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雄;乔自玺;肖素琼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宫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本院128例拟行宫腔镜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七氟烷吸入,试验组64例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比较两组相关生命体征、麻醉指标及呼吸抑制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T0、T3期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1、T2期MAP、HR水平降低,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期MAP、HR水平高于T0、T3期(P<0.05);试验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意识清楚时间、止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8.4%高于对照组21.9%(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较七氟烷吸入对宫腔镜麻醉效果佳,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苏醒快,意识恢复时间短,但其对呼吸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应权衡利弊进行适宜选择.
作者:武飞飞;李祥;蔡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本院泌尿外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00.23±0.21)min、术中出血量(40.08±0.16)ml、术后下床时间(1.79±0.04)d、住院时间(5.55±1.00)d、治疗有效率97.92%、并发症发生率为1例2.83%、患者治疗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应用到泌尿外科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予以推广.
作者:刘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治疗,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3/25),与对照组28.0%(7/25)相比显著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且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复,因而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圆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并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水平与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CPHD并A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A组,n=21)和中重度组(Ⅲ~Ⅳ级,B组,n=39).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经(RAD)、肺动脉主干内径(MPAD)、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差异,并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LAD、RAD、MPAD、IVST、PASP及LVEDD水平均较B组低(P<0.05),且LVEF水平较B组高(P<0.05);且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NYHA心功能分级与MPAD、PASP及LVEDD呈正相关(r=0.614、0.532、0.41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39,P<0.05).结论 MPAD、PASP、LVEDD及LVEF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间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CPHD并A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辅助指标,为临床诊疗工作及早进行提供条件.
作者:杨帆;王晓云;黄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尿常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集的尿检样本5000份,并对其检验的过程和结果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 5000份尿检样本中共有86份为尿检误差样本,其中检验误差占大比例为56.98%,其次是采集误差为33.72%.经分析与比较后发现,检验误差以及采集误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运送误差与检验申请单误差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为能进一步提高尿常规检验的质量,我们需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积极应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案.
作者:朱荣华;胡露;张春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化疗配合HIFU治疗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选取介入栓塞化疗及介入栓塞联合HIFU治疗患者,各3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病例(26.67%)、总有效率(80.00%)均显著较对照组(6.67%、53.33%)高;且观察组局部复发(33.33%)、远处转移(33.33%)病例均显著较对照组(60.00%、60.00%)少,1年、2年生存率(76.67%、36.67%)均高于对照组(50.00%、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Ⅰ度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脱发现象,观察组出现局部疼痛、下肢麻木各2例,但两组不同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栓塞化疗配合HIFU治疗晚期复发性宫颈癌不影响治疗耐受性,且疗效佳,能使患者取得一定生存获益.
作者:曲世楠;刘璐;彭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随着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相应增多,各种原因致节育器尾丝倒入宫腔、节育器倒头、下移、脱落、嵌顿等异位发生率增高,故对宫内节育器异位原因及不同异位情况采取不同取器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计划生育科临床医生更好的开展工作,有利于育龄妇女更好的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接诊73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的病史,了解当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期及使用时间长短,随访情况,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辅助检查(B超及X线检查),了解节育器异位情况,分析异位原因.其中68例在本院成功取出,因本院条件所限另4例异位于盆腔到上级医院行腹腔镜或开腹取出.结果 哺乳期、人流术中放置节育器,放置时间过长,节育器大小不匹配,节育器种类,未能定期随访等都与节育器异位有关.结论 掌握放置节育器时机,选择合适类型节育器,告知使用年限,及时治疗不良反应.节育器不同异位情况采用不同的取器方式,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余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平扫CT影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进行CT平扫的38例结节硬化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分析发现所有患儿结节硬化症进行CT平扫表现为颅内钙化结节与非钙化结节,室管膜下结节37例(97.4%),无论是首次扫描还是复诊扫描,结节钙化发现率达到100.0%;皮质或皮质下结节有10例(26.3%);脑实质内发现孤立斑片状钙化9例(23.7%),双侧侧脑室扩大19例(50.0%).结论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主要是室管膜下钙化或高密度结节,进行CT平扫,发现颅内高密度或钙化结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诊断的时候可将其作为确诊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首要方法.
作者:邓一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共收治60例尿素酶测试阳性且患有冠心病患者,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66%)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均较之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指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其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高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序贯组先静脉滴注红霉素,20~30 mg/(kg·d),分2次给药,连续滴注5 d,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用5 d;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用药5 d,停药2 d,再继续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连续用药3 d,两组疗程均为10 d.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症状改善率,并记录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实际收集有效病例121例,其中序贯组61例,对照组60例.序贯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序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序贯组在咳嗽、喘息、湿啰音、呼吸困难等临床指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序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8/61),对照组为8.3%(5/60),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P=0.301).结论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显著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牡蓉;汪龙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务人员离职一直是各大医院人力资源部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为例,从5个方面选取20个离职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它们对离职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安全方面(值27)、员工个人方面(值29)、医院文化方面(值50)、薪酬福利方面(值53)、职业发展方面(值55).从MBTI视角把离职人员偏好与MBTI四个维度性格类型特点进行比对,得出离职人员偏好与情感F、感知P维度的性格特点相一致,以此分析离职原因,提出控制离职的建议.
