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日月;曾百进;刘云松;周永胜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技能的现况及需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某市1394名城乡小学生家长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亲职教育技能(parenting scale)、亲职教育需求评估、亲子互动态度问卷(parent-to-child interaction attitudes)、社会支持度、童年期受虐经历等方面的横断面调查.结果:目前小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技能的获取途径,除“电视/电影/广播”外,农村家长对其余各种途径的利用率均低于城市家长,城乡家长对亲职教育有较高的需求度.家长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是亲职教育技能的危险因素,家长的积极亲子互动态度和高社会支持度是亲职教育技能的保护因素.母亲、男孩家长、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较差、对亲子互动态度积极的家长,其亲职技能需求度更大.结论: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人际传播等方式满足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对亲职教育的需求;亲职教育应将童年期有虐待经历、低社会支持度、消极亲子互动态度的家长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马亚婷;陈晶琦;王付曼;肖晚晴;张曼;张文静;段桂琴;李景壹;罗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产后卵巢静脉血栓(postpartum ovarian vein thrombosis,POVT)是产后罕见、严重的并发症,自1956年Austin首次描述POVT以来,有关POVT的文献多见于个案研究,多数文献报道POVT发病率在0.002%~0.05%,且有80%~90%发生于右侧卵巢静脉[1-3].剖宫产较自然产POVT发病率高,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POVT发病率高[4],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现就1例剖宫产术后左侧卵巢静脉血栓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郭晓玥;魏瑗;张立华;贺豪杰;王妍;赵扬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客观认识其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资料,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以肥胖人数为基数,按性别、城乡频数匹配(1∶1∶1)随机抽取超重和非超重个体,采用单因变量和多因变量多水平模型,综合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对其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单因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比非超重者平均增加5.25 mmHg和3.44mmHg(1 mmHg =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脉搏、肺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和肺活量比非超重者平均增加10.15 mmHg、6.34 mmHg、1.44次/分和390.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变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肺活量均比非超重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比非超重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肺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可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肥胖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作者:付连国;马军;王海俊;董彬;王晶晶;尚晓瑞;张子龙;刘芳宏;蔡赐河;文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剖宫产指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群剖宫产率的适宜水平为10%~15%[1].近20年来分娩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变化显著,多数国家阴道自然分娩数减少,剖宫产分娩数增多,剖宫产率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水平,如2006年澳大利亚剖宫产率为31%[2]、2007年美国为32%[3]、2008年越南为36%[4];在此期间,我国正处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条件改善显著,分娩方式转变也尤显突出[5].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河北、浙江和江苏3省的监测资料显示,1993年每6名产妇中有1名剖宫产分娩者,2010年每2~3名中就有1名.母亲要求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request,CDMR)分娩数快速增多是造成剖宫产率较快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CDMR指无剖宫产临床指征的足月单胎孕妇主动要求实施的剖宫产术,1993年每170名初产妇中有1名CDMR,2010年每4~6名中就有1名,CDMR率之高、上升速度之快,属中国特色.
作者:刘建蒙;李宏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双生子研究这个概念自从1875年由英国社会学家、遗传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Francis Galton提出之后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期间双生子理论从建立到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我国双生子研究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际双生子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win Studies,ISTS)的重要一员.但双生子研究热点在哪里,国际上发展到底趋势如何,我国双生子研究应该走向何处,笔者就双生子研究发展简史及目前进展做一扼要介绍,以期为国内双生子研究发展寻找到可供借鉴之处.
作者:李立明;高文静;胡永华;曹卫华;詹思延;吕筠;余灿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标本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到很多领域的技术和规范.标本资源库的储存容器与相应的标识方法因所储存标本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就存储方式以及标识方面有共性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正在建设及完善标本资源库的同道们有所帮助.
