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杨丽娟;武艳;李彬

关键词:偏头痛, 针刺疗法, 电针,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西比灵.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发退行性脑灰质病,1907年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Alzheimer)首先进行报道,1910年Kraepelin正式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西医治疗无特效方法,中医治疗显示出较好的疗效[1-4].近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付平;王燕平;刘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姜揖君教授针灸治疗妇科病取穴精要

    姜揖君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从医60余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本文就其对妇科疾患的针灸取穴经验加以总结整理,以飨同道.

    作者:汤立新;席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吴鞠通代赈普济散的组方意义及临床运用

    代赈普济散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临床治疗大头瘟、喉痹、杨梅疮等病证的常用方剂.此方配伍严谨,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吴氏温毒辨治思想.且吴氏于临床运用巧妙,疗效卓著,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惜原方未见于其温病专著《温病条辨》一书,而被埋没于《吴鞠通医案》之中,至今仍未引起医界重视.故特将其从《吴鞠通医案》中录出,加以整理,荐于同道,以期得以传布,真正发挥其广赈病患、普济众生之功.

    作者:李刘坤;凌泽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推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概况

    人体摄入食物过多,而消耗能量的体力活动减少,使摄入的热量超过机体所需要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积聚起来,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引发肥胖症.肥胖症又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众多的研究表明,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10年来有关推拿减肥的报道尚无系统性总结.有鉴于此,本文就近10年来推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赵霞;李红阳;姚重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久喘康加吸入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久喘康加吸入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3组,久喘康加吸入激素治疗组40例,久喘康治疗组30例,吸入激素治疗组30例,将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的主症进行量化评分,以(治疗前主症积分-治疗后主症积分)/治疗前主症积分作为观察疗效的依据.结果 3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久喘康加吸入激素治疗组优于久喘康治疗组和吸入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 中药久喘康加吸入激素是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明明;陆力生;曹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心清胶囊对肺心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肺心清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确诊为肺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肺心清胶囊3次/d,3粒/次,观察28 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与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FEF)、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统计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01).结论 肺心清胶囊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可更明显地改善肺心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PaO2,为肺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且方便应用的药品和措施.

    作者:赵国厚;李青;琚坚;李群;陈安宝;袁开芬;金伟秋;詹文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症状学调研

    目的 揭示广泛性焦虑症中医临床辨治规律.方法 本研究对7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和78例非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同步广泛的调研,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与广泛性焦虑症有显著性正相关的中医症状有性情急躁易怒、喜太息、咽中如有物阻、口苦、头昏、心悸(P<0.05);中医病理因素为气滞、火盛和血虚(P<0.01);中医病位为肝、心(P<0.01);中医证型为气郁化火(P<0.01).结论 临床主要以疏肝泄火、养血安神法加减治疗本病.

    作者:郭蓉娟;王颖辉;韩刚;黄育玲;陈志刚;裴清华;孟繁兴;林参;马丽珍;王乐;曲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针刺时间对致敏豚鼠血清IL-4和TNF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针刺大椎治疗哮喘的时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哮喘模型豚鼠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和隔2日针刺组,选用大椎穴作为治疗穴位,以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为观察指标.结果 针刺大椎穴后,各针刺组IL-4含量和TN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隔2日针刺组降低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 隔2日针刺为佳治疗时间.

    作者:邬继红;马惠芳;吕海波;费宇彤;袁红;马文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清毒栓治疗宫颈糜烂9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毒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98例确诊宫颈糜烂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 d阴道用药,隔日用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愈32例,占32.653%;显效32例,占32.653%;有效23例,占23.469%;无效11例,占11.225%,总有效率为88.775%.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疗效越好.结论 清毒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反应的中药外用制剂.

    作者:金哲;黄文玲;魏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西比灵.

    作者:杨丽娟;武艳;李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培土生金法在肺癌治疗中的运用

    培土生金也称补脾益肺,是治疗肺脾两虚证的一种治法.传统定义为:通过培补脾(土)使肺(金)受益,用于脾胃虚弱致肺气不足,痰多清稀或肺虚久咳,兼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之脾弱患者.

    作者:尤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方法[1].随着我国广泛开展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在供肝切取技术、供肝移植吻合技巧比较完善后,成功率亦逐年提高.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一直困扰着肝移植的发展,有时甚至导致移植失败,如排斥反应,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乙型、丙型肝炎的复发等,以及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发生肝功能损害、高血压、骨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2].正确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远期效果的关键.中医药在肾移植中的广泛应用,为肝移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作者:刘宝清;吴伟;王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砭石操的临床应用

    砭石是我国古代早应用的临床医疗工具之一,用于治疗皮肤、肌肉、经筋等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针对砭石治疗颈椎病进行了临床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在跟随谷教授临床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砭石应用方法,称之为砭石操.具体可以归纳为开颈关、理经筋、调脏腑、通上下、和气血5个步骤.临床应用后,能够不同程度地起到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砭石操不同于刮痧术,主要通过疏通肌表气血并且调节温养脏腑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作者:侯中伟;谷世喆;秦丽娜;丁兆琳;衣华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