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药学监护

刘硕;唐崑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药学监护, 个体化治疗
摘要:目的:对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药学服务,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方法:针对具体病例,通过检索文献为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寻找支持依据,总结治疗经验,并对患者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对药物疗效、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具有自身优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应成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生肌玉红油纱条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介绍改良生肌玉红油纱条的制备、鉴别,观察其对下肢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生肌玉红油纱条,对紫草和轻粉进行鉴别;对76例皮肤溃疡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治疗组用改良生肌玉红油纱条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换药,观察28d,每2d换1次药.观察溃疡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和分泌物,并计算总体疗效.结果:该工艺方法可行,改良生肌玉红油纱条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改良生肌玉红油纱条工艺可行,治疗皮肤溃疡安全,临床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史琪荣;于建;闫荟;王洪新;王莉;孙世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地屈孕酮片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地屈孕酮片,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孕酮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2组的孕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症状消失时间和持续时间稍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分别达91.25%、8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确切,可达到与黄体酮注射液相同的作用效果,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服用方便.

    作者:杨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监管与使用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使用趋势,为加强和完善麻醉药品的管理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6月26日-2011年6月25日2年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数量、销售金额、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等,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进行用药频度(DDDs)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用量呈现波动,总体有增长趋势,但增长不显著.用药数量及金额以口服制剂增长为主,注射剂增长不明显,芬太尼透皮贴剂DDDs增长幅度大.结论:我院麻醉药品流通使用各环节监管措施、职责明确,麻醉药品的应用总体合理.

    作者:黄义樵;张卫萍;汪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筛选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方案.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9—2011年1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术期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或使用时间在术前0.5~2h、术后24h内的病例,按照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分为4组:无抗菌药物组(21例)、五水头孢唑林钠组(34例)、头孢硫脒组(37例)和头孢呋辛钠组(40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无抗菌药物组、五水头孢唑林钠组、头孢硫脒组和头孢呋辛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97.1%、97.3%、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人均成本分别为0、275.4、173.1、34.8元;与头孢呋辛钠组相比较,有效率每提高1个单位,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头孢硫脒所需成本分别为601.5、691.5元.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术期可以不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头孢呋辛钠可作为较佳的用药选择.

    作者:邓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抗血小板药围绕血栓形成机制,对血小板聚集各个环节进行抑制而成为对抗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用药,受到临床和患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ADP-P2Y12受体阻断剂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其可选择性、不可逆地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各种临床结果已被多项循证医学的系统研究所证实.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ADP-P2Y12阻断剂可使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石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

    注射用血凝酶(hemocoagulase atrox for injection)是含有自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的组分血凝酶和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简称Ⅹ因子激活物FⅩa)的蛇毒制剂,其起主要作用的是可广泛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临床各科室的出血和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1].为了合理使用注射用血凝酶,现将与血凝酶、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和血液凝固等有关的基本慨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简述如下.

    作者:金有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的非抗凝血作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LMWH)的抗凝血作用已耳熟能详,但对其在非抗凝血方面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本文仪就LMWH在非抗凝血作用方面的部分进展予以综述,供读者参考.

    作者:吴学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配合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1年门急诊处方,运用描述统计学的方法,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物说明书、相关文献等资料对其进行点评.结果:抽取的总处方数为51728张,其中2010年处方24318张,2011年处方2741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7121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10%,其中2010年抗菌药物处方886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45%,2011年抗菌药物处方8257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1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大环内酯类次之.单一用药处方12538张,二联用药处方3117张,三联用药处方1466张.有关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有159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3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用法与用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继续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孙家跃;刘洪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抽查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1年2月门诊处方2000张,筛查统计不合理处方,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146张,占7.30%,主要表现为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相符、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选用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当、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等.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必要的措施,加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和力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君萍;陈秋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诊药占比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隆福医院门诊药占比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基层医院药占比控制的方法.方法:对北京市隆福医院2010-2012年第1季度各科室门诊量、门诊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药品销售金额以及药价下调金额等指标进行分析,考察其对药占比的影响.结果:门诊药占比从2010年的68.37%降至2012年的54.27%.2012年与2010年相比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下降2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门诊药占比的下降,主要源于每张处方平均金额的大幅度下降而非检治费用的提高,其中行政干预以及药品调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桦;臧巧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处方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中药处方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药处方规范化应用.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对我院2010年中药处方进行调查,找出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果:中药处方在诊断与用药、药名书写、处方脚注、剂量表述、药物超剂量、修改处未签名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和落实对中药处方质量的管理,做好药学服务,促进中药处方的规范化.