作者:胡颖;张连海;季加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对妇女精神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夫妻冲突量表(the revised Conflict Tactics Scale,CTS2)及自编问卷对宁夏某县1577名妇女进行调查.结果:24.6%的妇女报告过去1年遭受过精神暴力,轻度和重度精神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23.9%和7.0%;5.5%的妇女过去1年遭受过躯体暴力,轻度和重度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4.4%和4.1%;1.1%的妇女报告过去1年曾受过性暴力.有2.2%的妇女报告在过去1年中曾因家庭暴力受到躯体伤害,轻度和重度躯体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1.0%.妇女过去任何时候曾经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分别为精神暴力30%,躯体暴力16.3%,性暴力1.8%,躯体伤害6.4%.妇女精神健康分别用过去1个月精神症状出现的种类、过去1年是否有过自杀意念和过去1年心理精神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3个指标来描述,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显示,在同时考虑年龄、家庭收入、丈夫是否外出打工这3个因素时,家庭暴力持续显示为影响妇女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遭受精神暴力或躯体暴力的妇女表述过去1个月内出现更多种类的精神症状;过去1年遭受过精神暴力的妇女,其过去1年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是未遭受过精神暴力者的3.98倍,其自我评价过去1年心理精神健康状况差的风险是未遭受过精神暴力者的1.67倍;过去1年遭受过躯体暴力的妇女,其过去1年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是未遭受过躯体暴力者的4.72倍,其自我评价过去1年心理精神健康状况差的风险是未遭受过躯体暴力者的4.57倍.研究还显示,老年妇女和家庭收入极低的妇女为精神健康的危险人群.结论:针对农村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暴力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类似农村地区家庭暴力的发生,保护妇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燕秋;Tamara Jacka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构建髓细胞选择性表达人类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like 1,CMKLR1或human chemerin receptor 23,hChemR23)的转基因小鼠,检测其在小鼠腹膜炎和牙周炎的炎症反应中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全长hChemR23的cDNA和启动子hCD11b克隆到pcDNA3质粒,转基因片段(2.9 kb)经纯化后由波士顿大学转基因/基因敲除小鼠中心构建转基因小鼠.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亲代hChemR23转基因的拷贝数和mRNA水平.hChemR23转基因雄性小鼠和野生型FVB雌性小鼠杂交繁殖产生杂合型转基因小鼠后代.采用PCR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组DNA明确基因型.转基因小鼠经腹腔注射1 mL酵母多糖A溶液(1 g/L)构建急性腹膜炎模型,灌洗细胞经PE标记的抗鼠F4/80和FITC标记的抗鼠Ly6G染色后,采用FACSort方法检测.在小鼠上颌第一磨牙结扎9-0丝线诱导转基因小鼠牙周炎模型,测量釉牙骨质界距牙槽骨骨嵴顶的距离(cementoenamel junction to the 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检测牙槽骨的丧失.所有实验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F1亲代小鼠携带hChemR23基因.hChemR23转基因小鼠腹膜炎腹腔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野生型减少了56%.在丝线结扎诱导的小鼠牙周炎模型中,hChemR23转基因小鼠比野生型小鼠的牙槽骨骨吸收显著降低(P<0.05).结论:hChemR23转基因小鼠过表达hChemR23 mRNA水平,在急性腹膜炎和丝线结扎诱导的牙周炎模型中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高丽;Robert Gyurko;Thomas VanDyke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1,3-二苯-1,3-丙二酮(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在小鼠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雄性ICR小鼠灌胃给予DPPD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肝、心、脾、肺、肾及肌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组织中DPPD的浓度.Thermo Kinetica 4.4.1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小鼠DPPD后,DPPD浓度在肝、肾组织中较高(肝AUCtot=41.92 μg·h/g,肾AUCtot=40.40 μg·h/g),给药后肝、肺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大值,Tmax分别为0.32 h和0.33 h,而肌组织的药物浓度则在3.85 h时才达到大值.DPPD在肝内浓度的大值Cmax=31.20 μg/mL,该浓度值亦为所有受检组织中的高浓度.给药后24 h仍能在各组织中检测到较低浓度的DPPD.结论:DPPD在各组织中分布不均,肝、肾和肌组织中药物分布量较大,而肺、脾组织中分布较少,且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作者:田寒梅;崔蓉;何月莹;吕艳;张宝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人类基因组(human genome)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得以完成,科学家们成功地描绘了人类DNA等遗传物质的物理图谱以及遗传图谱.基因组学(genomics)、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蛋白组学(proteomics)以及代谢组学(metabolomics)等学科领域不断有着新的研究进展,各种冠以组学(omics)名称的学科领域也不断涌现,从结构、功能表达、效应机制等微观角度探讨生命现象,一些学者将目前的生命科学研究时期称之为“组学时代”(omics era).与此同时,预防医学则向更宏观的领域扩展,预防医学早已走出单纯生物学模式,与社会学、行为学、人口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律、伦理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环境学等密切结合,从单纯卫生学( hygiene)到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到国际卫生(international health)再到全球卫生( global health),使其范畴不断扩展.本文重点探讨组学时代生物技术的进展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影响,以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对组学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意义.
