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的血浆脂多糖检测分析

马伯书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 新生儿, 血浆脂多糖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革兰阴性菌血浆血脂多醣的检测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3例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患儿采集标本,并给予细菌培养,针对细菌培养的结果给予分类,试验组为69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新生儿,对照组44例为培养阴性的新生儿,比较两组患儿患者入院后的血浆脂多糖、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第1天和第3天血浆脂多糖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白细胞的计数检测,正常组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73±1.63)ng/L,异常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64±1.5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浆脂多糖的检测可在细菌培养结果的空白期提供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依据,而且检验结果不会受到白细胞的计数干扰。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会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探讨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4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要领及诊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结果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具有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预防控制,经治疗15天4例患均痊愈出院,未出现院内感染病例。结论面对新发传染病,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可避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黄碧玲;汪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与临床分析比较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二位。目前,有关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很多,但原发性肝癌的血液流变学特点的描述不多。组间的t值检验用于比较组间的差异特征性,本文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未有肝外转移和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比较来描述其改变特点。

    作者:杨联君;李立波;李彬;周庭雄;王建蔚;叶翠媚;黄勇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全程陪检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陪检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中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陪检服务,并对相应服务的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提供全程陪检服务,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护医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杨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个组的N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5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吴柳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影响PICC置管因素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近年来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患者及操作者两方面阐述影响PICC置管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穿刺成功率,让其在临床更好的应用。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临床上,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改进,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本次研究应用其治疗直肠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琛琛;厉小丽;胡晓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妇临产后焦虑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娩会给产妇带来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在分娩过程中,大多数产妇会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程的正常进展。

    作者:陆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方法,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1],但是在化疗过程中容易引起诸多毒副作用,如静脉炎、血管破坏、化疗药物渗漏等,一旦有毒副作用的发生,对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具有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2],因此临床中为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PICC即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通过置管可以有效控制因药物外渗出现的静脉炎、组织坏死以及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3-4],且置管可长时间留置,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减轻痛苦。笔者就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潘嘏;王颖;姚源;曹素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发生率不断上升。当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给患者降压的同时进行降血脂治疗。在其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上降压的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报道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具有明显疗效,而国内对此类用药的研究甚少,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伴有原发性高血脂患者98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进行为期20周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脑梗塞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塞的发生率也正逐年升高。由于脑细胞对于缺血和缺氧非常敏感,若0.5 h内无法恢复脑部的正常供血,就会使脑部神经细胞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害,甚至出现不可逆性的伤害。而且,缺血的时间越长,再灌注的损伤程度也越重[1]。正因为如此,对脑梗塞进行及时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MRI和CT平扫却无法对你早期脑梗塞进行及早诊断,耽误了佳治疗时机。为了探讨DWI在早期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对12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以常规胃肠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行以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该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崔铭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患者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板钢内固定进行治疗,侧切口置板,对尺桡关节损伤的患者同时进行处理。结果38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且终获得骨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根据改良的Mcbride评分和纽约顾客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29例,良6例,可3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3.8%。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牢靠,手术简单效果良好,术后可以早期进行锻炼。

    作者:李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泌尿外科手术后致尿道狭窄的分析和治疗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24例泌尿外科术后致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尿道会师术后有11例,而前列腺摘除术后有9例,同时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有4例。尿道的术后狭窄与术中操作不当,术后牵引不到位,留置尿管及尿道扩张重视不够以及尿路感染有关。24例中18例行冷刀内切开术+瘢痕电切术,术后尿道扩张;6例单纯行尿道扩张。随访排尿均满意。结论术中防止尿道损伤,操作正确,彻底止血,术后有效使用抗生素、留置尿管及定期尿道扩张均可预防尿道狭窄。腔内治疗痛苦小、安全而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章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5例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可视丰富的血流动脉与静脉备注信号。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

    本文叙述了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着重叙述了6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运用科学管理、医学工程技术和临床医学,确保医用设备的使用质量的安全系统工程,并与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名誉,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性的结果是十分必要的。做好设备质量控制是工程师们要面对的问题。现就对我院几种设备的质量控制方法来与大家探讨。

    作者:杨兆芳;宋娟;李伟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的护理。方法回顾12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手术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且均痊愈出院。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措施满意度达到99%。结论对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不仅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也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安春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患者均接受规范化降血压治疗,在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压控制达标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可促进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桂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轻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分析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患儿留置时间短2 d,长7 d,平均5 d。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义娥;吴英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住院治疗及细心护理,43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26.5 d。结论在采取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儿所患过敏性紫癜分型,进行有重点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患儿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秀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广泛耐药结核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加用利奈唑胺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控。

    作者:李昕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