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张平建

关键词:活血化瘀, 清热利湿, 慢性盆腔炎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疾病.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头皮针治疗子宫脱垂51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头皮针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1例采用电针配合头皮针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用药物治疗,4个疗程后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9%,有效率88.2%;对照组治愈率30.2%,有效率62.8%.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电针配合头皮针治疗子宫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权;陈海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两目干涩中医临证治疗8法

    两目干涩是指缺乏津液而导致双目干燥、涩痛、视物模糊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多由病毒与细菌感染、疲劳、干燥综合征、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引起.中医认为与外感风热邪毒、年老津液亏虚、肝郁化火、毒热内生、久病失养、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较轻者仅见泪液减少,两目干涩;严重者可伴有两眼疼痛,视物不清.西医学就两目干涩在实施对原发疾病治疗基础上采用对症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对由感染、疲劳因素所致者疗效较为理想,而对慢性疾病引起者疗效欠佳.而中医经过观察患者临床证候表现,结合个体差异,通过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能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8法,往往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赵亚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临床疑诊或确诊SARS患者的退热作用

    1 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6月住北大医院或胸科医院SARS病房的临床疑诊或确诊为SARS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003年4月18日公布的SARS轻型诊断标准并且体温高于37.5℃.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43.77±12.68)岁,男性4例(40%),女性6例(60%).

    作者:张学智;于岩岩;万华;李兰;王广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养阴生津法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对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患者4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放疗+中药)和对照组(单纯放疗).两组病例均按常规分割方法放疗(2.0 Gy/次,5次/周),总量(34~35次;68~70 Gy).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前1周开始服用养阴生津方药(药物组成为:太子参20 g,北沙参15 g,玄参15 g,天花粉15 g,生地15 g,百合12 g,金银花15 g,山豆根9 g,麦冬10 g,陈皮8 g,鸡内金12 g,生黄芪20 g,女贞子15 g, 丹参15 g,川芎9 g,红花9 g,生草5 g), 直至全程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放疗至第3周末,治疗组以1级反应为主,对照组以2级反应为主,两组差异显著(P<0.05).放疗至第7周末时, 对照组以3、4级黏膜的反应为主, 治疗组以2级反应为主, 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配合放疗能够有效防治口腔黏膜反应、推迟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的时间,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地完成放疗.

    作者:赵韬;魏斌宏;李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消渴病)微观辨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糖尿病的临床辨证、治疗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和帮助.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消渴病,diabetes mellitus)不同证型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这些微观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①血清NO值在各组中的变化是阴虚热盛组>正常对照组>气阴两虚组>气滞血瘀组, 每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气滞血瘀组与其它3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浆GMP-140、 D-D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 在糖尿病组各证型中, 呈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气滞血瘀组变化趋势, 且血浆GMP-140和D-D的变化呈正相关(r=0.66).③血清IL-6在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其变化呈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气滞血瘀组趋势, 每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发病以正气不足为内在依据.随着病程的进展,脾肾亏虚及血瘀加重是必然趋势.治疗应重视补脾肾和活血化瘀.

    作者:吴同玉;李植延;刘燕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孙呈祥筋伤按摩经验浅析

    孙呈祥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教授,五版教材<中医筋伤学>副主编,中医骨伤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他师承刘寿山教授,临证实践30年,师学渊源而又自成一家,对从学者也毫无保留,倾囊以授.笔者当年实习时蒙师不弃,略有所得,后于工作和学习中验之临床,效验彰著.现整理出来,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邓轩赓;冯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消瘰丸合二陈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0例临床观察

    笔者从1995年~200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门诊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共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20例,应用消瘰丸合二陈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骄;骆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聂惠民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它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所以积极开展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急需.导师聂惠民教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笔者把她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读《中医临床家韦文贵韦玉英》心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韦文贵韦玉英>一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韦企平主任医师和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沙风桐主任医师共同编写而成.该书介绍了现代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韦文贵和韦玉英的学术思想,以及父女两代从医80载所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该书内容丰富生动,对眼科某些疑难疾病,详尽笔墨,广猎病案,附加评述,深入浅出,颇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创新.韦氏眼科尤其在视神经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笔者仔细研读该书,受益匪浅,在此浅谈心得,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周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王琦教授男科用药举隅

    中医男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发挥.今有幸随师应诊,实感受益良多,兹举男科用药数则,以示其临床技巧.

    作者:张凯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重症肌无力33例临床研究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骨胳肌无力和患肌异常容易疲劳.MG的治疗比较困难,经典的治疗方法为长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但这一方法有许多局限性,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试用免疫疗法治疗MG,并取得明显疗效.但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亦不可避免地引发不少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33例Ⅱ型MG患者辨证施治,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着,副作用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家东;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刺治愈癔症性运动障碍1例

    李某,男,16岁,学生.2002年5月9日初诊.主诉:头昏、不能行走2月余,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1月余.

    作者:赵荣;刘楚玉;吕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补气芳香开窍法治疗抑郁症26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情感和日常行为活动低下为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抑郁状态、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笔者用补气芳香开窍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正海;钟万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寿胎丸加味治疗妊娠伴宫腔积血1例

    韦某,女,31岁,已婚,住院号184099.患者因停经3个月,阴道流血半天于2001年10月4日到我院妇科住院治疗.

    作者:卢英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在我国占已婚妇女的10~15%左右,其中内分泌因素约占48.4%,在内分泌因素中,无排卵占75%,黄体功能不足占25%,前者在不孕症中占首要地位[1].故在治疗不孕中,对无排卵的治疗尤为重要.蔡香连教授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妇科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不孕症的诊治上经验丰富,以中西医结合人工周期疗法为主调治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随诊,颇有所得,现结合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均友;张传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张学文教授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治疗半身不遂的一首著名方剂,其用药、配伍特点集中代表了他对中风病发病原因机理和传统气血理论的认识.导师张学文教授潜心医教研40余载,灵活运用补阳还五汤颇具匠心,笔者随师学习,深受启迪,现将张教授在临床运用补阳还五汤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梅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病与气质类型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肝病的发病病因及其与人的气质类型和血瘀的关系.方法对73例肝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气质分类(五态人)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中医五态人中,太阴人与太阳人易患肝病(属肝病高发气质),同时伴有明显的瘀血症状,血液流变学检测除血浆粘度外,其余各项均显著高于少阴人和少阳人,亦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情志的亢奋和抑郁(过激)以及血瘀的存在是肝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刘素蓉;杨杰;王志勇;段飞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扶正解毒煎剂治疗生殖器疱疹临床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煎剂对生殖器疱疹(GH)临床近、远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A组27例,应用扶正解毒煎剂和无环鸟苷治疗;治疗B组19例,应用无环鸟苷治疗.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 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严重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治疗A组治疗7 d后严重度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低于治疗B组;治疗A组治疗后CD4升高、CD8明显下降、CD4/CD8比值明显升高;IL-2明显升高,sIL-2R明显下降.治疗后5个月随访, 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扶正解毒煎剂可增强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尤立平;刘艳;刘东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金龙胶囊合并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8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女恶性肿瘤之首,据国内报道Ⅲ期和Ⅳ期患者5年存活率为48.7%和19.5%[1],为提高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减轻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我们采用金龙胶囊合并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8例,并与单纯放疗组40例对比观察,发现在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志强;杜兰宁;任连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温经通络酒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温经通络酒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配合温经通络酒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P<0.05).结论针刺配合温经通络酒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尤其是对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更佳.

    作者:孙立虹;葛建军;李文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