    作者:傅喆暾;余自成;黄宝康;马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1200张门急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其逐一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520张,处方合理率为43.33%;不合理处方680张(占56.67%),其中不规范处方588张,不适宜处方92张,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等.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率较低,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作者:廖润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与顺铂2种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TT)与顺铂(TP)2种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TT组采用吡柔比星40~50mg·m-2,静脉注射,d1;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1h,d2.TP组采用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1h,d1;顺铂75~80mg·m-2(分2~3d),静脉滴注,d2-3或d4;2组使用多西他赛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西咪替丁300mg,并于10h后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每日2次,连服3d;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6mg.以上每3~4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69例患者共接受190个周期的化疗,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2组总有效率(RR)为50.7%(35/69);TT方案组RR为52.8%(19/36),CR为13.9%(5/36);TP方案组RR为48.5%(16/33),CR为6.1%(2/33),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脱发发生率为100%(36/36),高于TP组的54.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腹泻及Ⅲ+Ⅳ度毒性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和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相近,RR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驯炎;谢林浩;李蔚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8-2011年北京市第二医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对药品的销售、用药额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逐年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结论: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朱育红;王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泼尼松片中相关物质含量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泼尼松片中相关物质含量.方法:采用ZORBAXSBC18(规格: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40nm,进样量取10μL.结果:醋酸泼尼松、泼尼松、醋酸可的松在浓度范围0.52~30.81μgmL-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99.36%,RSD=1.31%.结论:本研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醋酸泼尼松片中醋酸泼尼松、泼尼松、醋酸可的松含量测定提供了科学、专属的方法.

    作者:贺颖;董得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诊564例不合理处方干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实施事前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10-2011年我院门诊药师干预的564例不合理处方及典型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1年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质量和数量逐步提高,不合理处方涉及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涉及的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用药和抗感染药多,不合理用药情况复杂多样,其中以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药物规格和数量录入错误较常见.结论: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能及时而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的各项措施,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郝立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抗茵谱相近的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实验组(33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qd,静脉滴注;对照组(33例)给予阿奇霉素0.5g,qd,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2.5g,bid,静脉滴注.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相似.

    作者:刘丽莹;肖永濠;严鹏科;许俊;关秉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9-2011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区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经济、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病区口服PPI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病区口服PPI的用药量呈先升后降趋势.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均居首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MUPS,20mg)排序居第2位;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的DDDs呈稳步增长趋势,金额序号/DDDs序号为1.67,序号比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DDC却相对较低;兰索拉唑肠溶片从2010到2011年呈快速增长趋势(137%).结论:我院病区口服PPI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赖金华;陈榕;叶驰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7-2011年新乡市中心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构成与耐药性变迁

    目的:了解我院5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构成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构成和耐药性.结果:5年来鲍曼不动杆茵分离率逐年上升,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其余已达72%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武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9-2011年北京东城精神卫生保健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限定日费用(DDC)、药品消费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及排序比(B/A),分析我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西酞普兰(易特安)、舍曲林(左洛复)、文拉法辛(怡诺思)、米氮平(瑞美隆)是我院常用的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应用较少.结论: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SSRI和SNRI临床应用呈增长倾向.

    作者:张卫国;梁志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