作者:胡永华;梁梦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由按项目付费到单病种付费的支付改革中,住院分娩服务提供方行为是否受到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由按项目付费转变为单病种付费的陕西省周至县为研究组,一直实行按项目付费的山西省广灵县为对照组.对2005年1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1050例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法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和住院天数这两种反映服务提供方行为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控制产次、住院天数、分娩方式以及补偿方式等变量后,住院分娩费用的双重差分参数估计量为-262.73(P <0.001),即表示单病种付费使住院分娩费用降低了262.73元;而控制产次和分娩方式后,住院天数的双重差分估计量为0.53(P >0.05),即表示住院天数没有受到影响.结论:按项目付费转变为单病种付费制度影响了住院分娩服务提供方控制费用的行为,促使服务提供方将住院分娩费用控制在单病种限价付费标准之下,同时约束服务提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但并未促使服务提供方缩短住院分娩的平均住院天数.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与按项目付费相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推行下,单病种付费制度是控制住院分娩费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明;郭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对此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某所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所有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设计结构式问卷,匿名,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填写后当场装入信封回收.共收回问卷1800份,有效问卷1 712份.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流出地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0%,其中过去3个月中性行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27.3%,有多性伴者占30.8%,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31.0%,有过使用毒品经历占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25.1%;同伴环境较差;(2)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性关系中能谈论安全套相关;发生多性伴行为与年龄、朋友中有多性伴者、对多性伴的态度、主观规范相关;发生商业性行为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家庭住址、朋友中有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观规范、商业性行为意向相关;静脉吸毒与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朋友吸毒、主观规范、吸毒意向相关;(3)理性行为理论框架中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对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流出地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知识和应对不良的伙伴压力的能力,应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外出打工前期是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作者:孙霄;朱广荣;季成叶;王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北京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急诊呼吸系统患者病例资料、同期北京市的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三次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几效应及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拟合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并探讨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差异.结果:共收集呼吸系统急诊病例总计35073人次,其中男性14707 (41.93%,14707/35073)人次,女性19122(54.52%,19122/35073)人次,性别缺失1244(3.55%,1244/35073)人次.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适日均温度在4℃左右,日均气温滞后0~3d的效应明显.日均气温低于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3.75%(95% CI of RR:0.9383 ~0.9653),男性3.10%(95% CI of RR:0.9492~0.9891),女性4.09%(95% CI of RR:0.9407~0.9778);日均气温高于该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1.54% (95% CI of RR:1.0066~1.0243),男性为1.80%(95% CI of RR:1.0053 ~1.0309),女性为1.51(95% CI of RR:1.0032~1.0272).低温的效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高温对45~59岁人群的效应大.结论:北京市日均气温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适日均温度在4℃左右.日均气温在低于适温度时降低以及在高于适温度时升高,均造成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危险度增大,而且前者的效应比后者的大,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的气温效应有差异.
作者:莫运政;郑亚安;陶辉;胥美美;李国星;董凤鸣;刘俊含;潘小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国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为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0个省(区、市)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66812名汉族4年级以上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体育锻炼与生活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结果:全国仅有22.7%的汉族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1h以上,9~13、13 ~16和16~19岁年龄段体育锻炼1h以上报告率分别为32.7%、20.7%和12.5%(P<0.01);不同年龄段学生中,东部地区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1h的报告率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学生(P<0.05).有61.8%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会出汗、有点累”,有68.6%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72.4%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有46.4%的学生愿意参加长跑锻炼.“怕累、怕吃苦”是不同性别、年龄段学生认为同学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不喜欢参加长跑锻炼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学生体育锻炼1h的报告率较低,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今后除进一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外,还应加强其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作者:宋逸;张芯;杨土保;张冰;董彬;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补骨脂酚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表型,并在体外研究人肝微粒体(human liver microsomes,HLM)对补骨脂酚代谢减毒的机制.方法:用HLM与化学抑制剂合用法以及人源重组CYP酶法分析代谢补骨脂酚的CYP酶亚型.用HPLC-MS法分析CYP亚型酶特异底物的代谢产物生成量,研究CYP酶广谱抑制剂1-氨基苯并三唑(1 -aminobenzotriazole,ABT)对HLM中CYP亚型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HPLC法分析补骨脂酚在HLM孵育液中的浓度,研究ABT对其代谢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的存活率来评价补骨脂酚对HK-2的毒性作用以及HLM中CYP酶和ABT对其毒性的影响.结果:HLM中的CYP1 A2、CYP2C9、CYP2C19和CYP3A4参与了补骨脂酚的代谢,其中以CYP2C19的代谢转化率高;2.5 mmol/L ABT能明显抑制0.5 g/L HLM中上述4种CYP同工酶活性,抑制率达到90%以上;2.5 mmol/L ABT对补骨脂酚在HLM的代谢抑制率为83.24%±2.13%.在HK-2细胞存活率实验中,ABT能显著降低HLM对30 ~90μmol/L补骨脂酚的代谢减毒作用(P<0.05).结论:HLM减低补骨脂酚HK-2细胞毒性的作用与HLM中CYP酶将补骨脂酚代谢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代谢产物有关,应用CYP酶广谱抑制剂能逆转HLM对补骨脂酚的代谢解毒作用.
