲服,阿莫西林1000mg/次,2次/日口服,连续治疗7天.然后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40mg/次,1次/天静滴,连续3周;观察组单用泮托拉唑40mg/次,1次/天静滴,连续3周.结果:观察组完全愈合81例,完全愈合率87.1%,基本愈合9例,基本愈合率9.7%,有效3例,有效率3.2%;对照组完全愈合80例,完全愈合率86.0%,基本愈合10例,基本愈合率10.8%,有效3例,有效率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与奥美拉唑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且费用低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组62例口服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12天1个疗程,共4个疗程,48天.经连续48天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4月后随访,统计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8天后,治疗组痊愈41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痊愈22例,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5%,对照组8例,复发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和安全有效.

    作者:彭中荣;黄敏;廖世宏;张建武;王顺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股前外侧皮瓣在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该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我们的手术体会.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4例皮瓣边缘经久不愈,经积极换药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召华;杨孝明;周丕育;黄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化钠在高温环境剧烈运动保障中的应用

    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极易发生因缺水、缺钠而中暑、休克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巧妙地应用氯化钠溶液,可以有效地预防发病、减轻症状和治疗疾病.

    作者:卓晓晖;蒋山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学生171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组85人,对照组86人,前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后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泌尿外科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检测教学效果.结果:PBL组学生在考核总成绩,自学能力、对教学法满意度、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主动程度、诊疗思维培养提高程度上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教学采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徐松涛;马永超;程琦;李飞;徐婉玲;张玲;孟凡勇;黄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UF-10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健康人随意尿参考值

    目的:用UF-10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样本,获得本地区健康成人尿液有形成分的参考值.方法:用UF-10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随机测定901例健康成人尿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尿液主要有形成分参考范围,白细胞:男性0~ 23个/μl,女性0~ 37个/ μl;红细胞:男性0~17个/μl,女性0~27个/μl;上皮细胞:男性0~9个/μl,女性0~47个/μ1;管型:男性0~1个/μ1,女性0~1个/μl,细菌:男性0~ 120个/μl,女性0~2400个/μl.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的结果,与年龄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自己实验室UF-1000尿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库查询与本课题相关文献,运用边界分析法进行处理,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运用意向问卷调查了154所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对工作人员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查阅文献215篇,归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问题12类,被调查CDC大多数认为公共职能偏废是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为主要的问题.结论: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贯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公共职能.

    作者:李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4例,选用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加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结果:94例患者中,89例术后1周曲张静脉完全消失,其余5例小腿部遗留轻微曲张静脉,1周后再次行聚桂醇硬化注射后消失;1例患者注射后次日出现小腿肿胀,查血管彩超未见静脉血栓,放松结扎弹力绷带后肿胀消失,1例患者注射后下肢肿胀,查血管彩超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后2周完全康复,2例患者注射后轻度干咳,吸氧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作者:顾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研究其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调查本地区城市和乡村产褥期妇女160例,所有妇女均即将分娩.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把160例产褥期妇女分成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80例.对研究组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比较组在不进行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行常规保健服务.分析和评价两组产褥期妇女的饮食和行为状况.结果:与宣教之前相比,研究组的营养保健知识水平有明显提升;研究组对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以及正确行为的认识要显著高于比较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足抽搐、恶露时间延长和便秘等上明显比比较组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妇女中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能够让她们掌握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和行为习惯,这对于降低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争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螵蛸的临床应用体会

    海螵蛸俗称乌贼骨、墨鱼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然而就是这样一味寻常的中药,却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寻常的功用.现将本人近年来对该药的应用体会总计如下.

