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50例报告

杜长未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微创
摘要:目的:总结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0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结果:1次碎石成功588例(56%),2次碎石成功210例(20%),3次碎石成功126例(12%),总成功碎石924例(88%).其中,输尿管末端结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论:体外震波碎石具有微创、高效、简便、经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在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也应该掌握严格的治疗指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以提高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为医院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整体诊治水平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34例患者中,共有32例获得完全缓解,治愈率94.12%;2例发生骨髓抑制期感染(5.88%);并且无1例死亡;分别与对照组的27例(82.35%)、7例(20.59%)和4例(11.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骨髓抑制期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天剑;龚峻梅;吴必嘉;周思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浓硝酸吸入致急性肺损伤3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浓硝酸吸入致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糖皮质激素早期、足量、短程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清热解毒中药口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3天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肺部听诊啰音减少,指尖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复查肺CT痛灶明显吸收;3例患者经积极救治,住院平均12天(10~14天)后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吸入性急性肺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清瘟败毒饮可作为有效方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仕丽;胡少丹;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收治慢性牙周炎患80例,根据患者依从性程度进行分组,其中完全依从性组50例,不完全依从性组30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全口牙齿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依从组相比依从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依从性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永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3.52±4.29)分、抑郁评分(41.18±6.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100.00%、疾病知识掌握评分(87.25±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梁月贞;邓思东;宋静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肺复苏的院前急诊抢救分析81例

    目的:心脏呼吸骤停发生在急诊室和院外的患者很多,迅速准确的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尽早地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分析与探讨院前急诊急救流程.方法:收治在急诊抢救室和院前心肺复苏的患者8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有29例在一定时间内心跳恢复,恢复窦性心律时间3~30分钟,29例恢复心跳的患者中有17例自主呼吸恢复,恢复自主呼吸时间0.5~36小时,17例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中有10例神智恢复.结论:①心脑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复苏时间,有无电除颤、气管插管时间、现场目击者参与有直接关系,复苏开始趋早,成功率越南.②合理使用除囊技术.③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充分通气,改善供氧,这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④提高社区人群院前急救常识及普及心肺复苏技术,这对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死亡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微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书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静脉采血的体会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新生儿采血多采用头皮静脉、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在临床护理中,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还要勤学苦练,练就过硬技术,提高新生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萘洛尔加丹参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的研究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加丹参预防EGVB再发出血疗效以及时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及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血止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丹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出血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远期随访再发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萘洛尔加丹参可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近期、远期疗效均较满意.

    作者:姚茜;李凤芹;张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60例,A组: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11.0g,2次/日;克拉霉素0.15g,2次/日;于饭后服用,疗程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连续给药7~10天.B组: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左氧氟沙星0.2g、甲硝唑0.4g,2次/日,饭后服用,疗程1周.结果:A组痊愈30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B组痊愈29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A组与B组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除Hp55例,根除率91.7%,B组Hp根除54例,根除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治疗.

    作者:谢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10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封闭疗法组和小针刀疗法组各54例.结果:封闭疗法组痊愈38例,好转16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4.34±1.305),小针刀疗法组痊愈54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1.17±0.423).结论:小针刀疗法组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在痊愈率及治疗次数方面与封闭疗法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疗法组明显优于封闭疗法组.

    作者:夏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98例,与同期60例经腹子宫肌瘤剥徐术比较.结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在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例数、住院时间、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甘淑君;王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治疗颌面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收治颌面部骨折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夹板及螺钉行颌面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骨端固定、咬合关系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内固定处螺钉孔呈低密度影,骨折线不显影,已基本愈合,术后12~18个月复查发现螺钉孔已经开始出现模糊影,其密度仍低于周围骨质,部分患者的螺钉已经开始逐渐吸收,术后24个月时正常的骨小梁已经代替螺钉的空洞,透射影像消失.结论: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是一种易于使用并且有较好弹性和强度的内固定材料,为颌面外科临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房洪波;黄菁;王树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引导式教育在高危婴幼儿群中的实践

    本院按照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康复理念,通过引入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婴幼儿实施一系列的训练、教育措施,提升高危儿的智商水平,减少运动残障儿的发生几率,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和防治效果.

    作者:苏红娜;苏红梅;王立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治疗肺癌术后乳糜胸.方法:收治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例保守治疗及1例手术治疗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死亡.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保守治疗多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效果不佳,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姬宇宙;薛霞;王冬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晨会交接班流程的细化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化晨会交接班流程,以保证护理安全与工作质量.方法:制定细致规范的晨会交接班流程并付诸实施,定期检查和评价交接班规范执行情况.结果:护士明确了交接班的意义和目的,主动地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的能力.结论:护理工作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作者:马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肝活检在原因不明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收治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行肝活检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1例(73.33%),药物性肝炎4例(26.67%).行病理检查前误诊为病毒性肝炎(非甲~戊型)4例、误诊为药物性肝炎4例,总误诊率达53.33%.结论:根据病史体征和既往服药史、饮酒史等资料对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易造成误诊,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其主要病因之一.

    作者:李应;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预后探讨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手术之后能够可靠固定,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如下:优23例,良3例,评定结果优良率92.86%.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固定治疗,固定可靠,治疗后并发症少而且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祖帕尔·苏来曼;杜曼·吐鲁木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符合项的识别、报告及调查处理

    目的:对不符合项进行严格管理,是对日常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是对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也是保证血液产品的安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对不符合项的管理不断地加强,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更好地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丽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工作职责的探讨

    上海市长宁区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以居委为服务单位的家庭医生制度工作,本文在长宁某社区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此模式下家庭医生的工作职责,从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的职责、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的职责、与居民家庭建立伙伴关系的职责、健康服务路径指引的职责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酮替芬联同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

    呼吸道疾病是小儿的一类常见病.酮替芬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本文简要介绍治疗体会.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