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目的:通过保留大隐静脉的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与外阴恶性肿瘤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探讨前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外阴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双侧大隐静脉主干,对照组12例结扎、切除一段大隐静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急慢性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下肢水肿、急性静脉炎、下肢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大隐静脉的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手术难度,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复发率,但是能明显地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王倩青;郭祥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与常规护理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生活方式、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并随访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护理质量提升幅度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利芬;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MD-550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使用原机及随机试剂进行仪器准确度评估、精密度评估、稳定性评估、回收实验、仪器交叉污染评估、线性测定。结果:本仪器有很高的精密度,CV值0.15%~0.78%。钾、钠、氯、钙回收率分别为98.5%,103.3%,98.6%,103.5%。携带污染率0.23%~1.15%。在临床生理及病理范围内线性良好。定标后24小时结果稳定。结论: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稳定性均具有良好性能,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
作者:吕园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肾病综合征并ARF患者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观察组半年内生存12例,半年生存率80.0%,对照组半年内生存8例,半年生存率5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荫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鼓膜麻醉剂棉片贴敷鼓膜行表面麻醉,用5号长针头将中耳腔内液体抽出,同时用1%呋麻滴鼻液滴鼻,2滴/次,3次/日,口服阿莫西林0.5g/次,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抽液后将沐舒坦15mg和地塞米松5mg混和液注入耳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华;胡淑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云南某医院住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某医院就诊的淋巴瘤患者年龄多在40~59岁,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LDH、ESR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行HBsAg检测的阳性率11.11%,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Ag阳性率44.44%。结论:在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需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如为HBV感染者需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直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且满足疗程至少1年。
作者:何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我国的药学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外的药学发展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目前我国药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展望,得出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方法。大力发展药学至关重要,需要广大药学工作者和多方力量予以不懈的努力。
作者:赵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情况,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21例外伤致脊髓损伤截瘫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当前家庭自我护理的现状并探讨可能影响家庭自我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出院后家庭自我护理情况欠佳,影响外伤后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家庭自我护理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有家庭成员悉心护理、医疗费用来源、出院后是否经过专业的康复锻炼、病程时间、是否伴有明显的其他系统疾病。结论:住院期间医护工作者应该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教育,社会及其家庭成员的经济及感情支持可以影响患者自我护理的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对照组(未加孕激素组)和加入含有不同浓度孕激素培养液处理组,作用48小时及72小时后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的影响。结果:MTT试验结果表明孕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作者:何芳;朱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胆石症患者胆囊切除愈后临床观察。方法:1991年3月~2011年2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者3000例,均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其中323例继发胆总管结石做了胆总管取石术。术后随访观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恢复顺利。随访全部术后患者在1年,3年,5年,10年,23年5个时间段进行随访统计,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腹胀、腹泻、饮食变化、并发症。结论:单纯性胆石症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疗效欠佳,临床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光全;林琦远;黄雄;廖忠;吴先麟;何芳;蒲成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25例,行跟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植骨术。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92%)伤口愈合良好,2例(8%)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瘢痕愈合。全部病例均随访>180天。结论:手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治愈率高,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角严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患者病床尾号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高伟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评价正畸牵引术在修复暴露龈下残根断缘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牙齿断裂且牙根断面位于龈下患者26例,共30颗患牙,在修复龈下残根前应用正畸牵引术使断缘暴露,并在牵引前后及固定保持3个月后观察牙龈的形态,检测牙根的稳固程度,及通过X线摄片分析牙槽嵴顶至残根断缘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正畸牵引术能较有效地暴露龈下残根断缘,且龈缘与邻牙协调,固定3个月后牙齿无松动。结论:正畸牵引术在修复龈下残根前暴露龈下残根断缘的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有助于龈下残根的修复,还有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 ICU 谵妄患者发生情况、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谵妄主要发生原因有患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护理对策包括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改善ICU治疗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加强护患沟通、缓解紧张情绪。结论:需针对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积极护理干预,以减少谵妄的发生。
作者:陆雪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差异,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重建钢板内固定组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组各40例。结果:重建钢板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8.7±1.1)个月,医疗费用(5171.2±112.1)元,发生并发症4例(10.0%),优良38例(95.0%)。克氏针钢丝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8.8±0.9)个月,医疗费用(3299.5±101.3)元,发生并发症12例(30.0%),优良30例(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各有优点,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方面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明显优于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但费用较高。
作者:鲁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医护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院骨科实习护生82名,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人,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医护结合模式进行护理带教,实习结束后安排两组护生进行护理查房,从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护生进行骨科理论及护理论文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的骨科理论、护理论文、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计划等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护结合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及综合素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艺;肖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结果:60例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34例,痊愈率56.7%,好转24例,好转率40.0%,因肺部感染并大面积脑栓塞死亡2例,死亡率3.3%。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是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玉英;宋利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数字化模拟诊室”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5人,对照组5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医诊断理论及实验教学。试验组在进行常规中医诊断理论及实验教学的同时,增加“数字化模拟诊室”训练。结果:试验组中医诊断试卷平均成绩及中医诊断病案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中所有学生均对“数字化模拟诊室”给予好评。结论:“数字化模拟诊室”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技能方面确有效果,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 X 线平片和 CT 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经X线平片和CT确诊,表现为肺内血肿7例(11.7%),X线平片及CT均表现为肺内孤立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肿块影,不按肺段、叶分布,肿块上方,近边缘处见半圆形或新月形含气透光影,称为“含气新月征”。表现为创伤性肺囊肿10例(16.7%),X线平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圆形或椭圆形薄壁空洞影,内有液平。表现为肺实质实变影22例(36.7%)。X线平片主要表现:可见边界模糊的大片状实变影,而且分布不按段、叶分布;CT主要表现:分布在肺野外围、边界模糊的实变影,当病变发生在肺实质中央则表现为“积水潭”征。表现为肺间质性改变21例(35.0%),X线平片主要表现:病灶内常夹杂斑点状病灶,创伤部位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肺纹理增多、增粗;CT主要表现:血管纹理模糊、增粗,肺野透光度减低,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更细微的间质性肺出血灶。结论:对于胸部创伤的患者要尽快进行X线平片和CT的检查,对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的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聚集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以41个T2DM家系中同胞一级亲属为研究组(n=98),以同胞配偶中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同胞为对照组(n=85)。测定身高、腰围、体重、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糖尿病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研究组根据CDS在2004年的建议标准分为:无代谢异常组、伴1项代谢异常组、伴2项代谢异常组、伴MS组、伴1项以上代谢异常组、伴2项以上代谢异常组。对研究组的组分聚集情况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81.63%伴1项以上MS组分的异常,50%伴2项以上MS组分的异常,32.65%伴MS,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的异常率分别为38.82%、29.41%、12.94%)(P<0.01)。在糖代谢异常发生前已可出现1项或多项MS组分异常。随MS组分异常聚集的增多,其血糖、腰围、SBP、DBP、TG升高越显著,HDL-C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T2DM家系一级亲属同胞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生MS组分中1项或多项异常,对这一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密切监测MS组分及相关代谢指标。
作者:周慧;韦晓谋;周素娴;邓婷婷;韦卉;李锦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