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李昕艳

关键词:利奈唑胺, 广泛耐药结核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广泛耐药结核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加用利奈唑胺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控。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急性泪囊的临床疗效

    急性泪囊炎是以突然发生泪囊区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属中医的“漏睛疮”“大眦漏”“阳漏”等范畴,其病机多因心火炽盛,火势上炎,结于大眦或因脾胃积热,热毒蕴结于大眦,或素有漏睛,热毒内蕴,复感风热毒邪,引动内火,内外合邪,侵袭内眦而成。或素嗜辛辣厚味,热蕴心经,复感风邪,循经上攻泪窍而致,西医认为,本病大多为慢性泪道阻塞,化脓性分泌物积存于泪囊,泪囊由于病菌繁殖,感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泪囊炎多由毒力较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等感染所致。因此治疗时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为主,配合西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赳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防治中的应用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beters,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将1根由硅胶材质制成,标有刻度且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送管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置管术具有留置时间长(1根导管可保留1年)、能够安全的输注刺激性药物、避免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等优点逐渐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开展并且使用,其广泛应用于化疗、TPN、长期输液、危重及大手术后患者。但在 PICC 导管留置中,由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造成物理性损伤,极易并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达到18.6%。如何有效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带管舒适度是临床护理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08年开始采用多种护理方法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莉;王冬梅;王骞卉;张君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良好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沟通是一门艺术,包含多种方法与技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外在影响力。

    作者:杜先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耐药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临床对耐药性结核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耐药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药物耐药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耐药性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孟令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硬膜外镇痛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肠手术随机均分为 A组(硬膜外镇痛组)、B 组(硬膜外镇痛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组)组;两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并与PCEA泵连接,行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术毕后再用亚甲蓝行肛周皮下浸润注射。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0.05)。结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环节患者对术后的疼痛恐惧心理。

    作者:杨奎龙;张宝顺;周莉家;陈飞;姚海东;王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免费网络医疗指引系统的设想

    1我国医疗目前的现状1.1“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之难,难在大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候,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合理,导致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而乡镇卫生院则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看病之贵,贵在政府投入不足、医保水平低、新药品新技术的高昂费用、“举证责任倒置”所带来的过度检查、药品流通环节中的层层加价,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大部分临床医生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巨大,紧张的医患关系常常使他们的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再加上现阶段医生的收入偏低,体现不出他们的劳动价值,这又进一步恶化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戚华津;吴广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还可导致心脏骤停。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在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它会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1],对左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病死率。为讨论AMI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进一步预防和控制AMI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笔者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院内感染调查与分析,查找其中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行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癌患者,对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微转移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 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及随访的方法研究245例不同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及治疗后输卵管再通情况,随访近3年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组术后患侧输卵管再通率均为73%,再孕率相当,药物保守治疗组为30%,再孕率低;对侧输卵管有损害和正常者,受孕率分别为41%和79%。结论输卵管妊娠后再通率手术治疗较药物保守治疗高,治疗后妊娠率与治疗方式及对侧输卵管是否受损有关。

    作者: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神经外科患者瞳孔改变的观察与护理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诊疗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颅内高压症。该症的发作比较急,如果不能尽早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很可能发展成为脑疝而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上诊断颅内高压症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瞳孔改变来作为诊断依据,所以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密切观察瞳孔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瞳孔改变的护理效果,我院对120例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丽;于海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运用宫腔镜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宫腔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我院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资料及数据,整理分析27例患者的术中指标及术后指标。结果宫腔镜组27例患者的出血量均值为(35±10)ml;手术用时平均值(0.4±0.03)h。术后跟踪回访数据显示存在粘连的概率为3.7%,绝经患者出血现象均得到改善;经量失常的患者5/8得到改善,占62.5%;经期紊乱的患者8/9得到改善,占比88.9%。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使用宫腔镜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宫腔镜的运用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用时,同时具有粘连发生概率低的特点,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8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治愈或好转81例,住院天数7~28 d,平均14 d,无死亡病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012年~2013年我院中心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使用频次略有降低,而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30 mg)、吗啡片使用频次有较大提升。结论麻醉药品在我院两年使用情况是基本合理的,医师能够对癌痛患者辨证施用止痛品种,改善了癌症患者无痛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陶婷婷;袁静;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试验

    目的:考察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组成,研究溶液稳定性、筛选处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探讨其合理的贮存使用条件。方法选取配方不同并配制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贮存条件各异的稳定性做考察,以溶液外观性状、pH值、含量变化为考察指标,筛选佳配方组成以及确定使用有效期。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在不同配方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各异。光照作用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影响较大,导致其颜色加深、含量下降;硫代硫酸钠可使溶液颜色加深,伴有不同程度片状红褐色沉淀生成,但对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不加硫代硫酸钠的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方,其在阴凉避光处贮存3个月,其含量符合规定,质量稳定,处方设计更合理。

    作者:方水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

    临终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提供持续性照顾及安全的护理环境,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使其不陷入绝望[1]。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死亡。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因此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作者:蔡美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盐酸培他司汀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中的应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分2组比较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

    作者:李鑫;刘爽;姚丹;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9月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40例,在患者的围术期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出现。结论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患者没有并发症情况的出现,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非常高。

    作者:侯忠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临床上,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改进,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本次研究应用其治疗直肠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琛琛;厉小丽;胡晓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使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并发症减少,增加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用药的护理①用药前应了解患者近期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过敏史,有无动静脉畸形,血压控制如何,是否有替罗非班用药史并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所选15例病例均没有用药禁忌;②用药前完善相关检查: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球比容等,还应化验尿常规、便常规等,当检测结果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 ml/min)应减少用药剂量;③护士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输液管路通畅,使用微量注射泵严格泵入,保证输入液量的准确性,以保证规范治疗。记录用药时间,以便到点复查检测指标;④替罗非班与其他药物合用时注意观察有无配伍禁忌[1]。

    作者:雷肖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皮穿刺抽吸联合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应用

    腘窝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贝克囊肿,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至今颇有争议。根据病因,腘窝囊肿可分为原发性囊肿和继发性囊肿两类,原发性腘窝囊肿见儿童及青年人,一般无膝关节内的病变,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手术,可自愈。继发性性腘窝囊肿见于中老年人,多并有膝关节内的病变,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及膝关节置换的磨损碎屑等等。该病症治疗,临床医师多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囊肿复发也较为常见,然而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或微创治疗。笔者在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利用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腘窝囊肿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景发;张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