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蕊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使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6.6%。结论加强护理能增加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金宝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在临床上,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实施肿瘤化疗与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运用比较广泛,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其不但能够确保患者及时用药,还能减少因化疗而造成的静脉炎和渗透性损伤情况,是减轻患者痛苦与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为了确保使用的导管处于正常状态,对导管的护理工作也必须要做好,本院使用深静脉置管的技术历史悠久,现将具体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苏艳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典型病例患者张某,男,56岁,主因四肢活动障碍2天,加重伴呼吸困难2h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全身肌肉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及二便失禁,未行任何处置,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及双上肢无力,给予静脉滴注抗炎药物,症状仍无缓解,于2h前出现四肢活动障碍,伴胸闷、气短,随即出现呼吸困难,颜面及口唇发绀,急呼120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入院途中出现尿失禁。既往患者曾出现过低血钾,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4℃,脉搏13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230/110 mmHg。神志模糊,语言不利,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四肢无自主活动,生理反射减弱,腱反射消失。门诊行头颅 CT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入院诊断考虑为低血钾。立即给予复方氯化钠500 ml,内加入10%氯化钾20 ml静脉滴注,10%氯化钾注射液20 ml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口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采血。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入院后约15 min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监护仪显示血氧由90以上逐渐下降至70左右,患者随即出现意识丧失,立即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联系手术室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血氧升至90以上。辅助检查回报:血钾2.04 mmol/l,血糖12.73 mmol/l,pH值7.3,二氧化碳18.83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6.2×109,血肌酐蛋白0.44,甲状腺功能正常。继续给予补钾、补液,给予静脉补钾10 g/d。2 h后复查血钾2.3 mmol/l,6 h后复查2.44 mmol/l。入院后第2天拔去气管插管,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四肢活动自如,第2天6:00复查血钾2.76 mmol/l,16:00复查血钾恢复至5.46 mmol/l。继续给予补液、补钾,逐渐减少补钾入量,住院治疗3天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一般情况佳,化验血钾均在正常范围。低血钾:血清钾(K+)浓度在3.5~5.5 mmol/L,平均4.2 mmol/L。通常血清钾<3.5 mmol/L时称低血钾。低血钾是临床急症,如治疗不及时,患者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本例患者为低血钾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机麻痹,亦非常危急。如抢救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
作者:薛庆荣;王秀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颌面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14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分析患者的致伤因素、外伤分布,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清创处理及抗感染治疗,对外伤牙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进行牵引复位。结果148例患者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创伤多发于20~40岁,交通伤居首位,在各类创伤中,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及下颌骨骨折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结论软组织损伤均早期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组织。对于骨折应早期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4 h内)是动脉瘤介入治疗罕见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乔林赏;张举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但能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产妇快速恢复,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总结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经验,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科2013至2014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8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8名患者术后伤口出血少,均未发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通过个体化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患者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板钢内固定进行治疗,侧切口置板,对尺桡关节损伤的患者同时进行处理。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且终获得骨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根据改良的Mcbride评分和纽约顾客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29例,良6例,可3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3.8%。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牢靠,手术简单效果良好,术后可以早期进行锻炼。
作者:李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前来我院心内科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共6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0.91%;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可促使护理人员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证以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经济的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永惠;李坤;隋婧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1]。TOBS 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留置针的基本认知及再次接受使用留置针的意愿性。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60名住院患者接受过留置针≥1次的患者进行留置针的相关知识需求调查。结果患者对对留置针的一般知识,≤70岁患者不知晓率高达64.4%,≥71岁患者不知晓率高达7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你知道留置针留在血管内的是哪一部分吗、留置针能保护血管、留置针不能剧烈运动、留置针易发生导管堵塞的知识点。对于留置针的维护知识点、再次接受留置针意愿,≤70岁和≥71岁的患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相关的护士对患者进行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宣教的流程,提高患者对留置针自我维护及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意愿性。
作者:黄慧婷;张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20~45岁的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为不孕、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痛经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被认为是肿瘤生成环节中的中心启动因子,在多种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中被过度表达[2]。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表达的实验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晓娟;李德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全面和快速康复,观察和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悲观、失望,只有少数患者表现出心态稳定,临床治愈65例,有效31例,病情恶化20例。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思想负担重、顾虑多,易有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心理,应加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给家属和患者减少经济负担。
作者:宋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临床上,漏斗胸主要是一种先天性胸廓发育畸形。目前这种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清楚,且大多数发病于小儿人群中。经研究发现,儿童发生此疾病率为0.1%~0.3%,且男女比例为4:1[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经胸骨后支撑板植入术(Nuss手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式[2]。本院对本次所收治患者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术,手术较为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林芝;周欢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通过分层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真正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化,达到调动护士积极性、同工同酬、优酬优得,实现护理人员的责权利统一,达到有效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护士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及新技能,提高专业能力。本院从2009年开始对通过护理分层培训使对不一样年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这样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升护理质量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梅霜;喻光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耐药性结核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耐药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药物耐药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耐药性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孟令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前庭沟纵形小切口颏假体置入术矫正轻、中度颏部发育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前庭沟双侧纵形小切口U型剥离法颏假体置入术治疗轻、中度颏部发育不足12例,采用前庭沟双侧纵形小切口入路,骨膜下U型分离假体腔隙,置入硅胶假体。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本组12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颏部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探讨前庭沟纵形小切口颏假体置入术,切口隐蔽,避免颏神经受损伤,下唇、颏部肌肉无明显破坏,假体易于放入,术后假体不宜移位,固定要求不高,双侧对称性良好,该方法安全有效,易于掌握。
作者:陈啸;李平松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收治的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3例好转,2例由于大面积脑梗死而死亡,1例因中毒感染死亡,治愈率93%。结论密切细致的病情观察、准确的用药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恩杰;杨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针对性修复。结果对本组32例患者进行为期半年-三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的鼻部整形治疗优良率高达100%。结论在鼻部整形修复外伤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遵从审美原则是达到治疗优良率的基础。
作者:刘亦晴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