作者:徐小缓;曾卫龙;汪红梅;欧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晚发和长病程动物模型,为NEC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方法 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Dith/FFLAS组(n=47)、FFLAS组(n=32)、Dith组(n=32)、Control组(n=32).Dith/FFLAS组给予腹腔注射双硫腙(Dith),结合人工喂养和缺氧、内毒素LPS刺激(FFLAS)进行诱导.每天观察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于24 h、72 h、7 d、15 d抽样进行肠组织学评分,分析各时点的NEC患病率和病损程度,评估佳成模时间和病变迁延情况.结果 Dith/FFLAS组48~72 h普遍出现腹胀、腹泻等NEC症状,个别出现血便;72 h和7 d患病率高,分别为87.50%(7/8)和71.43%(5/7),显著高于FFLAS组(P<0.05).4组肠组织评分分别为:24 h(1.00±0.53),(0.50±0.53),(0.50±0.53),(0.25±0.46),72 h(2.38±0.92),(1.13±0.64),(0.25±0.46),(0.38±0.52),7 d(2.00±0.82),(0.75±0.46),(0.13±0.35),(0.25±0.46),15 d(1.00±0.63),(0.38±0.52),(0.25±0.46),(0.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h=3.00,F72h=17.05,F7d=14.09,F15d=4.08,P值均<0.05).各时点均以Dith/FFLAS组评分高,不仅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72 h、7 d、15 d时点都显著高于FFLAS组(P<0.05)和Dith组(P<0.05).Dith/FFLAS组不同时点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P<0.01);72 h和7 d损伤程度显著高于24 h和15 d(P<0.05).结论 Dith/FFLAS法能在10日龄大鼠成功建立晚发和长病程NEC模型,72 h成模率87.50%,病变至少迁延至第7天,15天仍未完全修复.
作者:王玲玲;金芳;温博贤;冼其;熊慧;林楚琴;黄堃莹;江观银;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接受放疗直肠癌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直肠癌行了术后辅助或新辅助放疗患者100例,放疗剂量:每次2 Gy,共25天,总剂量50 Gy,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参附注射液每天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用药疗程与放疗同步.在放疗完成3个月、1年、2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获取各时间节点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发病时间、发病严重程度、放射性结肠炎疾病转归情况的数据.结果 观察组3个月发病率0%,对照组3个月发病率2%;观察组1年发病率总体发病率0%,对照组1年总体发病率4%;观察组2年总体发病率6%,对照组2年总体发病率10%,且观察组病变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接受放疗直肠癌患者慢性放射性肠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坚;周凯;张锡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DW)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明确为UC的患者作为疾病组,按疾病活动指数将疾病组分为缓解期、活动期(轻、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运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VDW),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并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MNV、NVDW及血清中CRP水平明显升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期比较,疾病组活动期MNV、NVDW、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其水平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P<0.05).MNV、NVDW、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982、0.875,灵敏度分别为0.862、0.897、0.828,特异度分别为0.872、0.925、0.775.结论 MNV、NVDW、CRP可以作为评估UC炎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对U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MNV、NVDW的诊断价值高于CPR.
作者:屈霄;李凯;邱洪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初诊T2DM老年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沙格列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精力、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T2DM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常规组在病情稳定后采取良肢位摆放,早期组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采取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从开始康复锻炼到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100评分;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组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从开始康复锻炼到出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早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早期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优于病情稳定后进行良肢位摆放,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可更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肾内科学作为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内科的教学为临床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创新有别于传统教学,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本文探讨了在肾内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然性,终得出翻转课堂适合肾内科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0.0%,相比较对照组的而言2.5%,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反应蛋白、外周白细胞总数、及其红细胞沉淀率等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情况,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较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而言,将五味消毒饮应用其术后切口感染的控制中,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因此,可于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涂维新;涂海洪;黎云霞;熊海波;涂其兵;陈盛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与开腹脾脏切除术(OS)在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7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病患资料,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OS治疗,研究组以LS实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拔管时间研究组(5.10±1.43)d,比对照组(8.94±2.51)d短(P<0.05);术后3 d研究组CRP(32.16±3.13)mg/L比对照组(56.15±6.12)mg/L低(P<0.05);并发症率对照组是27.78%(10/36)比研究组5.56%(2/36)高(P<0.05).结论 LS相对OS应用于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在治疗中疗效高,并发症少.
作者:邓波涛;钱江;黎发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和比索洛尔组(n=75),所有常规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所有比索洛尔组患者采取比索洛尔辅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 比索洛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改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
作者:白执 刊期: 2018年第08期