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孟薇

关键词:小儿, 支气管肺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翻身拍背,发热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多项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情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86例患儿均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好转带药出院或治愈出院。结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减低患儿的病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康复。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的研究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术后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故也说肠造口手术是一种违反生理致残性手术。美国每年肠造口约10万例,至今已有75万例[1]。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10万例,累计约100万例[2]。造口术后并发率高,国内外文献报道[3-4]肠造口并发率在11%~17%。肠造口术后患者在社会心理及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随着疾病谱和医学的发展,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提高造口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让造口患者活得愉快、活得有尊严是医护人员的终极目标。因此,探索肠造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将为医务人员及相关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现将国内外的对肠造口者护理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贺;柳明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满意度、母婴结局以及时产妇生产全部指标。结果 A组顺产率以及满意度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干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并且还能够减少产程,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王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64例,其中恶性疟55例(85.94%),间日疟7例(10.94%),首次发现卵形疟2例(3.12%);病例中男女比例为5.4:1,患者平均年龄为(36.06±8.65)岁,病例主要来源:非洲外籍来华经商25例(39.06%),病例外出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25例(39.06%);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按照主要输入源地区非洲旱季(10~次年3月)30例,雨季(4~9月)34例,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患者发病24 h内确诊的仅12例,占18.75%,经药物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1例。结论应加强境外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的筛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单位诊治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和继发性传播风险。

    作者:罗晓风;廖寅斌;余丹丹;湛柳华;肖晓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患者疾病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患者主要控制指标(糖代谢指标、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模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个体化教育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和体重指数的控制情况。结果住院期间经不同模式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出院时,试验组FPG及2hP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时,试验组的FPG、2hPG、HbA1c、SBP及L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内,试验组的随访次数、检查费用及向医务人员健康咨询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模式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个体化教育指导,可以更好更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综合管理,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王广利;陆鹏;谭运新;章法香;李弘磊;黄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脯氨酸肽酶(PLD)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比色法和放免法检测PLD和透明质酸(HA)、胶原IV(IV-C)、层粘蛋白(LN)、ALT等各种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肝炎PLD除与ALT 变化基本一致外,与其它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慢迁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急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活肝组PLD活性与ALT和HA基本一致,均明显升高;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者PLD活性绝大多数升高,且与HA、IV-C和LN明显相关(P<0.01)。结论 PLD活性变化对急性肝炎、慢活肝和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活动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敖琴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液体敷料赛肤润在胸科侧卧位手术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体敷料赛肤润在胸科侧卧位手术预防褥疮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胸科侧卧位的手术患者,按进行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液体敷料赛肤润保护受压皮肤,而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压红、淤血、水疱的出现状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了压红、淤血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敷料赛肤润能有效预防胸科侧卧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压红、淤血、的发生。

    作者:陈杰霞;王莉;张泽勇;林穗红;尹鹏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取环术的绝经期妇女56例,在手术前后实施本科指定的护理措施。结果麻醉总有效率100.0%,患者宫内节育器顺利取出,未出现麻醉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取环术,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再对受术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镇痛效果好,取环成功率高。

    作者:郝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差错的发生

    输血安全是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医院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2013年卫生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管理》文件,输血工作更加被重视。输血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献血者的选择、血液检验、血液制品的制备、血液运输与保存、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输血科建立室内质控,来确保本实验室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和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加强医院输血管理,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明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骨梗死的磁共振诊断

    骨梗死是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是由于血供不足造成的弥散性灶性骨质坏死[1]。骨梗死常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好发于四肢长骨,多见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和肱骨上端[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骨梗死有效的方法。骨梗死的磁共振(MR)表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也多种多样。笔者对骨梗死的MR表现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旭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养血安神汤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应用养血安神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和给予患者养血安神汤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66例焦虑症患者在使用养血安神汤治疗后,治愈46例(占69.7%),有效15例(22.7%),无效5例(占75.8%),总有效率为92.4%。结论焦虑症患者应用养血安神汤后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缓和的焦虑症状,对于帮助患者更好投入工作和学习有明显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及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1例患者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例患者能生活自理,3例患者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结论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100例婴幼儿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婴幼儿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结合临床实际操作,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相互配合,总结经验,力求标准而人性化的检测流程。结果婴幼儿ERG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对提高ERG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惠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心胸比例(H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常规治疗的疗效,且疗效佳,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徐绍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耐药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临床对耐药性结核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耐药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药物耐药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耐药性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孟令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后路经关节突入路微创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后路经关节突入路微创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观察组35例则采用后路经关节突入路微创减压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凸成角矫正率与远期丢失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关节突入路微创减压内固定术有确切的远期疗效,可有效固定并加快植骨融合,有效恢复神经功能。

    作者:马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160例进行随机均分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单纯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依那普利。两组治疗3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氨氯地平的疗效。

    作者:杨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后不适症状的影响

    手术后,患者因恐惧不安、疼痛、寒战、口渴、腹胀、尿潴留等原因,令患者感到许多不适和痛苦,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着重于以患者的舒适为护理重点,减轻患者痛苦增加其舒适度,本科自2014年1月至6月对5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行舒适护理,减轻患者不适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洪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

    宫劲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生殖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30~50岁的年龄段,如今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但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64例作国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米非司酮和丹鳖胶囊治疗65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8±1.9)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2.2±1.3)cm3。观察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9±1.6)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1.6±1.2)cm3。观察组的肿瘤体积减少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孕酮、LH、雌二醇、FSH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性激素下降幅度显然高于对照组。结论同时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

    作者:贾桂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反复发热患者布鲁斯菌感染情况检测

    目的:了解反复发热患者中布鲁斯菌的感染情况,为医务人员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布鲁斯菌病提供检测依据。方法依据 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在对94例发热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阳性37例,阳性率为39.4%;其中男性布鲁斯菌病29例,阳性率为30.9%;女性布鲁斯菌病8例,阳性率为8.5%。结论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人、畜间布病疫情监测;医务人员对反复发热患者要及时建议进行布鲁菌病实验室相关检查。

    作者:孙爱琴;王向飞;郭晓菲;赵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