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璐
通过对下腹部突发剧痛患者行超声检查进行图像分析,探讨腹部卒中的超声图像特征.本例患者超声下发现右下腹有异常回声.超声下可直观发现肿物回声,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且超声具有方便简捷、及时、无创等特点,对本病的临床辅助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临床的诊断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结果.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与用药.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是由检验质量决定的.而检验质量又由全面质量控制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由检验科解决.因为有先进设备、配套的试剂、有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科无法控制的.也是重要的环节.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80%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作者:杨淑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探讨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以降低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护理工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防范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内镜下钛夹治疗患者30例,病因为胃溃疡出血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例,胃底活检出血1例,Dicubefay病1例,贲门撕裂出血2例,食道穿孔1例,胃息肉大肠息肉电切术后残端出血9例.结果:29例出血患者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即时止血率达100%,1例食道穿孔患者使用钛夹8枚,穿孔处立即闭合,共使用钛夹80枚,每例患者使用钛夹1~8枚,平均2.6枚,全组无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72小时未再出血,减少了输血量,避免了外科手术,术后定期内镜或透视检查,随访3个月,钛夹均脱落,病灶愈合,无一例再出血.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即时止血率达100%,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第一选择.
作者:刘敦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骨关节炎(OA)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本文主要对膝关节OA的临床症状与磁共振MR变现进行对照分析,明确软骨磁共振变现与OA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作者:包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高压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6例.慢性支气管炎123例,其中轻度肺功能不全18例,中度肺功能不全68例,重度肺功能不全37例.合并感染者156例,肺心病78例,尘肺病1期26例,2期34例,3期8例.支气管哮喘63例,其中轻度肺功能不全12例,中度肺功能不全3例,合并肺部感染者35例.男146例,女40例.年龄52~88岁,平均78岁.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明显相关.结论:心脏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应列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对判断病情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血塞通、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疗效,所得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有良好效果.
作者:卢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徐州市区剖宫产孕妇的调查,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因素.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算术平均法.结果:医源因素58.70%,社会因素29.15%,指征因素12.14%.结论:医源因素是主要因素,社会因素也占较大比例,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剖宫产率是可以降低的.
作者:査理;薛加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将5~12周妊娠,自愿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681例,对其年龄、妊娠天数、孕次、产次进行分析.结果: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效果与早孕妇女的年龄、孕次、产次无关,与停经天数有关.停经50~59天组,不全流产率低(16.39%),停经<49天与50~59天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停经59天内的早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
作者:李晓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腰椎骨质增生症亦称腰椎退行性脊椎炎、腰椎老年性脊椎炎、腰椎肥大性脊椎炎和腰椎骨关节病等,是腰椎骨损老化后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并在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尤以3、4、5腰椎明显,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疼痛,压痛,严重者可压迫坐骨神经,引起放射的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2008年应用自拟五虫骨质宁胶囊治疗腰椎增生患者1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耀军;赵斌强;马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有饮酒史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1816例,均采用标准2HRZE/4H3R3抗结核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求戒酒,其中A组1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B组75例偶有饮酒史,C组1723例无饮酒史.结果:长期饮酒者依从性差,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结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饮酒,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在抗结核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方案并加用合适保肝药物,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作者:王珂;赵一红;刘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变及先天性瓣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麻醉药物等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损害,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1].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氧血症12例,通过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护理,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现将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和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监护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书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眠胶囊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研究组采用奥沙西泮联合舒眠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沙西泮治疗,疗程均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周末及停药后第1、4、8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表评定不良反应[1].结果:经过4周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均得以改善[2].研究组奥沙西泮的平均剂量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停药后睡眠改善持续时间长.结论:舒眠胶囊联合奥沙西泮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用药剂量低,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停药后反跳现象不明显.
作者:胡源;孙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的镜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关节镜下实施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10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6个月~2年,平均2年,优良率92.5%.结论:尽量保留正常的半月板组织和维持半月板原始形态对半月板功能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勇;马军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别测定TG、TC、HDL-C、LDL-C、ApoAI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TG 2.99±1.56mmol/L,TC 5.33±0.99mmol/L,HDL-C 1.23±0.24mmol/L,LDL-C 7.36±2.33mmol/L;对照组TG 1.33±0.55mmol/L,TC 4.27±0.91mmol/L,HDL-C 1.39±0.31mmol/L,LDL-C 3.71±2.23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血脂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朱秋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点式旋夹术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旋夹术、术后早期静滴七叶皂甙钠,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0例(42条患肢)结合物理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30例(42条患肢)术后显示,本法创伤小、伤口少且小、瘢痕小、美观,目前无复发率.该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缩短,疗效理想.结论:点式旋夹术联合七叶皂甙钠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郭守强;王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妇产科术后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可因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PTE),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为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0月对14例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LEDVT严重后果是PTE,预防PTE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主要目的.
作者:谷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资料与方法1992年3月~2000年3月收治腹胀患者20例,女8例,男12例;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4例,子宫全切手术术后4例,宫外孕附件切除手术术后5例,剖宫产手术术后4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手术术后5例.
作者:王美莉;王秀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破裂的外科急诊治疗.方法:总结16例大肠癌急诊破裂的外科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3例,死亡3例(23%),死亡原因为严重水电解质失衡和严重腹腔或者肺部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大肠癌急性肠穿孔破裂来势急、重,病死率高.需急诊手术治疗,推荐采取一期切除造瘘,二期吻合术或采取肠管造瘘术;手术后并发症多,需加强术后临床管理.
作者:张远志;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