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损伤电镜变化的影响

李萍;黄启福;李爱芳;许文忠;朱陵群;贾旭;李伯光

关键词:心脉灵液, 内毒素休克, 大白鼠, 电子显微镜, 白细胞
摘要: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组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泡壁显著增厚,肺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嵌塞、白细胞肿胀、胞膜不清,胞浆内次级溶酶体增多、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泡饮增多,肺泡Ⅱ型细胞肿胀、脱落、表面微绒毛减少,用心脉灵液进行治疗,肺血管内白细胞扣压减少,肺组织结构均有改善,由此说明白细胞在肺血管的聚集、扣压与休克肺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心脉灵液有抑制白细胞聚集的作用,从而改善了休克时的肺损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六气消长与中风发病关系的研究

    统计了中风病病例1590例,根据气象变化设计出六气消长的不同状况,观察中风发病与六气消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燥湿之气的异常消长对中风病发病影响大,其次是寒热之气的异常消长;综合状况下是寒热异常-燥湿异常-风气稳定和寒热稳定-燥湿异常-风气稳定及寒热异常-燥湿异常-风气异常3种状况与中风病关系为密切.

    作者:王玉来;张立平;张春艳;王振海;金章安;李保双;毛丽君;陈誩;叶锡鲁;聂曼;范吉平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红蓝花酒口服液治疗痛经110例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生活,据1980年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严重痛经占13.55%,中度痛经占38.81%.我们自1991-1994年运用红蓝花酒方经科学加工制成口服液,治疗痛经11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香;赵云芳;刘茂林;王万胜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

    收集了国内外37种中医药杂志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个案报道299个,对其症状及舌脉出现的频次与排序、使用药物的频次与排序及每种药物的用量范围与频次高峰等,做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归纳出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应证、组方用药规范及加味规律等.

    作者:张年顺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六神丸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

    治疗方法:(1)寻常疣;先将疣的表面角质层刮去,再用六神丸10粒研末,用胶布固定于患处,5~7日即可结痂脱落而愈;若不脱落者,可再用10粒贴于患处,一般5日左右可愈,若疣多于4个者,可贴于先出现的1~2个疣上,治愈后,其它的疣一般可在3个月内自行脱落.

    作者:郭刚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清开灵治疗肝性脑病58例

    近年来,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5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对照,分析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建军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损伤电镜变化的影响

    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组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内毒素休克大白鼠肺泡壁显著增厚,肺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嵌塞、白细胞肿胀、胞膜不清,胞浆内次级溶酶体增多、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泡饮增多,肺泡Ⅱ型细胞肿胀、脱落、表面微绒毛减少,用心脉灵液进行治疗,肺血管内白细胞扣压减少,肺组织结构均有改善,由此说明白细胞在肺血管的聚集、扣压与休克肺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心脉灵液有抑制白细胞聚集的作用,从而改善了休克时的肺损伤.

    作者:李萍;黄启福;李爱芳;许文忠;朱陵群;贾旭;李伯光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4年载文分析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1960年因故停刊.1980年重新复刊,1994年始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年~1993年凡14年间,是本刊作为名符其实的连续出版物的时期,同时以1993年为下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已成为历史.因此,有必要对本刊14年来的载文情况及相关内容作一全面回顾总结,以反映其学术内涵与编辑质量.

    作者:靳琦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桃核承气汤治验2则

    例1:脑血栓形成翁某,男,78岁.患者身体素健,性情急躁.因家中修房,操劳过度,更以努力负重,遂跌仆而发中风.经某市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治疗乏效,遂来我处就诊.1993年5月2日初诊:患者神志清,口眼喁斜,语言蹇涩,右半身不遂,口气臭秽,大便5日未行,舌质红,苔黄燥,脉弦劲.

    作者:王道进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加味狐惑汤治疗白塞病32例

    白塞病又称白塞氏综合征.是以口、眼、生殖器、皮肤症状为主,并可伴有其它器官如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心血管、肝、肺等受累的一组症候群.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狐惑汤治疗白塞病32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乔连厚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虎骨及其类似品的骨粉结构及图像分析

    选用虎骨、豹骨、熊骨、黄牛骨、猪骨、狗骨、猫骨,共7种骨的胫骨,锯成粉末,对各种骨粉末的形态进行显微镜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检测其颗粒面积和颗粒的百分比.结果表明:虎骨、豹骨、熊骨、狗骨的颗粒面积和颗粒百分比近似,猫骨颗粒面积大.

