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诊治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张洪涛;朱鹤飞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 关节镜,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诊治的3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资料,对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切除术进行诊断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34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达88.2%;且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或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采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并行关节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确诊率,而且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中药含漱液防治艾滋病口腔病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含漱液防治艾滋病口腔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艾滋病口腔病损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自拟中药含漱液含漱,对照组患者使用 0.9%氯化钠注射液含漱.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口腔病损发病率为22.5%,对照组则分别为82.5%、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中药含漱液防治艾滋病口腔病损,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口腔病损情况.

    作者:林深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经综合护理前后的BPRS和NOSI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疾病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综合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作者:宋惠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2 例脑动脉破裂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病死、残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为了防止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必须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

    作者: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5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疗效明显.

    作者:金炳东;陈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消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疗效确切.

    作者:王宪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均有斑块组、下肢动脉有斑块组以及对照组(无糖尿病并发症),对CysC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各组别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ysC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在判断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姜艳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李岩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液在不同溶剂配伍使用时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配液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不同时段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观察配液后颜色变化情况.结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在3 h内药物有效含量下降小于10%;但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差,在用药3 h内药物有效含量下降在10%~30%.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好,但在含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且其含量下降速度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应立即稀释,并应在3 h内(25℃以下)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作者:李彩兰;张涛;郭杨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预防性护理在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012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0月收治的112例肛肠病手术患者资料,将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防性护理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预防性护理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 1 天、术后第 2 天的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肛肠病手术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玲;张秀芹;赵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药学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6月和2014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药学干预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提升,且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药学干预,可有效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从而不断规范抗菌药物在Ⅰ类切口围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高;李岳平;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站收治的超声诊断45例卵巢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5例发生在正常卵巢,占11.1%,40例患者合并卵巢肿瘤,占88.9%.其中有3例患者误诊,占6.7%;其余42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提示卵巢蒂发生扭转或不全扭转,以此反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庆敏;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两种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其中80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23 mg/d)口服治疗,心率控制水平为每分钟61次,设为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71 mg/d)口服治疗,心率控制水平为每分钟50次,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改善远期预后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帕依扎·哈继木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就我院病案管理主要存在的管理分散、信息利用率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增强科学管理意识、规范管理制度、重视人才培养等对策,使得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完善,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等,均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例高龄重症肌无力伴肺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监护方法,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对1例重症肌无力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及心血管用药方案制订等方面,进行药物治疗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将抗菌药物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作为药学监护的切入点.避免了潜在的药物治疗风险,解决了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药学监护可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建立并完善用药监护要点,及时与医师沟通,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范景辉;李志平;李海燕;赵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90例肝功能不全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葡醛内酯片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红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足月单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和传统产时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阴道分娩转剖宫术率以及剖宫术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 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B 组(均P<0.05),第三产程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采取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

    作者:卢彤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经我院确诊的40例高危妊娠产妇资料,依据处理措施不同将40例产妇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的措施,而观察组产妇则在产后给予催产素,同时给予宫颈注射或肌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并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高危原因及产后出血原因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内和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问题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是导致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结论 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尤其对于高危产妇而言,给予益母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现象、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林瑞玉;林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医源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致医源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常规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细菌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尿液标本细菌检测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导尿管致医源性感染,确保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安全性.

    作者:王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2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锁定钢板组和重建钢板组,分别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与重建钢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均能有效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林勇;林雪平;阮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隐裂牙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和分次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基牙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疗效确切.

    作者:李兴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