作者:李艾芳;沈国林;焦士勇;李桦;王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社会资本相关因素对健康自评的影响作用.方法:使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横断面调查数据,在33610个成年居民样本中对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与健康自评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健康自评为“健康”的占47.4%.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中,居民的组织参与和人际交往与健康自评状况有关,参与了社会组织(P<0.001)、人际交往频繁(P<0.001)的居民健康自评较高.在控制了客观健康状况和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居民的组织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平认同均与健康自评相关,参与社会组织(P<0.01)、人际交往频繁(P<0.001)、社会公平认同程度高(P<0.001)的居民健康自评较好.结论:除身体健康状况、社会人口学因素外,社会资本相关因素也对中国居民的健康自评起关键的影响作用;健康自评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社会健康状况.
作者:王江蓉;张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穿刺针增强显像技术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对穿刺针可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或Ⅱ级,拟于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和/或前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显像组(n=30)和增强显像组(n=30).两组均通过超声( SonoSite M-Turbo)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以及肌皮神经,增强显像组在进行穿刺时开启多波束增强技术按钮,两组通过刺激器引出特定运动后,在每支神经周围推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10 mL,记录行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各支神经与皮肤表面的距离以及并发症,评价超声图像中穿刺针的可视性.结果: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增强显像技术组较普通显像组操作时间短[(2.63±0.81) min vs.(5.07±1.89) min,P=0.01],且在行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时,增强显像技术组的穿刺针可视性更好(P<0.05).结论:对位置较深的神经采用增强显像技术可提高穿刺针可视性并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戎玉兰;李民;郭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C3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内标法测定血清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方法:应用Develosil C30-UG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体积比60∶40),流动相B为甲基叔丁基醚,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45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内标物为全反式-β-阿扑-8′-胡萝卜醛.结果:血清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9.9min、10.3 min和21.2 min,日内相对标准差分别为3.22%、3.81%和1.60%.血清叶黄素、β-胡萝卜素在0.0125~12.5 mg/L(r =0.9995、r=0.9997),玉米黄素在0.005 ~5.0 mg/L(r=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58名正常老年人(年龄>50岁)血清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410 μmol/L、0.054 μmol/L和0.128 μmol/L.结论:该C30-HPLC内标法是定量分析血清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黄旸木;闫少芳;马乐;邹志勇;徐贤荣;肖鑫;王寻;黄绯绯;林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学生不同腰围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的关系,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1427名13~18岁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P75和P90,将对象分为3组.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代谢综合征标准,分析不同腰围组BMI超重肥胖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关系.结果:高腰围水平组与低腰围水平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性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降低,其余各指标均值均增加.除血糖和女生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外,各性状在不同腰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腰围水平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除高血糖和女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各组分聚集性也显著增加.不同腰围水平组与基于BMI的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有较好相关性.结论:P75和P90的腰围分组能较好地指示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提示心血管危险的增加.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外源性核苷酸( exogenous nucleotides,EN)对乙醇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和4个EN干预组(E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4%、0.16%、0.64%);孕6~15d时空白对照组以每千克体重5 g蒸馏水灌胃,乙醇对照组和EN干预组以相同剂量的乙醇灌胃,建立乙醇发育毒性动物模型;整个实验周期内,2个对照组动物喂饲普通小鼠饲料,4个EN组动物喂饲含有相应剂量核苷酸的干预饲料.孕第18天收集母鼠血液,检测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称量活胎和胎盘重量,观察胚胎毒性;并进行活胎骨骼和内脏畸形检查.结果:与乙醇对照组相比,核苷酸干预组平均活胎重量、胎盘重量均有所改善;孕鼠血清中SOD活力和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胎鼠活胎率显著增加,吸收胎率显著下降(P<0.01);胎鼠四肢骨和尾椎骨骨化数目均明显增加(P<0.01)、枕骨和胸骨骨化异常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0.04% EN组为明显.结论:孕期补克EN对乙醇的发育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董文红;赵洁;赵佳夕;徐琳琳;许雅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