    作者:卢慧卿;杨京玉;丛英杰;贲长思;宋秀琴;高伟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克癃汤治疗产后癃闭150例

    产后癃闭为产后常见病,我们用克癃汤治疗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0例患者均为健康初产妇,均采用导尿或口服乌洛托品、呋喃坦丁等无效.病程:2天者41人,3天者32人,4天者33人,5天者16人,6天者15人,7~8天者13人;分娩形式:自然分娩滞产64人,自然分娩会阴裂伤15人,侧切、胎头吸引48人,剖宫产23人.中医辨证:气滞型93例,肾虚型18例,虚实夹杂型39例.

    作者:张蕴馥;侯泽民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防栓汤治疗中风先兆62例

    对中风先兆患者进行高危因素检测,并给予干预治疗,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笔者自1990年至1994年,采用自拟防栓汤治疗6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解庆凡;贾滋欣;王雪强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通腑冲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6例

    我们自1990年至1993年用通腑冲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7~72岁;病程6个月~20年,其中1~5年60例,占69.7%.经1次手术粘连者45例,2次手术25例,3次手术16例.其中急性阑尾炎穿孔26例,胃穿孔15例,肠梗阻(坏死型)22例,胆石症10例,子宫切除术10例,腹部外伤致小肠穿孔、行肠切除术后3例.

    作者:倪孝儒;王广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王叔和整理仲景著作情况初探

    张仲景是汉代著名医学家,他所撰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魏·王叔和是第一个整理编辑仲景遗著的人,但对于他到底整理了哪些内容,现在研究的人并不多.笔者认为,若能搞清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整理与发掘仲景的著作,从而为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资料依据.

    作者:许亦群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从痰论治颈椎病的体会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属中医学痹证、眩晕、头痛、项强等范畴.目前,在对本病的非手术治疗中,推拿疗法易为患者所接受,因而应用较为普遍.但病情常有反复,难以长期控制.笔者用手法推拿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单从颈椎病病理表现与痰邪的关系出发,谈一谈从痰论治颈椎病的体会.

    作者:刘鹏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心功能不全治验2则

    案1:邰某,女,70岁.初诊日期:1991年12月5日.患者因经常性心悸、气短、浮肿10余年,加重2周而来就诊.自述患风湿病30余年,后因心悸疼痛,胸闷气短,浮肿,被诊断为风湿性心内膜病变,心功能不全.间断服用地高辛等药物,仍时有发作加重,每年发病时间大于4个月.此次因外感风寒诱发加重.

    作者:王亚杰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虎骨及其类似品微量元素成分的研究

    本实验对虎骨、豹骨、熊骨、黄牛骨、猪骨、狗骨、猫骨进行了15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和比较,为虎骨代用品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科学资料.

    作者:宋秀琴;贲长恩;卢慧卿;高伟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消痞灵冲剂对实验性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粘膜胃螺旋样菌感染的防治作用

    采用综合法复制了大鼠胃癌前期病变模型,并观察了大鼠胃粘膜胃螺旋样菌的感染情况及中药消痞灵冲剂对其防治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大鼠胃螺旋样菌感染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中、小3个剂量的消痞灵冲剂对其感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胃螺旋样菌感染参与了大鼠胃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胃螺旋样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消痞灵冲剂发挥防治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旭晨;赵凤志;代欣;鲁香凤;古雪迎;方杰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肺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文以肺胀患者做为对象,临床对照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血小板功能、血栓形成及血液粘稠度等指标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肺胀的作用机理.

    作者:王琦;武维屏;王硕仁;刘新槐;田秀英;任映;徐西;吕希莹;高金福;赵明静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分期治疗上环后子宫不正出血50例

    宫腔置环是我国避孕的主要措施,但它常常引起子宫不正出血,不仅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宫腔置环这一长效避孕措施的实行.笔者近年来,总结出非出血期口服中成药,子宫不正出血期口服汤剂的治疗经验,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岩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