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凌凌

关键词:细节护理, 脑梗死, 溶栓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行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提升护理质量.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 月诊治的 63 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及单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GCS评分及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临床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清醒.

    作者:宋冠男;朱芳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组合型人工肾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效果.方法将6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B组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观察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前后血清PTH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TH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PTH变化大,治疗后血清PT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治疗后PTH水平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血清中的甲状旁腺激素,对提高和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德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站收治的超声诊断45例卵巢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5例发生在正常卵巢,占11.1%,40例患者合并卵巢肿瘤,占88.9%.其中有3例患者误诊,占6.7%;其余42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提示卵巢蒂发生扭转或不全扭转,以此反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蒂扭转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庆敏;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B型超声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B型超声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91例患者中,胆囊结石的超声检查与手术证实的诊断符合率为91.2%.结论 B型超声检查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方便快捷、无创伤、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种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高血压患者105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0/52),B组为94.3%(50/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4/52),B组为9.4%(3/53),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效果比(C/E)为112.8,明显低于B组的303.5(P<0.05).假设两种高血压药物治疗总成本降低10%,A组成本-效果比为101.5,明显低于B组的273.1 (P<0.05).结论 在高血压治疗中,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类似,但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作者:钟仲鸿;关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患者除一般治疗外,另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同时照射NB-UVB;对照组患者加用NB-UVB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NB-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确切.

    作者:赵丹;黄建伟;黄瑞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消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疗效确切.

    作者:王宪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卵巢囊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卵巢囊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囊肿64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卵巢囊肿患者,应采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该手术不仅创伤小,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和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治疗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彭方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3例患者治愈4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治疗成功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间为(13.2±2.4)d.其中发生呕吐2例,腹痛1例,腹泻2例,肝功能受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结论 科学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通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维持体内环境平衡,能有效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赖连娣;陈辉;陈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西药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西药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由西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实例研究发现,在临床中症状为皮疹、红肿、皮肤瘙痒比重超过50.0%;给药途径中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为静脉注射,比重超过70.0%;在所用的西药种类中,多的是抗生素,占西药种类29.0%.结论 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应加大对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胎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术、产后出血、感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栾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组(ESWL 组,92 例)、传统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组(UL 组,9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组(MPCNL组,136例)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组(RLU组,120例).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治疗成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MPCNL组、RLU组与UL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均明显高于ESW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SWL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RLU组明显短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LU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尤其对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治疗效果佳,可取代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伍春;郑振;刘绪冬;谢光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欢迎邮购《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2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锁定钢板组和重建钢板组,分别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与重建钢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技术与重建钢板均能有效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林勇;林雪平;阮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典乳腺癌根治术治疗,随访5年,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32.7%(P<0.05);研究组患者5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林元沛;李艳;王楚华;邓江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肺脓肿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与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痰培养阴性、体温、病灶减小、痰量、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肺脓肿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整改与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整改效果,探讨如何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整改前A组患者和整改后B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平均用药时间4个指标的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各项评价指标上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合采取强有力的整改措施,有助于规范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李欣影;严彩丽;钟慧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2 例脑动脉破裂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病死、残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为了防止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必须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

    作者: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