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卫计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主动上报

北京青年报

关键词:国家, 医院, 感染暴发, 信息报告系统, 医疗机构, 通知, 处置工作, 办公厅, 责任, 卫生, 规范
摘要:本报讯(记者刘洋)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启用全国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系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工作。根据通知,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而未报告的,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 口服,1次/日,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阻断脑梗死的进展,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郝金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心脏病为什么会发生黄疸?

    心脏病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黄疸,但是,当病情加重以致发展到心力衰竭时,常可以并发黄疸。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导致肝脏长时间处于瘀血状态,肝脏内被动扩张的血管可以不断地挤压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致使肝细胞内的胆红素流入血中;另一方面,扩张的血管还可以挤压肝内胆管,以致造成胆管狭窄、阻塞,胆汁引流不畅,造成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还会使肝细胞因缺氧变性和坏死,造成肝功能损害,失去正常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中胆红素增加。终,因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黄疸。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V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治疗追踪确诊的肺孤立性结节病变46例。结果:分叶、毛糙(毛刺、棘状突起与锯齿征)、密度不均匀(空泡、支气管充气、磨玻璃密度等)、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等征象与恶性结节相关,而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钙化灶与卫星灶等则与良性结节显著相关。动态增强扫描前后病灶CT值增加的幅度对鉴别良恶性很有价值。结论: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文;陈开平;颜勇;雷建华;杨昌昌;姚茂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参在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肾病的治疗。丹参治疗肾病的药物作用包括:改善微循环障碍、抗凝血、抑制或减弱肾脏变态反应性炎症损害、改善代谢、调节免疫功能、利尿、消除蛋白尿。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肾小管的功能,促进缺血肾的自由基清除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李永明;夏席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白血病患者为什么出血?

    几乎每个白血病患者都会有出血表现,几乎所有部位都可能会发生出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但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是皮肤、口腔、鼻腔,其他还包括眼球结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女性患者以月经量多为常见)出血,严重的出血为颅脑出血,可危及生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与监护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5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进行规范的管理与监护,做好病情监测,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9例患者中治愈5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机械通气中规范的气道管理与监护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使氧疗有效进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子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癫痫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癫痫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8月收治癫痫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德巴金治疗,治疗组采取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5)。结论:德巴金和利必通联合治疗癫痫疗效满意,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关迎;胡金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84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8490例患者中,HBsAg阳性反应性558例(6.57%),略低于健康对照(7.52%)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抗-HCV阳性反应性153例(1.80%),高于健康对照(0.93%)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应引起临床和家庭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减少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感染。

    作者:方海荣;张金萍;吕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何谓非选择性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微小病变时由于某致病因素使较多阴离子丢失,静电屏障作用减退,因此,大量较小、带负电荷的白蛋白由尿中丢失,形成“高选择性蛋白尿”。在其他病理损伤较明显时,比如肾病综合征,毛细血管壁除存在一定的电荷屏障损伤外,还存在分子大小选择性屏障的损伤,所以,分子大小不等的各种蛋白由尿中丢失,形成“非选择性蛋白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和预后,得出其中的经验和不足。结果:30例患者,25例顺利康复出院,5例死亡(死于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各2例,死于肺栓塞1例)。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良好的术后功能锻炼,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顺利度过这种老年人常见而严重的打击。

    作者:刘维;王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目的:通过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精神原因、穿刺疼痛原因、晕血和晕针原因、空腹献血、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以及献血环境原因等,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严格的体格检查、改善献血场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等,从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使无偿献血队伍得到壮大。

    作者:冯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先天性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缺失1例

    目的:通过分析先天性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缺失1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检查,认为消化道出血患者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有重要价值,特别是行介入治疗前的病变评估。

    作者:何绍飞;查远志;李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感染性疾病科以治疗肝炎疾病、呼吸道发热疾病、肠道疾病、艾滋病等疾病为主的科室,由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增加了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风险。近年来,由于“非典”、人禽流行性感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我们国家对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特别是“非典”之后,人们对传染病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对医疗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工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各种分泌物、代谢物等,如何降低护理风险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相关预防措施。

    作者:马丽;陆海鸿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的临床及MRI表现分析

    目的:讨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好发于右乳外上象限,病理分级为Ⅱ级多,MRI 上病灶多呈形态不规则的团块状,部分也可呈结节状及分叶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多呈高信号影,ADC值降低,20例可见病灶周围多发增生的肿瘤血管影。动态增强扫描,按TIC分型,Ⅰ型(渐增型)5例,Ⅱ型(平台型)11例,Ⅲ型(流出型)9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临床及MRI表现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

    作者:李智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螺内酯致高钾血症抢救报告1例

    目的:螺内酯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性利尿剂,可导致高钾血症,经过抢救治疗能挽救生命。本文分析了1例螺内酯导致高钾血症的抢救,以期能指导临床。

    作者:程桂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与剖宫产术式及操作技巧、产妇的全身状况有关。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徐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89例症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重点是提高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警惕性,加强诱因观察及病情观察,以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产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降低母婴死亡率。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认识,严格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为早期确诊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青;邓肖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ESS 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 Barthel 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神经功能,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席德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2009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例,均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发生产后大出血,其中1例止血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产妇要求保留子宫后经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3例大出血是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经过积极抢救,出血控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例7分,6例9~10分,2例早产儿送NICU治疗,所有母婴均康复出院。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徐锦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剖宫产术前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术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左布比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等比重的0.5%布比卡因、0.5%左布比卡因与0.5%罗哌卡因各2ml,观察这3种药物引起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前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在药物推注后的前3分钟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入3分钟后,A、B 两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药物推注后前3分钟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注入局麻药3分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在三者中对剖宫产术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胡志超;孔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