    作者:孟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交试验选取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蒸馏水浸泡20分钟,提取3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高敏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封市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开封市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开封市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得分的影响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SRHMS总分73.41±9.49分,不同年级、睡眠时间、锻炼时间等学生的SRHMS总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关注自身健康、与家庭成员相处不融洽、缺乏体育锻炼、与同学关系不和、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状况不良、与老师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以及负担有债务等均是影响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开封市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与学生的生活事件、锻炼情况等方面有关,应根据具体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张瑶;赵腾林;孙冬;白本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的意义

    目的::探讨定期产检措施及对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高危妊娠孕妇84例,依据进行定期产检的过程与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和对照组(未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各42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定期产检的意义和作用,指导临床围产期保健.结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9.52%)显著高于观察组(2.38%)(P<0.05);比较异常分娩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76%、2.38%)明显优于对照组(9.5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定期产检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收治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42例.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现小肠坏死3例(7.1%),睾丸坏死3例(7.1%),网膜坏死2例(4.8%),卵巢坏死1例(2.4%),术后复发2例(4.8%).结论: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早的准确诊断和适宜合理的治疗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王玉丽;吕海潮;程永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患儿16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年龄3~15岁,临床均表现有发热(100%),咳嗽(100%);所有患儿胸部CT提示双侧或单侧肺实变,合并不同部位的肺不张(100%),有胸腔积液5例;165例患儿胸部X线均提示肺炎,合并肺不张147例(89.1%);53例患儿进行纤支镜检查及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纤支镜下均见病变部位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支气管口痰栓,炎性狭窄.纤支镜灌洗组体温下降正常时间平均3.2±2.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6.8±4.2天(t=11.34,P< 0.01).灌洗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x 2=8.23,P< 0.05).结论:发热及咳嗽是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主要症状,胸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灶范围,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除了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早期应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促进肺复张,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李联侨;郑敬阳;陈琼华;林印涛;苏丽端;黄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注射用派托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用派托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出血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克林霉素500mg/次,2次/日,椽缘酸铋钾1袋/次,4次/日冲服,阿莫西林1000mg/次,2次/日口服,连续治疗7天.然后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40mg/次,1次/天静滴,连续3周;观察组单用泮托拉唑40mg/次,1次/天静滴,连续3周.结果:观察组完全愈合81例,完全愈合率87.1%,基本愈合9例,基本愈合率9.7%,有效3例,有效率3.2%;对照组完全愈合80例,完全愈合率86.0%,基本愈合10例,基本愈合率10.8%,有效3例,有效率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与奥美拉唑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且费用低廉.

    作者:苗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的CT灌注成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及CT灌注成像对比的研究,进一步证实CT灌注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小时之内)患者60例,行常规CT扫描及CT灌注扫描,48小时之后复查常规CT确定终梗死灶部位与面积.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4例患者常规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灶;36例患者常规CT平扫未发现脑梗死病灶,但CT灌注成像检查可见病灶,48小时后随诊常规CT检查证实均为脑梗死.结论:结合常规CT平扫,CT灌注成像可在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病灶,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早期溶栓提供依据,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苏凯燕;刘增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特别在老年人、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适用于抗生素及能量等常用药物及抢救、输血等,不适用于长期应用消肿类、化疗类等刺激强性强的药物.

    作者:张秀娟;李健;董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疗效观察23例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观察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纵膈肿瘤患者2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纵膈肿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0~200分钟,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5天,失血量30~80ml,住院时间6~12天.术后1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于呼吸衰竭,22例患者保持随访;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除发生合并肌无力、术后房颤1例,肺部感染1例,明显切口疼痛1例外,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合并肌无力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他并发症患者持续药物治疗11个月后症状得以明显缓解.除1例恶性肿瘤死亡外,1例发生脑转移,1例经2次手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即本次外科手术中,17例治愈,4例好转,1例恶化,1例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其关键在于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适宜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张军祥;贾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盐酸帕罗西丁片(赛乐特)对伴有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伴有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16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和CCMD-3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88例采用匹维溴铵片联合帕罗西丁片、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治疗方案;B组78例采用匹维溴铵片联合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BS症状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水平差异.结果:A组治疗前后及A、B两组治疗后IBS症状积分和HAMD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丁片能有效治疗伴抑郁状态的IBS-D.

    作者:牛省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采取数字标记法将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洛赛克加善宁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止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等两项指标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善宁联合洛赛克进行治疗,安全、有效,止血时间缩短,这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