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晗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8、10水平的变化。方法:2012年-2013年收治妊娠高血压产妇70例,均给予解痉、镇静、控制血压、利尿等对症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0例患者临床干预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经过临床干预,70例HDCP 患者 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患者体内存在炎性细胞分子紊乱,参与了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过程,可作为治疗评估的指标。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该院足月与近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提高防治水平。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25例,分析其病因、治疗、转归。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84例(37.33%),新生儿感染48例(21.33%),母乳喂养性黄疸29例(12.89%),新生儿溶血病14例(6.22%),病因不明33例(14.67%),多因素17例(7.56%)。所有病例均无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遗留共济失调3例。随访发现2例眼球振颤。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主要措施。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综合治疗。
作者:梁彩桃;史红敏;武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和鉴别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8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本组80例患者接受 CT 检查77例,其中 CT 平扫28例,49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行 MR 平扫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32例。结果:影像学表现:浆液性囊性肿瘤位于体尾部38例,位于头颈部42例。形状:表现多种形态38例,表现杵状指11例,表现光滑6例,表现分叶25例。分房数目:表现多房30例,微囊29例,单房21例。房径大小1.5~3.5cm,平均2.2cm。钙化情况:表现为边缘钙化9例,表现为中心钙化4例,无钙化67例。有壁结节24例,无壁结节56例,中心有瘢痕9例,无瘢痕61例,全程胰管扩张16例,近端胰管扩张7例,无扩张57例。结论:CT和MR可以作为诊断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对照组(未加孕激素组)和加入含有不同浓度孕激素培养液处理组,作用48小时及72小时后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的影响。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孕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作者:何芳;朱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诊断急性脑外伤的差异,指导临床诊断。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37例,均进行MRI与CT检查。结果:137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中,弥漫性轴索损伤48例,其中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12例,单纯硬膜外血肿18例,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挫裂伤99例,其中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单纯脑挫裂伤28例,脑室内出血5例,轴索损伤15例,硬膜下血肿7例,骨折和硬膜外血肿22例。经 CT 检查,漏诊硬膜下血肿3例,轴索损伤15例,脑挫裂伤6例,MRI漏诊6例骨折。结论:MRI在诊断急性脑外伤方面优于CT,但是在检查骨折方面不如CT,对于急性脑外伤可以进行MRI和CT同时检查,减少漏诊率。
作者:王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滑膜骨软骨瘤病好发于膝关节,X线平片表现为关节腔滑膜囊内及腱鞘处结节钙化或骨化影,其钙化或骨化灶具有大小不一、多少不一,或聚集或分散,或致密钙化或环形钙化的特点,部分病例合并退行性关节病及关节腔积液。结论:软骨结节的钙化或骨化是滑膜骨软骨瘤病的直接征像,影像学检查对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病主要依靠X线表现进行诊断,CT或MRI检查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作者:胡清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中药方外敷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理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外敷。治疗60天1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90例(90%),好转6例(6%),总有效率96%。对照组痊愈70例(70%),好转10例(10%),总有效率8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外敷结合手法按摩及理疗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永斌;高卫华;何时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慢性中耳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气导听值、干耳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及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是一种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孙小龙;翟建光;李晓洋;张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补充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骨髓抑制、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等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皮肤反应、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9.7%、12.9%、19.3%和45.2%。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皮肤反应、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等近期不良反应,患者易耐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张如楠;王倩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方法:2006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海洛因依赖者1822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6例确诊高血压。人口学特征:均为男性,年龄31~50岁(69.81%)年龄段为主,主要为文化程度较低者。海洛因滥用方式:以静注或肌注为主。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喜高盐饮食、喜甜食、肥胖和高血压家族史等。结论: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发生高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
作者:王茜;段黔琳;王婧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临经感冒在临床上时有碰到,本文就2例临经感冒患者治疗体会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邹振国;赵吉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研究分析对其行前路手术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抽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试验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疗法,对照组则采用后路手术固定疗法。随访5个月~3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椎体高度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且没有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内固定物比较稳定;而对照组在术后则有出现4例神经功能失常的症状。结论:前路手术内固定疗法可直接解除脊髓压迫,而且植骨的融合率高。
作者:耿德虎;孟光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保留大隐静脉的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与外阴恶性肿瘤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探讨前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外阴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双侧大隐静脉主干,对照组12例结扎、切除一段大隐静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急慢性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下肢水肿、急性静脉炎、下肢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大隐静脉的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手术难度,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复发率,但是能明显地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王倩青;郭祥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病因特点,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和复发组,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对RAP进行随访分析。结果:48例RAP患者中,高脂血症性16例(33.3%),胆源性4例(8.3%),酒精性10例(20.8%),暴饮暴食4例(8.3%),多因素4例(8.3%),其他因素7例(14.6%),特发性5例(10.4%)。复发组男性高于女性,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脂源性为RAP的危险因素。随访发现高脂血症、饮酒可导致RAP再发。结论:高脂血症、酒精性为伊犁地区RAP的主要病因。
作者:秦健;霍晓灵;皮秀梅;陈可;谢欣宇;马晓娟;刘姗姗;张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腹股沟疝治疗效果,并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5.5%,观察组治疗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20例患者伴有明显的疼痛,而观察组患者仅1例伴有疼痛症状,经过适当的止痛处理和物理治疗,疼痛症状均得到改善,两组疼痛并发症控制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并发症、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冉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结果:60例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34例,痊愈率56.7%,好转24例,好转率40.0%,因肺部感染并大面积脑栓塞死亡2例,死亡率3.3%。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是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玉英;宋利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施他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10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 静推,同时奥美拉唑4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中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施他宁250μ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 慢速静推。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时间(15.2±1.1)小时,控制出血48例,出血控制率96.0%,对照组止血时间(37.9±3.6)小时,控制出血35例,出血控制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他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短,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鼓膜麻醉剂棉片贴敷鼓膜行表面麻醉,用5号长针头将中耳腔内液体抽出,同时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2滴/次,3次/日,口服阿莫西林0.5g/次,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抽液后将沐舒坦15mg和地塞米松5mg混和液注入耳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华;胡淑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通阳散结推拿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5例只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日,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48%,经χ2检验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48%,经χ2检验P<0.05。结论:通阳散结推拿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既安全又有效。
作者:刘鹏;齐兆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轻微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的初级阶段,对MHE患者进行风险预测,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及安全至关重要。对轻微肝性脑病的检测方法、风险预测、护理干预及疾病的预防进行综述,旨在早期识别MHE,并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干预,改善MHE的预后。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