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的临床分析

刘亦晴

关键词:鼻外伤, 美容手术, 鼻梁, 鼻尖
摘要:目的:探讨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针对性修复。结果对本组32例患者进行为期半年-三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的鼻部整形治疗优良率高达100%。结论在鼻部整形修复外伤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遵从审美原则是达到治疗优良率的基础。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静脉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注意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鹏;李志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研究组总有效率9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康艳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免费网络医疗指引系统的设想

    1我国医疗目前的现状1.1“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之难,难在大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候,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合理,导致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而乡镇卫生院则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看病之贵,贵在政府投入不足、医保水平低、新药品新技术的高昂费用、“举证责任倒置”所带来的过度检查、药品流通环节中的层层加价,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大部分临床医生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巨大,紧张的医患关系常常使他们的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再加上现阶段医生的收入偏低,体现不出他们的劳动价值,这又进一步恶化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戚华津;吴广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胆囊炎疾病88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胆囊炎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6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疾病复发概率。

    作者:周慧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当前较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及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高达2.5亿,尤为多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发病率,且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并发症,导致多种病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健康。迄今为止,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为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妊娠期耳鼻喉疾病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患者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妊娠期耳鼻喉疾病孕妇患者,对45例孕妇进行临床表现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对45例妊娠期耳鼻喉孕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症处理均明显改善症状,大多数痊愈。结论妊娠期孕妇患耳鼻喉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均与非妊娠期的不同,主要是采取物理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的耳鼻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王世艳;陈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oh的块根。根据炮制方法和药效的不同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其中鲜地黄性寒,味苦、甘,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力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鲜品在临床应用较少,而关于鲜地黄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则更少[1]。《本经》有“生者尤良”的观点。历史上的记载在现代条件下如何认识呢,故有必要对鲜地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本文对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段红福;崔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80岁以上老年肾病患者透析和死亡风险分析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透析决策。方法观察80岁以上老年患者生活质量(QoL)和临床特征,采用竞争风险分析方法评估透析启动和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73 m2)。多数患者无贫血性血红蛋白水平(Hb),亦无铁缺乏,正常钙和正常磷水平。所有患者饮食良好,均为正常认知功能和良好的QoL。3年内病死率为27%,透析启动为11%。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32%)、亚病质(18%)、肿瘤(9%)、感染(3%)、外伤(3%)、痴呆(3%)、其他不明原因(32%)。透析启动原因包括高血钾或酸血症(71%),未控制的消化疾病(35%)、肺或末稍水肿(29%)、营养不良(12%)。死亡有预测因素包括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年龄、步行功能受损、Hb<100 g/L。对于透析启来说,eGFR<23 ml/(min×1.73 m2)、舒张期血压与透析启动独立相关。结论80岁以上老年的透析决策应根据尿毒症标准来严格选择。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40例患者行以特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作用,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从而大大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彤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冒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的122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这些婴幼儿进行感冒预防及护理方面的调查,进一步分析预防和护理效果。结果在选取的122例婴幼儿当中,有83例婴幼儿通过开展感冒预防和护理工作后,感冒次数明显降低,有效率为68.0%。结论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婴幼儿感冒症状的发生;在婴幼儿发生感冒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治愈感冒。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数量在2009年已经达到了近1.6万人,其中农村的老年人数量超过了60%。和城市老年人对比,农村的患病率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1]。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病。为了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辖区内的124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英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透刺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6个月随访肩周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后期复发率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意义。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辽源市卫生监督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必然被提高到更高的高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影响卫生监督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牟烩焰;王向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普及推广成分输血,提高成分输血率

    目的:通过沈阳市2009年~2013年5年来的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探讨进一步提高成分输血比率的方式,指导临床树立现代输血观念,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对沈阳市2009年~2013年临床全血和成分血用量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沈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红细胞类、机采血小板、血浆、冷沉淀)使用量逐年增加,全血使用量明显下降。结论本中心近年来在成分输血临床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仍需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促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64例作国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米非司酮和丹鳖胶囊治疗65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8±1.9)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2.2±1.3)cm3。观察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9±1.6)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1.6±1.2)cm3。观察组的肿瘤体积减少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孕酮、LH、雌二醇、FSH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性激素下降幅度显然高于对照组。结论同时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

    作者:贾桂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胶圈套扎术治疗内痔140例临床观察

    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又是多发病,有“十人九痔”之说。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1]。痔有便血、肛门疼痛及肿物脱出甚至嵌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胶圈套扎法作为一种治疗内痔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不住院,不需麻醉,无疼痛,随治随走,并发症少,逐渐为医师和患者所接受。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胶圈套扎法治疗内痔,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左云领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的血浆脂多糖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革兰阴性菌血浆血脂多醣的检测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3例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患儿采集标本,并给予细菌培养,针对细菌培养的结果给予分类,试验组为69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新生儿,对照组44例为培养阴性的新生儿,比较两组患儿患者入院后的血浆脂多糖、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第1天和第3天血浆脂多糖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白细胞的计数检测,正常组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73±1.63)ng/L,异常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64±1.5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浆脂多糖的检测可在细菌培养结果的空白期提供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依据,而且检验结果不会受到白细胞的计数干扰。

    作者:马伯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调查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成功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完成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结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慧云;胡冰;孙慧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Buess等[1]设计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系统,是利用手术用直肠镜与立体镜,通过肛门将直肠腔内肿瘤局部放大后进行局部切除的微创手术,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常规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比较较,TEM 明显改善了手术视野,且将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扩展到了直肠的近端,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遇到的技术难点,是目前盛行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方式之一。我国内地于2006年[2]开展了TEM手术,称之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娄善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