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竹
头痛使用止痛药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减少误诊,本文总结了88例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郑艳艳;蔡淑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2007年12月26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受国务院委托,作了题为<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过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绝大多数必需住院治疗,但现在有些病人在社区家庭病床也能治愈.我科2002~2005年收治了12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森建;黄盛新;周桂萍;刘春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科2001年2月~2006年8月共收治顽固性心衰82例,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世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针对萎缩性胃炎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从胃阳不足型、血瘀痰凝型、肝胃不和型、瘀毒壅盛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以证型论治,疗效满意.
作者:李翠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收集132例脑卒中病人的诊断、临床表现.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结论:在脑卒中的应激状态下易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积极预防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苏玉臻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厌食症厌食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也可单独出现,引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用于痰热内阻、胆胃不和所致的厌食症可用温胆汤治疗.方中陈皮、枳实有兴奋胃肠平滑肌的作用,使胃肠运动加强,促进食欲,临床以不思饮食、舌黄苔厚腻为特征.
作者:蔡林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及骨折并发症的预防.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关健是选择不同方法,争取解剖复位,随时复查,提高警惕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新光;庞俊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输卵管卵巢脓肿是盆腔炎严重的病理类型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主要症状是反复的下腹疼痛,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往往难以确诊.我院6年间共收治70例,现对其病因、诊断进行分析,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雪;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细微症状快速判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新全球定义为,只要出现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并使患者感到不适就可称为胃食管反流.我们可以从这个细微变化看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正向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思路转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有效的现场急救,要求医务人员须严格按预定的急救规范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急救质量,对解决医疗纠纷、保险等也有重大意义.本栏目倡导尽量使用新的药物、器械诊治;各操作程序方案的设置力求符合新理论,并注重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自2006年4月~2007年5月开展无痛肠镜检查及部分镜下介入治疗术132例,并全部采用单人操作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骥;付雄;周正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高血压危象的分类高血压急症 包括高血压脑病;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伴有心、脑、肾、眼底的损害;高血压合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死;高血压伴有进行性肾衰竭;
作者:余振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反复实践,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使用日见广泛,有的则列为常规剖宫产术.过去之所以比较严格地控制此种手术指征,主要是由于手术难度大,从膀胱项部剥离腹膜困难,影响了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技术的改进,大大减少了难度.
作者:陈长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好发于20~50岁男性,尤以L4~5和L5~S1之间的椎间盘易发生病变,只有约10%的病人需手术治疗[1].2006年8月~2007年10月笔者运用骨盆带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昌;李盛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笔者1990年12月~2007年6月从肾论治慢性咽炎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2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咽炎病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17岁;病程短半年,长6年.
作者:吴友伦;覃昌;张大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周老认为,酸与甘合,不但可以加强养阴的作用,而且还能化阴生津.因为酸能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阴,酸甘配伍,一敛一滋,则可两济其阴,相互合用,更能促进脾胃生化阴液的功能.周老在临床上应用酸甘化阴法治疗胃痛,屡获良效,现将具体用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陈锐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