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冷津立;靳巍

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髂股静脉血栓治疗,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以及对比研究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CGRP的变化.结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CGR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6 h血浆CCRP水平明显升高,3 d达到高峰,15 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CGRP可以作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之一,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将23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189例和西医保守对照组45例,对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同时对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与本病的病理分型、病程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研究.结果①推拿手法在改善颈痛、颈痛伴上肢痛、头痛以及头晕等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P<0.005);对因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的肌肉萎缩的作用极为有限,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②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优于对照组(P<0.05;P<0.01).③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主要与分型、病程有关.结论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可靠,应根据临床分型配合不同手法治疗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伊智雄;宋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穴埋线治疗面肌痉挛128例

    面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太理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在透穴留针期间面肌痉挛症状消失,而拔针后痉挛又立即发作.受此启发,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透穴埋线方法治疗本病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先学;秦传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带脉的理解与临床应用举隅

    1对带脉病的理解<内经>中虽然已经明确提到督脉、任脉、冲脉、跷脉的循行与治疗,维脉、带脉的穴位与治疗,却无奇经八脉之名.奇经八脉之名与此八脉的循行、证治,首见于<难经>一书.从此,奇经八脉对后世的针灸治疗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带脉更在治疗情志所引起的疾病上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作者:蔡坤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葛根芩连汤临证应用体会

    葛根芩连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4味药组成;主治外有表邪未解,热邪入里之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脉数等.现笔者将近几年来临床运用此方之体会作一简介,与同道共参.

    作者:杨连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4期蛋白尿的方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之一,按WHO的分期标准共分为5期:其中4期称为大量蛋白尿期DN,又称为显性或临床期DN,患者常有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逐渐减退,临床中为了便于观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将其分为3度:Ⅰ度:GFR 130~71 mL/main;Ⅱ度:GFR 70~30mL/min;Ⅲ度:CFR 29~10 mL/min.

    作者:刘美奇;高菁;尹科美;吕仁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或间歇发作,但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IBS患者肠道动力改变以结肠动力紊乱为主要表现,还可伴有食管、胃、小肠、直肠、肛门功能紊乱等.IBS的发病及症状的加重与情绪紧张密切相关.西医学认为IBS患者肠道运动处于异常的状态,情绪异常改变常使病情加重,属于肠道功能性疾病.此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2,且多发生于成年人.治疗多从松弛肠道平滑肌,激动和拮抗神经递质,抗抑郁焦虑等方面进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IBS认识的逐步加深,中医药在治疗IBS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BS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侯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逍遥理气汤解郁功效举隅

    逍遥理气汤是我院主任医师周黎明老师,依据逍遥散制方原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而成.

    作者:刘光勤;蔡英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临床常用抗癌中药

    1清热解毒类清热解毒属中医祛邪疗法之一,这类药物多用于恶性肿瘤热证、实证等.动物实验表明,此类药有较广抗菌谱,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具有消炎止痛、杀菌、抑癌、排毒和退热等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七叶一支花、凤尾草、半支莲、天葵子等[1].

    作者:毛克臣;李卫敏;谢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天麻钩藤颗粒剂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剂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天麻钩藤颗粒剂;对照组45例服静灵口服液.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剂能明显改善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症状.

    作者:李君芳;蒋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任琢珊论治多寐的经验

    1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案1:孙某,女,43岁.1999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患多寐已有1年余,精神不振,头昏乏力,不思饮食,大便不实,嗜睡欲卧,近半年加重.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缓.查头颅cT、脑电图均正常.

    作者:成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龙通络胶囊治疗40例中风病(脑血栓)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黄龙通络胶襄是中外合资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Ⅲ类新药,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脑血栓)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的治疗.药理学证明对动物脑缺血能缩小梗塞面积、降低脑缺血所致血管通透性及脑含水量增加等病理改变;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对大鼠动脉血栓有明显的溶解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毒性实验未出现毒性反应.我们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z1-25号批件,通过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客观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曦;魏菲;金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均每日1次,治疗3个月,并与健康人做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及球蛋白(Glb)均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病恢复等作用.

    作者:陈雁楠;张文朝;涂冬洁;贾存玮;董长松;张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以及对比研究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CGRP的变化.结果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CGR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6 h血浆CCRP水平明显升高,3 d达到高峰,15 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CGRP可以作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之一,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冷津立;靳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硬化低蛋白血症中医治疗体会

    1脾失健运、生化乏源为之肇端中医认为血清白蛋白系人体气血精微所化,生于肝而源于脾.脾为仓禀之官,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强则水谷能化,精微得布,气血荣生,蛋白代谢之紊乱亦多能得到调整.反之,则蛋白代谢失调,血清白蛋白降低.临床可伴有周身乏力,纳呆,便溏或大便不爽,甚则腹胀及下肢虚浮等证候.故要通过益气健脾以充气血生化之源.常选用的药物有白术、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等.西医学研究证实:益气健脾之法,不但可使症状得到改善,而且可使血清白蛋白增加,还能逐渐改变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1].

    作者:史文丽;靳雪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苏冲剂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苏冲剂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自2000年4月~2002月4月共收治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为轻、中型颅脑损伤.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一般西药治疗,如20%甘露醇、激素、胞二磷胆碱;治疗组42例,除用上述药物外,加用脑苏冲剂口服.观察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减轻与缓解的时间,开始排便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头晕好转及缓解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恶心、呕吐缓解的时间,开始排便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苏冲剂对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广;周柯鑫;杨亚鹏;史晓光;丁治国;程志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析肥胖妇人不孕证病机与治法

    不孕证是妇科疑难杂证之一,部分不孕证患者表现为形体肥胖,且此类患者临床证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对此类患者病机及治疗的研究是古今妇科临床的热点之一,众医家亦提出了多种观点.笔者以历代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实验、临床研究成果,对肥胖妇人不孕证病机与治法提出粗浅的认识.

    作者:宋咏梅;田代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灸法对18例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灸法对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18例HIV阳性患者施以温灸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结果各种症状均有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结论灸法能改善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体力和免疫力,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尚不确定,仍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津利;屈冰;张明利;李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的主要中医证候.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x2检验,不同中医证候的晚期肺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为多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以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为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无明显差异.

    作者:左明焕;王芬;孙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气软肝汤抗纤维化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然途径.逆转、减缓肝纤维化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西药尚无疗效确切有效的药品,而中医学对软坚散结抗纤维化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根据补阳还五汤的组方思路,组创了益气软肝汤,功效:益气养血,软肝散结,活血理气;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现将临床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芊;王树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大者45岁,小者17岁;病程长者18年,短者3个月;伴有哨兵痔9例,合并乳头肥大者10例,合并内痔者6例;1期肛裂12例,2期肛裂15例,3期肛裂5例;便血者28例,肛门疼痛者32例,便秘者28例.

    作者:刘仍海;张燕生;李薇;代红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